首頁>娛樂>

究竟怎樣才算是一部成功的電影?

是逗得觀眾開懷大笑?還是眼花繚亂的特效渲染?

是讓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亦或是循循善誘,告訴你一個人生真理?

都是,也都不是。

在我心中,一部成功的電影應該是提出一個問題,引發觀眾自己去思考——《狗十三》就是如此。

相比鄧超的《銀河補習班》,《狗十三》顯得非常討巧。

它沒有苦口婆心的進行說教,而是把中國式教育的窒息感,血淋淋的擺在你面前。

女主角李玩,從可以因為好惡而拒絕一杯牛奶,到再也沒勇氣拒絕遞來的一杯酒。

從可以為愛因斯坦和全家人作對,到再見到愛因斯坦時害怕它認出自己。

最後吞下狗肉的那一刻,李玩終以將“自我”當眾獻祭的方式,換來一張通往成人世界的入場卷。

至此,這場中國家庭以“愛”為名義進行的“謀殺”正式完成。

更可怕的是,這一切還將周而復始的進行下去。

影片的最後,李玩問父親:“你和媽媽是怎麼開始的?”

李父在《再回首》的歌聲中痛哭不止?

此刻的他是否回憶起,當年和李玩媽媽一起時,自己也曾擁有的真和夢。

到現在,他卻只能把社會帶給他的傷,再次強加到自己女兒身上。

所以,他才會不斷說著那句“不是個好爸!”

而李玩呢?

她也只是在冰場邊,看著昭昭苦苦哀求而得不到一個擁抱。

——“謀殺”終將繼續,誰也無法反抗。

《狗十三》沒有試圖說教,甚至連批判都算不上,導演曹保平說:“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是很殘酷的。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

所以,《狗十三》幾乎沒有底色,只是在平鋪直敘中表現出一種無奈。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真實,才能引發出更多的思考。

有部分網友認為影片太過矯情:

李玩的爺爺奶奶,雖然有點重男輕女,但他們依然非常疼愛她。

李玩的父親,雖然簡單粗暴,但比中國大多數父親都要好得多。

而李玩家的富裕程度,更是要讓多數中國孩子羨慕。

所以,李玩的生活其實一點都不慘,電影更像是一個少女在無病呻吟。

但也正是因此,才顯得更加可悲,不是嗎?

如果像李玩這樣相對幸福的家庭,“長大”的過程都如此讓人窒息,那其他家庭的“懂事”又將何等殘忍?

甚至感同身受的那些觀眾中,大部分人也表示:雖然“長大”的過程很殘酷,但到社會上後,反而非常感謝父母的狠心。

是的,“我是為你好,是這世界上最殘忍的話。”

可是長大後才發現,這世界本來就是殘忍的啊。

不要說:“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

事實上,“長大”就是人們想要在社會上生存,必須具備的技能。

但,如果人生一定要“長大”,還請讓它來的更溫柔一些。

不要永遠只有簡單的聽話(閉嘴)和粗暴的懂事(照我說的做)。

就像故事的起因,李父粗暴地把興趣小組從物理改成英語,導致李玩生氣。

可李玩為什麼生氣?僅僅是因為不能去物理小組嗎?

早在電影的第一組鏡頭,李玩就用平行空間的理論闡述了,她其實有很多不想去物理小組的理由。

所以,她生氣的點根本不是去不成物理小組。

先來看看官方對“叛逆期”是如何定義的: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處於心裡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叛逆心理才會產生。

看到了嗎?

李玩生氣的點根本不是父親否決了物理小組,而是父親根本沒關注過自己的想法,就專斷的否決了物理小組。

可李父對此是怎麼看的?

他認為李玩是因為英語不好才不去英語小組,才生氣。

後來還想要用錢來安撫她。

如果李父足夠了解自己的女兒,那他就會有很多種方法說服李玩。

甚至只要他選擇傾聽,結果都一定會變得不一樣。

如果是這樣的話,“長大”是不是就能不那麼粗暴,而是變得更溫柔一點。

後來,李父又送來一隻狗,李玩本是喜歡的。

可是在聽到是父親送來的之後,馬上就不喜歡了。

這是把對父親的情緒轉移到狗身上嗎?

不,這依然是因為父親沒有明白她真正的需求,反而選擇用一條狗來補償。

可李父真的不重視李玩嗎?

也不是,不然他也不會費盡心思弄條狗來哄女兒開心。

可是明明很愛,卻偏偏無視,這種無奈貫穿了整部電影,壓的人喘不過氣。

在狗丟的時候,有兩個小細節。

第一,全家人很擔心李玩的情緒,坐在一起愁眉苦臉,誰都能感受到這個家對她的重視。

可當李玩問:“你們出去找狗了嗎?”

所有人都是一副“我怎麼沒想到呢”的表情。

家人在意的是李玩的情緒,可沒人真正關注李玩情緒背後的原因。

第二,李玩後母找來一條新狗想冒充愛因斯坦。

當時李玩說:“我們盡全力去找愛因斯坦,找不到也沒辦法,我不是非要只狗。”

其實,她想要的是家人能理解她想找愛因斯坦的心情,幫助她一切尋找。

可家人都以為,她想要的只是一條狗。

那些“愛”她的人,看到的永遠是表象,比如:不喜英語班,不喜父親送的狗,狗走丟了不開心,以及只想要一條狗。

卻沒人願意去了解這些表象背後,李玩到底想要什麼?

如果願意去了解,“長大”是不是就能不那麼殘忍,而是變得更溫馨一些。

可究竟該怎麼去了解?

其實李玩已經給出了答案。

電影中有一幕,李玩和愛因斯坦吃相同的豬肝拌飯。

那不止是喜愛的表現,而是她在感受對方的感受,試圖真正走進對方的世界。

可嘆的是,奶奶看到的依然是表象。

她以為李玩喜歡吃狗食,在假愛因斯坦來了後,又將豬肝拌飯端給李玩吃。

結果?

到最後,李玩已經開始接受愛因斯坦走丟的事實,她用書中的道理安慰自己:

“在這個宇宙之外,一定還有無數個同樣的宇宙,包含了我們所有可能性的集合。這樣,沒有完成的事就會在某個宇宙裡被完成,錯誤的選擇也會在某個宇宙裡被修正。這樣想,心裡就會好受一些了。”

可隨之而來的,馬上就是一場家暴。

明明李玩已經找尋到前方的光亮,只差一步就能自己走出黑暗的深淵。

可李父卻在豪不知情,也無心過問的情況下,將這一切親手毀滅。

如果能多一點耐心,“長大”是不是就能不那麼莽撞,而是變得更溫暖一些。

在找狗的過程中,李玩不小心推倒了爺爺,沒有道歉就轉身離去,這可以說是她最叛逆的表現。

可隨著劇情的推進,觀眾卻能發現錯其實並不能完全怪她,更多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電影后期,年幼的弟弟同樣不小心打傷奶奶,李家卻一位縱容,理由是“娃還小,懂啥呢!”

這可並不只是重男輕女,還記得李玩傷到爺爺時,爺爺是怎麼說的嗎?

“李玩還是個小孩子呢,她能明白多少事理嘛。”

可最終,她還是因為“不懂事”捱了打。

因為她已經到了該“長大”的年紀,到了該“懂事”的年紀。

不由想起魯迅先生的《南腔北調集·上海兒童》中的一段話:

其一,是任其跋扈,一點也不管,罵人固可,打人亦無不可,在門內或門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蛛一般,立刻毫無能力。其二,是終日給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縮,彷彿一個奴才,一個傀儡,然而父母卻美其名曰‘聽話’,自以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來,則如暫出樊籠的小禽,他絕不會飛鳴,也不會跳躍 。

過度溺愛,或過度訓斥,造成的後果要麼是囂張跋扈,要麼是懦弱卑微。

可李家的教育方式呢?

小時候百般溺愛,長大後又突施重手,兩個極端走了個遍。

如果從小開始教育,“長大”是不是就能不這麼猛烈,而是變得更溫潤一些。

作為一部成功的電影,《狗十三》帶給觀眾的不應該只有思考,多少還要有點改變。

傾聽,了解,耐心,從小開始用心,如果人生一定要“長大”,那就請我們做到這些,也好讓它來的時候,可以更溫柔一點。

那樣,當孩子在遭受成長的陣痛時,她聽到的就不再是一句冷漠的“這樣的事,以後還多著呢!”

而是一句暖心的“不要怕,有什麼事家人會和你一起扛!”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哪吒》票房第二,中國產電影就該這樣,但看電影的人好像慢慢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