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出場精緻的型男靚女,為何紛紛三秒落淚、當場痛哭?

原本備受爭議的“爛片導演”,竟然一夜之間圈粉無數?

種種離奇的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曲折?

是邏輯的扭曲,還是審美的淪喪?

是新老戲骨同臺飆戲,還是“大型戲精對撞現場”?

敬請謹慎關注《走近科學》完結後的又一精分節目——

其實在正片播出之前,老妹兒已經觀望這節目好久了。

宣傳片當中,擔任導師的四位導演用同一主演、同一攝製團隊,在3小時內分別拍攝一個短片。

於是,郭敬明跟沙溢發生爭執,趙薇為鏡頭不過關現場暴走,李少紅時間緊依然堅持高要求,陳凱歌“最精明”,笑看三個劇組不停NG......

不同的演員和導演之間擦出不一樣的火花,貌似還挺值得期待?

但之後的一波“騷操作”,幾秒鐘就把老妹兒心中的小火苗給撲滅了,涼得透透的那種。

為給節目預熱,網上放出了參賽演員的短視訊,題目是表演“怒目”。

點開視訊,恭喜你,收穫一份表情包合集。

講真,就這水平,抖音快手上一抓一大把,好意思說是“表演小考”?

那建議小考都不及格的,直接淘汰。

不然你們怒不出來,觀眾都要怒了。

按照官方說法,這是一檔導演選角真人秀。

那麼節目自然是由導演主導。

陳凱歌、李少紅、趙薇、郭敬明。

導演作品的豆瓣最高分分別為:9.6、9.0、6.6、4.9。

陳凱歌調教演員的功力不必多說。

之前在《我就是演員》裡現場指導徐嬌和胡先煦,三言兩語切中要害,引導演員思考。

等到重演,兩個年輕演員不再模仿原作,立馬自然許多。

看明道和陳若軒演《破冰行動》,一邪一正,相互挾持對方的父親對峙。

片段演完,其他三位導演都給出了總領性的點評。

只有陳凱歌,針對細節一針見血,讓演員有了解決方案。

“若軒,你在最後為什麼嚎啕?”

“我從你的眼睛裡,感覺不到對方是你的父親。”

順了下核心的那場戲,讓演員回去重演。

效果立竿見影。

把後臺的所有演員都看愣了。

可偏偏,怕什麼來什麼。

即便有導演功底深厚的陳凱歌、李少紅坐陣,有懂演員又會玩梗的趙薇參與。

觀點輸出(撕X帶話題)最強勁的,依舊是實力最打問號的郭敬明。

同樣是點評明道和陳若軒,郭敬明一上來就先甩大詞。

說這兩人是“話劇式表演”。

此時其他導演的表情已經逐漸微妙。

之後他也嘗試著提出點方法論,說演員要學會克服“表演的虛榮心”。

Emm...乍一看很專業、很高深對不對?

可什麼意思呢?有點似懂非懂。

眼看“四學”就要把演員帶進坑裡,趙薇立馬跳出來,說她和郭敬明的觀點完全相反。

這不是話劇式表演,只是陳若軒在目睹父親死亡時的嘶吼太過用力,戲演得太過了。

結果趙薇一說完,郭敬明又立馬找補“對,沒錯,我也是這個意思”。

暈死,那你剛剛乾嘛不直接說?

痴迷於掉書袋,喜歡引用戲劇理論來支撐自己勉強蒼白的觀點,這些都還不是最要命的。

畢竟,咱也是在《中國有嘻哈》裡受過吳亦凡老師教誨的人了,應付假把式還是有經驗的。

關鍵是他導戲......真不怎麼地。

組內考核時,郭敬明說過,表演是演相反的東西。

“你緊張就一定不能演緊張,

這是最低階的表演。”

可明明之前在拍宣傳短片時,他和沙溢最大的爭執點,就是他嫌沙溢演得不夠抓馬、不夠爆。

對強烈戲劇衝突難以割捨的喜愛,再碰到《悲傷逆流成河》這樣疼痛的故事,觀感更是像災難一樣。

三個小青年吵架,其中一個男生被女主要求先行迴避,於是憤怒離去。

排練時郭敬明嫌情緒不夠,非要郭俊辰轉身後把課桌上的一摞書帶倒。

結果這個多餘的動作,不僅沒能替表演加分。

還莫名其妙地打斷了觀眾思路,讓人覺得:這人有病吧?

只能說郭敬明的導演水平,真是完美詮釋了“死對頭”韓寒的雞湯金句——

“聽過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反觀陳凱歌,從不用難懂晦澀的說法來糊弄人。

兩三句話,點撥演員的同時,普通觀眾也能咂摸出點味道。

說董力:我看不出你是女主的什麼人。

說郭俊辰:記住你那些真摯的瞬間,用進你的人物裡。

片段糟糕是事實,所以助演嘉賓李誠儒看完之後也沒客氣,直接diss。

看現場不同於看視訊,沒有字幕,根本聽不清演員在說什麼;

然後故事也很一般,就是高中生談戀愛,沒意義。

末了還不忘再插郭敬明一刀:

“這就是暢銷書,是吧?”

李誠儒說完之後,全場氣氛瞬間降至冰點。

然而郭敬明也不是善茬兒,迅速抓到了這段點評的漏洞,以退為進,開始反擊。

首先,承認自己作為導演的不足,主動背鍋;

之後繼續轉移話題,結尾時還不忘上個價值,談“尊重”、談“自由”、談電影。

這段爭論播出後,立馬衝上了熱搜。

看到#想看郭敬明上奇葩說#的熱門話題,老妹兒真是一臉疑惑。

這邊說你沒有家國情懷;

那邊說我認真探討校園霸凌。

以一頂時興潮流的大帽子,蓋過一頂古板老派的大帽子。

怎麼就變成郭敬明更有理有據了?

而且郭敬明的這段發言,看似鏗鏘有力,實則雞賊地規避了作品的不足,還拉一面“關注校園霸凌”的大旗給自己護體。

大家仔細想想——

不。

是所謂的“發糖時刻”。

所以,單憑現場表演,李誠儒把故事理解成高中生談戀愛,有問題嗎?

而且李誠儒後來在採訪中,主動解釋了自己的觀點,他並不反對拍校園戀愛。

只是覺得“不能用廉價的筆觸來引起廣泛的共鳴”。

感覺這話說的沒毛病啊,這不就是郭敬明的疼痛文學一直以來最飽受詬病的地方嗎?

如果一部電影只要主題正確,就不能批評故事稀爛。

那老妹兒第一個替《逐夢演藝圈》不服!

看這slogan,三觀多正!

第一期看完,再品品相關話題、熱搜,估計大家也都反應過來了。

《演員請就位》並不難看,但導演調教、演員競演根本不是重點。

一開始大家都以為節目對標的是《演員的誕生》,後來才發現,這其實是個演員版《創造101》。

本質還是在選秀。

3個小時的節目裡,選導師加上些有的沒的,能佔掉一小時。

之後的現場表演環節,動不動就切後臺演員和現場觀眾的反應,演得不行還只能看得斷斷續續。

甚至還沿用了之前選拔愛豆的觀眾投票,方便飯圈女孩用愛發電,為演員打call。

觀眾選啥?

選誰哭的最慘?哭的最美?最會“炸裂”?

第一期的表演片段,幾乎都是崩潰、嚎叫、失聲痛哭。

看到最後,老妹兒已經不知道,腦殼和眼睛,哪個更疼?

內心OS宛如卡姆:你看,TA哭了......

其實《演員請就位》的演員陣容裡,不乏拿過獎的優質演員或者演過爆款的“一二線明星”預備役。

只是不管履歷如何,老人還是新人,他們在節目當中,似乎都透露出一種迫切感。

一部分人是為了再就業,大環境面臨寒冬,與其在家摳腳,不如積極求變;

一部分人是為了再教育,四位導師要閱歷有閱歷、要資源有資源,跟著學點,總沒壞處。

只是不知道,這樣的節目對他們而言——

到底是機會,還是消耗?

去年《我就是演員》第一集,徐崢感慨“好演員的春天到了”。

現在看來,這句話還得打個問號。

如果等待好演員的,不是更多的好角色好劇本,只是更頻繁地上節目刷臉。

屬於他們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如果影視寒冬讓混飯吃的無戲可演,卻又不讓他們沉下心來打磨修煉。

而是在所謂演技綜藝裡迴圈利用,接著帶來不入流的表演。

那觀眾的春天又在哪裡?

最新評論
  • 1 #

    舊時街頭賣藝藝人想吸引路人駐足觀看,總得有個噱頭,例如:猴子、會說話的鸚鵡、會識數的羊。導演排節目,道理是一樣。

  • 2 #

    有話題,有爭議,製造熱點,不就是節目組的企劃安排麼,不然真想好好做節目誰會找他啊

  • 3 #

    娛樂而已當真你就輸了

  • 4 #

    幾曾何時,批判郭敬明貌似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了?是因為他個子的缺陷就要遭受大家的各種質疑麼?他人怎樣我不了解,但我也知道凡是人都有優缺點,用不著以貌取人。至少以他的身板去承受那麼多非議來看,這個人還是挺堅強的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離上映還有102天,徐崢新片就放出了王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