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對藝術創作的人來說,耐得住寂寞尤其重要,逆境往往是靈感的源泉。前日,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在上海復旦大學開了一場對談會,李安被人問到:"作為直男是怎麼拍出《斷背山》這樣的作品來的。"李安提出來了一個觀點"人不能用男女來分類。"

確實人不該單單用性別來分類,這種思想在李安的心裡應該份量是比較足的,從他的許多電影裡都可以感受到這種細膩跨越界限的感情,許多人說李安是一個溫柔的人,他的電影就像是和風細雨娓娓道來,這也是許多喜歡李安的原因。

人生的逆境是每個人的關鍵期,許多人沒有抗過來,而有些人卻越走越遠。常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句話在李安的身上是適用的,他的背後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同時也有永不過期的愛情。

妻子是他的燈,蝸居六年患難與共

2013年12月25日,當"Ang Lee"兩個字,擲地有聲地從宣讀最佳導演的主持人嘴裡發出時,李安興奮得就像一個孩子。原本儒雅的紳士風度瞬間全無,他第一時間和隔壁的妻子緊緊相擁。

臺上的最後一刻,李安深情看著臺下右方:"我的妻子林惠嘉,這個夏天是我們結婚30週年的紀念日了,我愛你。"

而林惠嘉卻一如既往地低調。在這麼公開的場面聽到一句"I love you",眉眼中不由自主一片羞澀。事後的採訪中更加直言不諱:"李安此舉,肉麻得無聊。"

在緋聞紛沓的娛樂圈,他們兩個是一個有趣的"現象級":大名鼎鼎的奧斯卡最佳導演卻活成了知名的老婆奴。這對在聚光燈下也擁有平凡人煙火人生的夫婦,可以說是看透了婚姻的至簡大道。

別人眼裡的恩愛,不過是咬著牙不離不棄李安有一段被笑談為"怕老婆"的經典回答。

魯豫問他,你現階段最大的幸福感是什麼?李安簡直是毫不猶豫:"我太太對我笑一下,我就放鬆一點,我就感覺好幸福。"

李安自詡是個很懶的人,除了和拍電影相關的事情,其他事情都很懶。有時候,林惠嘉會看不過,會不高興。

有一次,李安在臺灣拍《飲食男女》,四個月都沒有回家。拍完之後,李安非常著急地趕回家。因為太太很生氣,兩個禮拜都不接他的電話了,他內心在念叨:自己要回去救火了。

原來,在他離家不回來的日子裡,家裡讀小學的老大不肯做功課,林惠嘉一個人獨自面對這些亂七八糟讓人煩躁的事情,很有挫敗感。他們兩個鬧彆扭,少則兩個星期,多則一個半月不說話。但是慢慢適應一段時間,又和好了。

李安在片場是老辣穩重的大導演,在太太面前卻有一種討好的小諂媚。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蟄伏的6年這個"霸氣"的太太到底有多珍貴。李安可謂"吃軟飯"的典型。畢業六年,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待業、看片、寫劇本。啥都做了,就是沒賺到錢。

剛剛開始的時候還會有點興奮,騙自己"為了理想"。到了第三年,李安整個人頹了,再也不好意思提什麼理想。然而在結婚的第一年,林惠嘉就看透了這種日子是無窮無盡的。她也不是個聖母,像雞湯電視劇那樣,出場只會安慰李安,妥妥做一個精神治療師。

事實上,她也非常難過,甚至都不想活了。他們的婚禮極簡陋,連一束像樣的捧花都沒有,唯一戴在新娘身上的點綴,是伴娘臨時機智跑到樓下花店買的一朵小花。

結婚後,林惠嘉漸漸看開了,先生喜歡電影就讓他鑽研去吧。而且李安在家裡也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安排:做飯、帶孩子。

那段日子李安算是練就了一身做菜好本領,甚至丈母孃曾經一本正經地提議:"李安,你這麼會燒菜,我投資給你開館子算了。"做著導演夢的李安哭笑不得。

美國蝸居六年,那一眼看不到盡頭的黑暗前途裡,只有林惠嘉是李安的燈。李安有一句很認真的話:中國人造詞很有意思,"恩愛",恩和愛是扯不開的。這裡面,"恩"是彼此不離不棄的基礎。正是因為妻子恩的成就才有李安的今天。

好萊塢大導,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李安的傳奇在於一個華人在好萊塢混出了大名堂,可以說,李安是華語電影導演國際化最成功的一位,他打破了好萊塢對華語電影導演的偏見,真正用多元化的用品,躋身世界名導之林。

讓李安在國際上成名的作品便是人們熱議的《斷背山》,這部電影不僅是少數群體題材作品中的高光時刻,還是李安讓世界看到了一個華人導演的優秀。

拍了斷背山的李安,其實還拍了漫威的綠巨人,如果你對李安的熱門作品熟知,你可以快速get到李安作品特點之一,便是:他喜歡用最簡單的臺詞,表達最直擊心靈的感情。

李安講痴男怨女:"她不愛我,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力氣折磨我?"一個問句,就道出了男女之間,分分合合,糾纏不斷,明明很痛苦,在一起爭吵,分開後倒是客客氣氣,人後,還表示了想念。

當矛盾發生,人們總是被眼前的爆炸物迷住眼,忘記了曾經不愛不甜蜜的話,孽緣不會發生李安談愛情絲絲入扣,臺詞質樸配上場景與演員,顯得浪漫纏綿。而另外一個特點,尤其欽佩。李安不管一部作品中融合了多少小心思,他的主題從不偏移。

《飲食男女》,可以講家務事,沒想到《臥虎藏龍》照樣可以。義氣、痴怨,影片中,男人女人一面為情所困,一面又在各自堅守,實現自己的價值。少有的,男人戲,女人戲,誰都不弱誰,這讓裡面的感情更加好看,男女的愛慕,男女的衝突。

以《臥虎藏龍》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李安,終於在好萊塢闖出一片天。這個獎有多難?在他之前的華人名導,張藝謀,陳凱歌,都與奧斯卡失之交臂。而李安,用極東方的元素及美學,征服了西方觀眾及主流評審的眼。

但他並沒有被這個成功衝昏頭。李安知道"外語片"畢竟不是好萊塢主流。翻過《臥虎藏龍》這座高山後,他下一個挑戰,就是要硬碰硬的去槓美國主流商業片市場。

李安曾說,"電影靠的是一股人氣,是一種聚集人氣的活動。"人氣最旺的戰場,當然就是好萊塢商業片,這才是電影之神安排的主戰場,但這些改變對李安似乎也沒有多大的幫助。

藝術轉型進退維谷,既要藝術也要麵包

事實上,李安在好萊塢的定位,一直都處於比較尷尬的位置,他並非一個傳統的商業片導演,比如邁克爾·貝、諾蘭等,也不是昆汀那種擁有極其鮮明風格的作者。李安的風格,更多的是帶有東方智慧的溫文爾雅,而這種風格,註定了其商業性受限,不能開拓更多的東西。

如果非得找一個跟李安對標的導演,更接近的應該是馬丁·斯科塞斯。當然,李安自然是無法達到後者的高度。

但就影片風格來說,兩人都是以劇情片為主,都受到獎項的青睞,都不善於、或很少嘗試商業片。這一類導演,註定是做不出爆米花電影的,這句話是褒義嗎?其實放在好萊塢大環境裡,更多是侷限。

好萊塢是一個名利場,是一個極其現實的社會,需要不斷成功來滾雪球,對於絕大部分導演來說,都無法承擔失利一部的代價。

哪怕對坐擁三座奧斯卡的李安來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帶來的重創都是不可估量的,而新技術也是一邊倒的被潑冷水,這給李安接下來在好萊塢的前程蒙上了陰影。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好萊塢名導,僅僅是因為一兩部作品的失利,便再也沒有拍片的機會,只能淪落到拍B級片的地步,很快便銷聲匿跡。

這便是好萊塢優勝劣汰的法則,這個名利場不看過往的名氣,只看當下的作品是否賺錢,再大的導演都有無片可拍的可能,這種殘酷機制也激勵著大家不斷的努力。

而李安此時正處於這個十分危險的境地,自《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後李安似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岔路口,是再創力作東山再起,還是一路滑到邊緣徹底沉淪。

他曾經說自己好羨慕王家衛,不擔心賠錢,隨心所欲,拿著投資人的錢,想拍多久拍多久,拍到一大半覺得不喜歡就推翻重拍。也許這就是李安心境,也是他和別人不同的地方,他像一個保受世俗氣的藝術家,既要聞得花香,也要填飽肚子,既真實又可敬。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比竇娥還冤!古天樂新片上座率不到2%,撲街只因觀眾審美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