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初,華語電影界風起雲湧,大陸、香港和臺灣先後出現一批新人導演,他們帶著自己的處女作,在海內外影展激起波瀾,令世界影壇耳目一新。這其中,打頭陣的就是香港電影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多位代表影人都有著西方求學的背景。今天看來,當年他們選擇出走海外和當時的社會環境、產業生態以及個人命運軌跡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70年代的香港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文化優勢,新浪潮影人在青少年啟蒙階段普遍接受的是開放的西式教育,視野開闊。然而其時香港並未設立專業電影培訓機構,更談不上健全的影視教育體系。對懷揣著電影夢的年輕一代來說,到英美求學,既水到渠成,也是一種必然選擇。
徐克、許鞍華,嚴浩三位,就是“海歸”新浪潮影人的代表,他們的作品為當時的香港影壇帶來一派新氣象。多年來,三人亦一步一個腳印從學成歸港的新鮮人蛻變為華語影壇的中流砥柱。
徐克徐克原名徐文光,1951年出生于越南,親歷越戰之苦,年少時期曾於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修讀廣播電視電影課程,1975年畢業之後移居紐約,1977年回到香港加入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越是顛沛流離之人越會情繫家國故土。徐克武俠片的故事背景就彷彿中國傳統社會的萬花筒,處處滲透著民族情結,故土情深。
1978年徐克擔任導演和剪輯,將古龍小說改編成九集電視劇集《金刀情俠》。在這部電視劇中,徐克嘗試將來自好萊塢式的電影手法與中國傳統武俠故事題材結合,為後來他所擅長的“科技武俠片”奠定了基礎。
《金刀情俠》
許鞍華結識徐克正是因為這部《金刀情俠》。她跟嚴浩看完這個作品之後驚為天人,當時兩人都還不認識徐克,但也難掩激動,直接致電恭喜徐克。
1979年,許鞍華的《瘋劫》與徐克的《蝶變》一起成為了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雙傑”。
提起這段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往事,許鞍華回憶道:“拍《瘋劫》那時成天會見到他剪片,因為大家剪片都在香港沖印公司剪片,他正在剪《蝶變》,我們一人一個角落剪片。他一向都是我的偶像,他剪片那種一絲不苟,讓我很印象深刻。”
徐克的《蝶變》表面是武俠題材,但本質來看更像是懸疑推理片。從美國留學歸來的他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諸實踐,不斷地在傳統武俠的基礎上融入好萊塢和日本電影的懸疑概念和手法。
《蝶變》就有著野村芳太郎《八墓村》和希區柯克《群鳥》的影子,甚至驚現酷似《星球大戰》中鐵甲人的造型等元素。這部作品的問世,讓武俠片在風格和內容上有了全新的突破。
在這之後,徐克大刀闊斧地嘗試科技和特效手段,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逐漸成為他的金字招牌。《女皇密令》、《青蛇》、《倩女幽魂》,《蜀山傳》等作品,一部一個精妙怪絕的世界。東方的食材加上西式的烹調手法,每每都讓徐克找到巧妙的平衡。
但徐老怪行走江湖靠的絕不只是中西方元素的直白嫁接。真正的點睛之筆,應是脫胎於他的早年經歷,多年來發展出的一套看待當今世界的獨特視角。
中國、海外,香港。地域文化之間的交集與縫隙讓他在處理《黃飛鴻》系列上有著自己更多的思考。以黃飛鴻故事為題材的電影超過百部,而徐克鏡頭中的黃飛鴻系列主人公強調了關於家國天下和民族安危的憂思與困惑,獨樹一幟。
《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
徐克既沒有被型別體系束住手腳,也沒有刻意與之抗衡,而是在電影工業的框架下書寫自己的個人表達,對這種中西相互巢狀、融會貫通的模式一直痴迷探索直至今日。
許鞍華今年年初許鞍華憑藉《明月幾時有》第六次拿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這位71歲的華語女導演,自執導電影處女作《瘋劫》至今,已經堅持創作了40年。
進入電影行業以前許鞍華曾在香港大學進修英國文學及比較文學,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後赴英國深造,在倫敦電影學院攻讀電影課程。1975年回到香港,不料遇上電影業低迷。許鞍華回憶說“ (我) 在胡金銓的工作室做了兩三個月,主要等他開戲替他做副導演,但他一直都未開戲。”
《獅子山下:越南來客》
轉入香港電臺電視部的許鞍華與徐克、方育平,張婉婷等人聯手執導了電視劇《獅子山下》,記錄了上世紀70至90年代香港社會的進化過程,許鞍華對個體在時代潮流中沉浮的敏感初見端倪。
1979首執導筒的電影《瘋劫》和1982年的《投奔怒海》雙雙被認為是香港新浪潮的重要作品。前者強調實景拍攝、不加雕飾的寫實風格,被稱作是“香港第一部自覺探討電影的敘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電影”。後者取景海南,雖然講的是越南人民的艱難求生,但被外界認為指涉當時香港的相似困境。
據說《投奔怒海》的劇本是嚴浩和陳韻文為夏夢寫的,嚴浩不敢拍,才輾轉到許鞍華手上。面對主題上的紛紛擾擾,許鞍華迴應說:“《投奔怒海》不是要突出政治,而是生活感。”
《投奔怒海》
直面生活,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滿懷溫情,笑對世事艱難,是許鞍華電影始終如一的態度。她的鏡頭捕捉到了港人身上如此這般的樂觀,放在香港這座“無根之城”的背景之下,顯得尤其珍貴。
許鞍華電影中反覆出現“人的無根”這一主題,與她自身經歷有著緊密關聯。在自傳性作品《客途秋恨》中,張曼玉飾演的曉恩英國留學歸來之後發現與母親的隔閡只增不減。直到陪同母親回到日本探親,母女才終於開啟心結,獲得溝通與諒解。
《客途秋恨》
許鞍華出生於遼寧鞍山,父親是國民黨文書,母親是日本人。小時候一家人在澳門生活,又搬到香港,英國留學之後,才算在港定居。漂泊、隔閡、離別、融入、尋根……直到十五六歲才知道母親是日本人的許鞍華親身走過一個“離客”的心路歷程,因此她的電影總能以真情實感入手,纖細地切入一代港人的內心世界。
關錦鵬曾經評價許鞍華:“阿Ann總會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在自己的電影中滲進很多歷史的觀照,這份歷史觀照就成為許鞍華電影很獨到的地方。”
《天水圍的夜與霧》中客嫁香港的大陸新娘,《桃姐》中忠心侍主的女傭,許鞍華的鏡頭對準的人物紛紛經歷舊秩序的黯然退場和新關係建立之初的陣痛,她的作品始終在引導觀眾觸控最最當下的生活脈搏。
嚴浩作為許鞍華在倫敦電影學院的學弟,嚴浩在訪談中回憶,70年代在英國學習電影的港籍學生很少,所以剛到倫敦沒幾天就認識了許鞍華。雖然當時兩人交流不算多,但許鞍華是自己在這一行裡的第一位朋友。巧合的是,兩人先後學成回港之後又在香港無線電視臺成了同事。
而嚴浩愛上電影繼而作出到英國學電影的選擇則要追溯到他與樑普智的相識。當時的嚴浩在銀行做著一份薪水還不錯的工,在自己熱衷的政治活動中認識了一個“在英國長大的中國人”,這個人就是日後導演了《等待黎明》《殺之戀》《英倫琵琶》等作品的樑普智。
《英倫琵琶》
通過他,嚴浩來到第一放映 (Studio One, 成立於1962年,致力於藝術電影放映的組織) ,發現電影可以帶來和戲劇截然不同的體驗。也是樑普智告訴嚴浩英國有一個電影學院,電影是可以讀的。
嚴浩回憶“在那之前沒人讀電影,我覺得是第一映室在香港的年輕人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突然之間給年輕人開了一個視窗,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個東西叫電影學校,可以把電影視為職業。”
“那邊 (英國) 的課程是兩年,什麼都學的,從導演、編劇到攝影、剪接到打雜。最後為了讓我們適應這個行業的特性,就開始培養我們的競爭氣氛。你如果要做導演,就必須要出劇本,大家來投票,就這樣競爭。”
這樣高強度的專業訓練讓嚴浩很快適應了TVB的快節奏工作,幾年積累下來,形成了靈活的拍戲作風,學得快用得快。轉戰大銀幕的處女作《茄喱啡》被認為是香港電影新浪潮的先聲。“茄喱啡”的意思是在劇中僅僅起到場景點綴作用的戲份極少而且沒有名氣的角色,嚴浩的這部電影就是通過一個臨時演員辛酸奮鬥故事揭露電影圈的生存百態。
嚴浩在電視時代的作品已經凸顯了他對於知識分子和社會命運的關注,在後期更多關注人在社會變遷下的命運選擇。拍攝1990年的《滾滾紅塵》,嚴浩幾乎隻身一人北上到東北進行取景,與內地團隊合作。
影片劇本是三毛遺作,故事影射張愛玲與胡蘭成和她的姐妹炎櫻的感情歷程,將愛情故事與動亂大時代結合在一起。林青霞與張曼玉的表現也為這部影片加分無數,對女性的愛情狀態刻畫的入木三分。影片橫掃1990年的金馬獎,贏回八項大獎。當真是一部嚴浩自己所形容的:“既能照顧商業又能兼顧內涵的得獎電影。”
《滾滾紅塵》
以上,包括徐克、許鞍華、嚴浩在內的新浪潮一代,海外學成歸來,相互幫襯、密集合作,從電視轉入電影工業。從不同側面豐富了香港影視創作語言。
香港電影新浪潮影人和作品能夠迅速獲得觀眾認同和追捧,與一代年輕導演立足香港社會,關注香港發展的落腳點是分不開的。在香港影評人評選的“80年代十大香港導演”前五名中,新浪潮導演就佔了四席。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海歸電影人帶著他們的作品登上了華語大銀幕。僅紐約大學電影專業就先後輸送出了張末 (《二十八歲未成年》) ,劉雨霖(《一句頂一萬句》),李芳芳(《無問西東》)三位青年女導演。
而拿下國內3.59億票房的《幕後玩家》的導演任鵬遠則畢業於英國金斯頓大學電影製作專業。
先後求學於英美兩地的趙婷,更是憑藉第二部長片《騎士》在多個電影節獲得獎項認可,被視為最值得關注的青年導演。
觀察香港新浪潮電影人的發展之路和當下似乎正在成型的海歸影人浪潮,到海外學習電影的幾點優勢凸顯出來:
領先的硬體條件和教學理念。 海外電影學科專業劃分更加細緻,直接對接當下行業需求。比如美國排名前五的電影院校近期紛紛開設AR/VR課程,重金打造AR/VR實驗室。學生能夠迅速接觸到產業最新的發展趨勢,更具有競爭力。同時學校給予學生自由的精神空間和自立的生活環境。大量短片作業意味著走出校園,租器材、聯絡場地、申請拍攝許可等等,一來二去,一個年輕能幹的“製片人”就誕生了!
貼近發達成熟的歐美影視行業。 作為全球電影工業最發達的地區,北美和歐洲吸引來自全世界的學子,海內外業內資深人士也會前往進修充電,大家在一起交流切磋。因為深入產業腹地,在校期間接觸到成熟劇組的機會非常多,實操能力能夠得到極大鍛鍊,提前適應行業的工作狀態。
申請機會多,資源分配均等。 不同於國內幾大名牌專業院校地域上的集中和殘酷的報考淘汰競爭,海外的教育資源分配比較平均,院校選擇多,優勢和差異比較透明。只要具備相應學歷和語言成績並且完成一套出色的作品集和個人申請材料就可以申請自己理想的院校,不用擠國內的獨木橋。
注重對未來電影人能力的培養。 在海外學習電影,在塑造多元和立體的知識結構之餘,學校往往同樣注重培養學生作為新一代電影人需要樹立的國際視野、領導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這些素質被視為對學生將來的藝術創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學電影的過程中,鍛鍊獨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可以更快的幫助你走向成熟,在電影之路上走得更加長遠。
除了上面提到的優勢,到海外學電影同時是充滿挑戰、驚喜和意外的。
隨著中國電影井噴式發展,國內電影行業出現了空前的創作機遇。期待著更多熱愛電影、熟悉國內外電影製作流程的高素質電影人才把握住機會,掀起屬於自己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