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藉由漫威宇宙掀起的風潮,現在的好萊塢裡,“超級英雄”與“電影宇宙”已經成為兩大關鍵詞。

對此,很多廠商也自然也不斷往這兩個關鍵詞上靠,巨頭們要麼就是聲稱要打造自己的電影宇宙,要麼就是拍一些漫改電影。

今天要說到的《喋血戰士》就是一部帶有這兩個關鍵詞的影片,它是美國勇士漫畫的超級英雄,同時又是勇士電影宇宙的開山之作。

啞炮

成功建立一個電影宇宙利益有多大,看看漫威即可知道。

在這風頭,儘管勇士漫畫在北美地區不如DC漫威兩個巨頭,但作為老牌漫畫商,還是有一定受眾的,因此本身是具備組建一個電影宇宙的條件的。

不過,《喋血戰士》上映後,不管是國內外的口碑都相當稀爛,全球票房也僅僅是2.8億美元,老家北美地區更是僅僅1億出頭,這樣的口碑跟成績,也直接讓勇士電影宇宙前途未卜。

而說回影片本身,《喋血戰士》作為一個電影宇宙的開山之作,在很多方面都並沒有做好“第一部”電影的責任,但其中最致命的一點,在於主角的塑造實在失敗。

電影宇宙/系列的首部曲主角

有人可能會說,一部爆米花商業片,只要打得爽不就行了嗎?為何說主角塑造得不行電影就失敗?

首先,對於任何一個電影宇宙,或者說是一個系列的第一部影片來說,主角人設的確立是最為關鍵的一環,在主角形象確定以後的第二第三部,你可以走純商業路線,也可以選擇繼續豐滿英雄的形象,但第一部必須先將人設立起來。

但倘若你打頭陣的主角人設都立不起來又或者不討喜,那對整個宇宙或系列來說就是災難性的,你不是那種“就玩一部”的商業片,你是要組建一個龐大的宇宙以及其中的核心繫列。

這一點可以看看目前市面上其餘三個超級英雄宇宙的首部曲以及其他電影系列的第一部。

漫威宇宙,首部曲《鋼鐵俠》,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去塑造主角的形象,將託尼·斯塔克的經歷、改變都刻畫得相當細緻,他也成為了漫威宇宙中人氣最高的角色之一。

DC宇宙,首部曲《超人:鋼鐵之軀》,儘管超人的故事在北美地區基本人盡皆知,但電影依然花費了極多的篇幅去刻畫其性格以及理念,甚至因此導致節奏極不平衡(影片前半部分為了塑造主角導致文戲極多)

蜘蛛俠宇宙,首部曲《毒液:致命守護者》,電影的劇本有很大的問題,缺點不少,但就算如此,在對主角埃迪及共生體的關係描繪方面可是下了極大的功夫,最後他們甚至成為了一對CP,成為很多粉絲津津樂道的話題。

諾蘭的《蝙蝠俠》系列,第一部《俠影之謎》,主角布魯斯·韋恩因家庭變故而走上的道路貫穿了整部電影。

即使是沒多少戲份塑造主角的《海王》,也有海王為女主角湄拉吃玫瑰花這種神來之筆的情節,不但讓主角形象瞬間大大豐滿,更是大幅度提升了對觀眾的親和度。

可見,不管是三個漫改宇宙的開山之作,還是其他超級英雄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無一例外都把重點放在了主角的刻畫,當然具體的形象是否成功另說,但最起碼這個方向是正確的。

畢竟如果你連第一部電影的主角都能敷衍對待,觀眾又怎麼可能期待這個宇宙/系列其他角色能有鮮明活躍的形象呢?

而《喋血戰士》在這點,則完全走向相反的道路。

主角是工具人?

《喋血戰士》的故事很簡單,主角雷被邪惡組織不斷洗腦植入假記憶派去殺人,最後在被其他人的幫助下知道了真相於是將組織滅掉,很典型的一個復仇故事。

當然,《喋血戰士》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故事老套,劇情無新意,畢竟超級英雄電影發展到今天,大多數套路都玩過了,也沒人會指望這部電影在故事上能有什麼突破,因此這些雖然是缺點,卻不足以致命。

但電影方向的錯誤,卻宛如一把尖刀直捅心臟,將這部影片的血都給放了出來。

一部100分鐘左右的電影,前60分鐘主角都是在重複“洗腦-殺人-洗腦”的行動,主角的過去沒有任何交待,且行動的過程除了目標不同以外都是千篇一律,因此喋血戰士留給觀眾的印象就四個字:暴躁能打。

到了後面40分鐘,主角被同伴喚醒,知道自己一直被組織利用之後開始反殺,按常理來說,雷在知道自己記憶被篡改以後理應追查自己的身世才是,但由於電影時長已過半所以就是單純的復仇戲碼,因此這部分劇情也沒有任何刻畫主角的情節。

別的不說,即使是網飛近些時候推出的《驚天營救》這種典型的流水線動作片,對主角的塑造都沒這麼敷衍。

在缺乏相關戲份加持的情況下,使得主角雷的形象相當單薄,這種極其扁平的人設,不要說一個龐大的電影宇宙,就是連自己本身的系列都撐不起來。

觀眾看完漫威宇宙首部曲後一定會記得那個花花公子斯塔克,看完《俠影之謎》後也一定會記得那個雙親被殺害後尋找自我救贖道路的布魯斯,但看完《喋血戰士》後,可能沒多久就會徹底把主角忘掉了。

能力

超級英雄電影主角的刻畫除了本身的性格、理念、經歷等以外,還有一個重點是能力,畢竟,英雄的超能力也是各自的賣點之一。

喋血戰士的超能力有三個,強化人的力量+可再生的肉體+可以隨意連結電子科技。

細看一下可以發現,其實喋血戰士這三個超能力對他都非常不友好。

強化人的力量,基本是絕大部分超級英雄的標配,沒什麼特別的。

可再生的肉體,這超能力類似金剛狼的自愈。

連結電子科技,這個超能力本來是有發揮的餘地,但問題在於主角人設本來就是戰士,讓一個戰士去擔任IT工作顯然與設定衝突。

說來說去,喋血戰士真正能用來做賣點的只有奈米科技的肉體再生能力。

然而問題在於金剛狼作為在銀幕上活躍了17年,屬於是被福斯所熟知的高人氣英雄,他的自愈能力觀眾都看過無數遍了,喋血戰士這種換湯不換藥的再生沒有任何能令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

當然,即使是能力相似的情況下,如果能將戰鬥設計得好,依然能給到觀眾非常良好的觀影體驗,但《喋血戰士》的問題在於不但主角作為賣點的超能力類似金剛狼,連體現超能力的打鬥模式也完全照搬過來,都是硬扛傷害然後將敵人打趴,這些場景其實大多數觀眾都很熟悉了。

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沒新意。

由於主角在電影裡的性格缺失,形象過於單薄,因此觀眾很容易會將注意力轉移到他的超能力,但由於喋血戰士的再生能力跟金剛狼重合,且戰鬥方式也一模一樣,因此還是無法讓這個主角得到只屬於自己的“標籤”。

單純以一部低成本的普通超級英雄電影標準來衡量,《喋血戰士》其實還算是可以一看的。

但倘若以一個電影宇宙/系列的首部曲來說,那它距離及格兩個字還有一段距離。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楊子缺席女兒哈佛畢業典禮,前妻現身,氣質知性溫柔不輸黃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