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姐姐們多多少少都被黑了,但寧靜卻在20年後,重新獲得觀眾的喜愛。
我自己也非常喜歡寧靜,所以今天就來說說,我到底喜歡寧靜什麼吧。
1 . 童年濾鏡下的寧靜1990年,這是20世紀最後十年裡的第一年。90後們一個接一個,進入歷史舞臺。
這一年,18歲的寧靜出演了她的第一部電影《冰上情火》,她當時的工作是動畫師,還不是演員。
這部電影之後,她被導演莊紅勝看中,成了電影《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的主演。
這部電影以後,寧靜就逐漸走上了演員道路,1993年,成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專業演員。
一年後,被導演何平選中,出演了劇情片《炮打雙燈》,因為這部電影,她獲得了第42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95年,姜文的處女作《Sunny燦爛的日子》終於通過審查上映,這部電影反響非常好,當年美國《時代》週刊年度十大佳片評選“國際十大佳片第一名”,讓剛出道的夏雨成為了最年輕的國際影帝。
在1996年以前,寧靜基本上都是演電影,不過,受限於年齡和資源,她的電影我是一部都沒看過。
《Sunny燦爛的日子》還是上大學以後才補的。
我對寧靜的印象,基本上都是電視劇,一度認為寧靜只演電視劇,不拍電影。
2002年的《孝莊祕史》,是我看過的寧靜的第一部電視劇。
小時候,同學之間流行送明信片,明信片上的圖案,基本上都是熱播過的流行電視劇。
比如《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上錯花轎嫁對郎》、《紅樓夢》、《西遊記》。
明信片的正面是電視劇人物,反面是信件格式。
一群孩子認真地寫下XX贈,XX收,祝福語,和郵編,有害羞的人,就趁著教室空無一人時,偷偷的把明信片塞進對方的桌肚裡。直接爽利的,則大大方方互相交換。
我們還會給友情分等級,會把印有自己最喜歡的,或者對方最喜歡的角色的那張明信片送給最好的朋友。
一般交情,就送一般的明信片。看看我們,小小年紀就有親疏和階層意識了。
緊接著又看了《大漢天子2》,《六指琴魔》,《雪域迷城》,《魔界之龍珠》。
因為寧靜和胡靜在多部劇裡同時出現,名字中又都有一個“靜”字,小時候還以為她倆是姐妹呢。
小時候看劇還非常單純,因為沒有電腦,還不會使用網路,查詢寧靜或者其他演員的黑料,了解寧靜跟誰關係更好,跟張國榮大咖搭戲,也不知道她獲得過多少獎,甚至,我連演技好不好都無法判斷。
那時候的喜歡,是真正的,純粹的喜歡。
寧靜的劇,是我童年回憶的一部分。就憑著這一層童年濾鏡,也沒辦法對她產生惡感。
真正喜歡過的人,就算知道她是怎樣的人,還是沒辦法去討厭。
何況,寧靜也沒什麼黑料可扒。
2 . 頭頂CROWN,卻不恃才傲物的寧靜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想讓人信服你,就必須靠實力說話,身為演員,就要靠作品說話。
這一點,張雨綺是個明白人。
年紀小的觀眾好糊弄,隨著我們逐漸長大,童年濾鏡逐漸被擊碎,想要真的被記住,靠的,還是實力。
而寧靜,恰好是一個喜歡用實力說話的女演員。
她作品很多,可以說是部部精良,幾乎沒有爛片。
拿獎拿到手軟,以至於對獎盃無感,頒獎當天,別人盛裝出席,她裹著軍大衣就上。
更喜歡她的一點是,她既有實力,又非常謙虛。
《浪姐》開頭,主持人要寧靜自我介紹,她說“還要自我介紹,那我這幾十年白乾了,都不知道我是誰。”
她對自己的實力足夠自信,對自己的作品足夠自信,才這樣說。
但她的自信,集中在演戲,這是她的專業。
還有一些在音樂上,她自己喜歡唱歌,並且在唱歌上也有天賦。
但她對待別人的專業,也給予足夠的尊重。
寧靜是公認的“不好惹”,但摳細節時,會發現,她從不主動發脾氣,發脾氣都是有理由的。
參加節目時,樂嘉毫無理由的突然爆發,指責寧靜,寧靜不是包子性格,據理力爭地懟回去。
只要她看不過去,她就剛回去,絕不委屈自己,這是她的個性。
但她從來沒有不尊重別人。
年初播出的電視劇《三千鴉殺》,劇中有一個角色名叫“青青”,由芒果TV的藝人劉露飾演。
演員劉露演了部戲,就狂到沒邊,大鬧火車站,還讓工作人員給她拿襪子穿,否則她5000元的鞋子撐不起她的腳。
還沒紅,就這麼狂,寧靜最紅的時候,也沒出過這種么蛾子。
“不好惹”和“狂妄”,是兩個詞,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寧靜對外界的給出的傷害,重錘,毫不猶豫的丟回去,但她從不主動傷人。
寧靜的這種不吃虧,但也絕不傷人的性格,深得我心。
不知道你們,喜歡寧靜哪一點呢?
大鬧車站的演員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