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2019年最熱的南韓電影是《寄生蟲》。
四年前,延尚昊導演的喪屍動作片《釜山行》亮相戛納午夜單元,就收穫不少好評。而隨後的7月,影片正式在南韓上映,並且稱霸了那年的暑期檔。
包括在國內,本片也非常有人氣。
豆瓣80多萬人評分,8.5分,進入豆瓣Top250,排155位。
作為一部主流商業片,這樣的成績真是非常厲害了。
而昨天,《釜山行》的續集《釜山行2:半島》也正式上映了。在《花木蘭》、《信條》紛紛退檔7月之後,《釜山行2》差不多是這個7月,最重要也是唯一的院線大片了,不少朋友都對這部影片充滿期待。
那麼,這部《釜山行2:半島》到底如何,是否能符合預期呢?
今天就聊聊這部片子吧!
《釜山行2》的故事發生在第一部的四年之後,恰好是兩部影片在上映時間上的間隔。
四年意味著什麼呢?
那就是接受。
四年前,第一部《釜山行》上映。影片的背景是喪屍病毒剛剛發作。大家都還過著正常的生活,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喪屍病毒是個啥,還在快快樂樂地過著正常的生活,搭上火車,打算前往釜山。
突如其來的喪屍,讓這群普通人瞬間亂了手腳。
緊張、慌亂、又不知所措……
同時,心裡卻總是帶著一絲希望,覺得只要去了釜山,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但是,真的會好起來麼?
《釜山行2:半島》正好給大家答案。
這部電影之所以會叫半島,正是因為,在四年之後,整個半島全部淪陷。周邊其他國家嚴防空中和海上國境線,拒絕接收感染的南韓人,半島正式成為喪屍半島。
除了病毒爆發最開始,有少部分南韓人逃了出來,大部分人都被困在了那個感染半島,或者變成喪屍,或者艱難求生。
所以,片中的那些人,在這四年中,都正式接受了喪屍,並且迎來喪屍狂潮之後的後末日時代。
使得這部影片,也遵循了一個比較典型的末世電影設定來展開。
本片主角姜棟元的設定也很有特點,他原本是個軍官,這就意味著,他的單兵作戰能力非常強,可以與喪屍做各種對戰。
相比第一部《釜山行》的幾個主角,姜棟元的動作戲無疑更多了,而且,槍戰戲也增加了不少。這也意味著,第二部的場面自然就更大了。
畢竟有錢了嘛,總得拍個大片。
另外呢,他其實只能叫前軍人。作為最後一批逃離南韓的人,他因為失去親人而沉淪,在香港躲了四年。
之後,則受黑幫的唆使,為了能在那個被喪屍佔領的半島上,搞走一大筆美金,開始新的生活。他才和其他幾個倖存者,在四年之後重回半島。由之見證喪屍襲來之後的南韓。
這樣的角色設計,倒是跟第一部的孔劉類似,都不是那種天生的正面角色,也不是為了什麼正義的目的重回半島。他有他的懦弱和自私,這也讓這些角色更加真實和鮮活。
他們都要在故事程序中,去被感動、被改變,最終,救贖自己。
之後的故事就很常規了。
重回被喪屍佔領四年的半島,除了遭遇大量喪屍之外,也遇到了更多的倖存者。有邪惡的631部隊,也有李貞賢等可以成為同伴的生還者。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正邪對戰以及嘗試逃離半島這種常規劇情了。
坦白說,這部《釜山行2》,驚喜其實並不多。
是的,這一部其實稍微有些人讓人失望。倒不至於有多爛,只不過,相比那讓人驚喜的第一部,作為續集的《釜山行2》,投資更大、場面更大,但是,影片本身帶給觀眾的衝擊卻少了很多。
我們也可以分開聊聊:
1、人物單薄,缺少記憶點為了《釜山行2》,這兩天還特意重看了一下第一部。與之對比,才更能看出當年《釜山行》的好。
《釜山行》的好,首先在於角色設定上。
當年那部其實是一個特別好的群戲故事,除了男主角孔劉,馬東錫、崔宇植、鄭有美,甚至反派大叔金義城。
真的是每個人物寫得都特別鮮活立體,有他的深度與複雜性。
尤其是男主角孔劉,從一開始的自私與自保,到最後的救贖與犧牲,這樣的設計,非常真實,就像我們每個普通人,在面對病毒可能會出現的反應。而最終的犧牲,更是昇華了這個角色。
雖然遺憾,卻更加飽滿。
甚至片中的反派大叔金義城,集自私、貪婪、邪惡於一身。但是,最後喊媽媽的時候,同樣讓這個角色更豐滿和有深度了。
是個寫得非常有特點的反派。
總之,提到《釜山行》,片中很多角色,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並且有他們的記憶點。比如壯漢馬東錫,在此之後,更是成為人見人愛的南韓動作大明星了。
誇完了第一部《釜山行》在角色設定方面的優點,那麼,《釜山行2》的問題也就很明顯了。
第二部在角色設計上,其實非常簡單。甚至姜棟元的男主,相比孔劉的角色,也非常單薄。這更像是個執行任務的角色,沒有給到這個角色更多的反覆與人性深度。
至於李貞賢、權海驍等幾個角色,包括片中的幾個反派,其實都非常模式化,是些似曾相識的套路角色。也使得幾個演員並沒有太多發揮的空間與性格變化,反而有些隨意了。
相比之下,可能小女孩李來飾演的姐姐,是片中少數有些記憶點的角色了。
因為,她在片中車技高超,秀了不少快速駕車的戲,屬於非常帥氣的一個女性形象。
另外,這個李來,其實就是當年《素媛》裡面的小女孩,希望你們還能認出她來。
小姑娘也長大了,而且在這裡演得還不錯。
其他幾個角色呢,倒不是演得好不好,主要是角色太單薄了,發揮空間太少。基本都能在類似影片中找到影子,記憶點更是非常有限。
2、劇情簡單、過於老套《釜山行2》在劇情設定上,也相對比較簡單。
當初的《釜山行》其實是動作+驚悚的設定,又有一個列車的密閉空間,故事講起來就比較有趣。
影片一開始是驚悚片的設定,在列車上發現各種喪屍,然後就是被咬,各種逃亡,都很驚嚇。而在故事的後半段,則加入了動作爽片元素,尤其是幾個角色如闖關一樣,一節車廂接著一節車廂的大戰那幾段戲,則讓觀眾非常過癮,也讓大家在第一部分的驚悚之後,得到了一個情緒上的釋放。
最後再以煽情提升情緒,總之,是很完滿的一個劇本。
而到了《釜山行2》,其實劇情就有點套路且簡單了,大概就是幾個人去半島找錢,然後遭遇邪惡軍團631部隊,最終逃離他們的控制,奔向新生。
這裡的631部隊,原本是一支幫助群眾的軍隊,卻因為喪屍病毒爆發到失控,無政府狀態之後,佔山為王,開始做各種壞事了。
此類關於後末世時代人性邪惡的故事,並不是啥新鮮話題。無論是曾經的《瘋狂的麥克斯》還是熱門喪屍美劇《行屍走肉》等等,基本每個末世題材作品,都在這個事情上,發揮過他們的想象。
尤其是,作為一個曾經的《行屍走肉》愛好者,後喪屍時代世界能出現的所有可能,更是早在《行屍走肉》裡就被拍爛了。
包括這個631部隊,看著好像很邪惡和人性卑劣。但是,相比《行屍走肉》的尼根和他的“救國軍”,也稍微有點小巫見大巫。
總之,無論是那個邪惡的營地,或是人與喪屍的鬥獸場,以及種種所謂邪惡設定,都是常規喪屍題材的老套路,給到觀眾的驚喜都算不上太多。
基本都是各種末世題材玩剩下的,並沒有提供太多的驚喜。
3、場面更大了、也只剩場面了與第一部相比,《釜山行2》在場面上,確實大了很多,第一部其實基本是列車上發生的故事,記得窗外很多場景都是特效做的。
而到了第二部,則增加了更多外景戲,有各種槍戰和追逐,是典型的大片拍法。
尤其是,片中安排了大量的追車戲,一看就是燒了錢的製作。
全片最大一場的重頭動作戲,就是一群人開著車在路上狂奔追逐,各種飛馳和衝撞,大片感十足。
怎麼說呢。
反正,就是那種能看出來是真的花了錢的製作。只不過,如果僅是能從追車的角度來聊這部《釜山行2》的話,那這也太無趣了一些。
畢竟,當初的《釜山行》那麼賣座,有那麼多好評,原因可不光是它的動作戲哦。
4、為了煽情、硬來的結尾大家都知道,當年《釜山行》有很多場讓人難忘的煽情戲,基本上每個主要角色的告別,都讓人動容。
尤其是影片最後,孔劉那令人難忘的微笑,更昇華了這部電影。
或者是當初的《釜山行》在煽情部分太出色,以至於,《釜山行2》有點硬煽情了。甚至,影片為了煽情放棄了起碼的邏輯與劇情合理性。
所以,結尾有幾場戲真是拖沓得讓人無奈,具體我就不劇透了,回頭你們自己感受吧。
總之,是那種情感不夠,硬來的感覺。
而且,也是太過於煽情硬來,使得最後該有的情緒提升和感動都沒有了。不但不會被感動,反而覺得有些刻意,會覺得笨拙。
當然,也不光是我覺得失望,南韓評價也不是特別行。比如,在南韓網站naver上,觀眾評分8.64分,媒體評分6.14,網友評分6.55,而且,這個分數還在跌,可能之後會更難看。
對比下當初《釜山行》的評分,三組分數非常均衡。
或者,再拿一個同期南韓上映的影片《爆炸新聞》作為評分參照,三組評分都是低於《爆炸新聞》的。而《爆炸新聞》豆瓣也只有7.1分。
總之呢,這就是7月最重要的暑期檔大片《釜山行2:半島》,倒不至於特別差勁,但是,還是挺讓人失望的。
或者,可以儘量降低些期待,那樣的話,興許還會有點小驚喜。
但是,如果你帶著《釜山行》第一部的期待去看這一部,那一定是要失望了。
-
1 #
-
2 #
恕我直言,釜山行1好看嘛?所謂直擊心靈探討人性的各種情節細節很表面,不夠細膩深入,不過如此啊
-
3 #
其實第一部更側重於人性和故事,而第二部就是場面和套路化
-
4 #
就一釜山行還需要苦等?
-
5 #
既然你說的頭頭是道,,你行你上
-
6 #
呢個系列最好睇只有《首爾站》而已!!
-
7 #
你中中國產電影也拍一部出來看看吧
續集要想成功是非常困難的。通常第一部的成功有偶然性,許多讓人難忘的地方都是意想不到的。創作者在第一部時候比較勇於突破,反正別人也沒看過,心裡沒有啥預期,盡力做就是了。到了第二部就不同了,觀眾都會用第一部來做樣板。第二部要是風格不對了會被罵,做的特效不夠了會被罵,選擇的劇情走向不對了也會被罵。如果第二部都跟第一部差不多,又會被罵沒有創新,只有重複,所以也是被批。總之第一部很成功的電影電視,第二部的推出總是有先天性缺陷的。在這方面,大的劇情走向和創作風格,會主導很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