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有肉的故事,我的眼淚不值錢”“全程不敢錯過1秒”“回望歲月,壯懷激盪”……隨著《攀登者》先期口碑釋出,這部主流商業大片也初露真容,同時從熱議當中也可以看到,影片品質已經得到市場和觀眾的初步檢驗,而其全部實力的真正爆發更加值得期待了。
高關注度和高口碑之下,這部被稱為“主旋律高概念大片”的《攀登者》究竟“高”在哪裡?而在其高概念背後又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亮點?作為一名已經觀影並且真誠推薦這部影片的觀眾,拍sir今天來給大家好好講講《攀登者》背後的山高水長。
從一片空白到高品質成片——華語電影製作的新高度
對於華語電影發展和整個電影市場來說,《攀登者》的出現是開創歷史的。因為在《攀登者》之前,中國並沒有同類題材的電影出現,在創作和攝製層面來說這個領域幾乎是一片空白;同時在接到拍攝任務到最終完成影片製作只用了十五個月,要知道創作這樣一部高規格大體量的影片起碼需要三到五年的製作週期,而《攀登者》是在幾乎不可能完成的條件下創造了紀錄。
在任仲倫接下這個重任的時候他就明白,這是按常規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們必須完成;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我們必須贏;從今天開始,困難將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必須戰勝困難而不是被困難所戰勝。
而《攀登者》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同類創作領域經驗的匱乏、製作時間緊迫等難題,作為一部獻禮祖國七十華誕的重大影片,如何讓影片能夠代表中國電影的真正實力、如何在現代電影語境下拍出華語主旋律大片的新高度,這些更是創作團隊面臨的挑戰。
經過數次開會討論,最終上影為影片定下的創作方向是“相向而行,畫龍點睛”,即“希望統籌所有力量向既定方向前行,同時找到影片的靈魂,在思想價值和藝術價值上都實現新表達與新突破”。在這個方向指引下,主創團隊的搭建也迅速進行,與上影交情深厚的阿來進組擔任編劇,徐克出任影片監製,李仁港執導筒,在幕後團隊成型的同時,演員陣容的組建也在緊張推進中。
由於影片題材及體量的重大,上影團隊一致認為應該“用實力演員支撐起實力電影”,因此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等有口皆碑的中青兩代演員陸續進入上影的演員陣容規劃圈,不過要同時邀約如此眾多的大牌進組並不是一件易事,就在影片正式開機當天,幾位主要演員都還沒有簽約進組,劇本也尚未最終確定,不過大家也就這樣抱著必勝的信念上路“攀登”了。
前文已經說過,《攀登者》之前的中國電影歷史上這片領域幾乎是一張白紙,所以前進的方向和創作的道路全靠大家一起開拓。為此,團隊當中的每個人都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出發為影片創作傾盡全力,例如編劇阿來在進行劇本創作期間帶團出訪阿爾巴尼亞,他就白天訪問晚上趕稿,最後發出交稿郵件時還是借用當地使館同志的手機才給影片總策劃徐春萍發出了通知簡訊;而為了真實呈現登山全貌,上影團隊特地請來氣象專家、地質專家、中國登山協會專家等不同領域與登山有關的專業人士,為影片創作全面把關;
而在演員方面,因為大家之前誰也沒有拍過此類題材的作品,而《攀登者》又是以真實歷史事件為原型進行改編,所以如何精準把握人物形象及形態、如何完整演繹出四五十年前的驚險登山過程,演員們也分別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其中,吳京遠赴崗什卡雪峰進行登山學習及訓練,並請了職業登山家做指導,除了實地學習登山技巧也為了從真實的雪域高原環境中獲得一手體驗,在拍攝過程中更帶傷上場;而張譯為了讓外形更符合片中的角色形象而“自虐”式減肥,曾經一天只吃兩根黃瓜,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堅持“瘸著腿”走路(他飾演的曲松林因為登山受傷而截掉了腳掌和腳趾)。
此外,井柏然和胡歌在拍攝驚險戲份時也堅持親自上場,其中有一場是井柏然從山峰上極速滑落並被繩索牽絆倒掛在山尖,他親自演繹了這場驚險的段落,同時胡歌在進行一場從山上滾落下來的表演時,自己一遍一遍地“滾”了好幾回,並主動向導演要求“如果您不滿意,您就直說,我再給你拍一條。”
曾經去到拍攝現場進行探班的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陳道明曾說:“這是真誠的表演,處處都有充滿力量的細節!”由此可見,在《攀登者》背後拼盡全力的這群人可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為了展現中國電影的精氣神兒、為了向祖國母親致敬,這是一部誠意之作,更是一部實力之作,整個主創團隊可謂咬緊牙關完成了一部中國電影史上不可能完成的壯舉,而在這部電影背後,體現的不僅是中國電影人的精神與實力,同時也是中國電影發展的無限遠景。
從家國情懷到自我激勵——電影精神情感打造的新高度
片如其名,《攀登者》的幕後創作故事就像一次攀登高峰的過程,這部電影闖出了一條通往險峰的道路,並最終達到了光輝的頂點。而從影片的內容呈現和意義表達上,《攀登者》也同樣是一部華語電影市場上的新高之作。
首先從題材突破和型別打造的方面來看,《攀登者》的出現正式拉開了中國此類題材電影的大幕,而且有別於國外諸多影片的紀實性,此次《攀登者》進行的創作是將商業元素大量引入,以藝術化再現的手法呈現出整個登山過程中的故事性與戲劇性,通過工業化製片流程打造出全方位精益求精的影片品質,保證給觀眾以最好的視聽效果體驗。
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攀登者》也從創作的方方面面進行升級革新,例如在劇本創作方面遵循“三五定律”,即五段左右精彩的情節或細節;五段左右精彩的視覺場景或畫面以及五段左右精彩的表演或臺詞,以保證整個影片節奏緊湊、高潮迭起;再如在拍攝過程中選擇綠幕與實景相結合的拍攝方式,在實景拍攝地模擬出雪域高原的外景形態,不僅在景別拍攝上視野開拓,同時也讓演員能夠有更真實的現場體驗,而後期特效則在實景拍攝的基礎上進行整體的畫面升級,以達到最現代化的視聽效果呈現。
▲工作現場照
片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方五洲帶領年輕一代攀登者首次向珠峰發起挑戰過程中遭遇風暴,十幾位隊員將自己和梯子捆綁在一起掛在一塊山石上,狂風暴雪肆虐整整一夜,大家就這樣在冰天雪地中艱難度險飄搖了一夜。這一幕可以稱得上《攀登者》最為精彩的一場戲之一,而在這場戲背後可以看出影片將動作、冒險及現實故事完美結合,因而產生了令人震撼的這一幕。
而從影片精神情感表達的角度來說,《攀登者》選取了祖國曆史上一個歷史高光點作為主要呈現內容,不僅是對於祖國艱辛奮鬥史的崇高致敬,同時也是對於中華兒女拼搏精神的時代彰顯。影片除了對於歷史事件進行還原再現,更對於每個人身上的人性光輝都進行了深度挖掘,例如方五洲從英雄到平民再到英雄的人生起伏錄,曲松林守望珠峰十五年堅守夢想的不甘人生,楊光為了父親為了自己用生命去登山的奮鬥故事等。影片當中出現的每一位登山英雄,原本也都是普通人,但是因為對於夢想的執著和對於祖國的熱愛,讓他們被歷史所銘記。
除此之外,英雄群像的展現也是影片內容的一大亮點,曾經創造歷史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而也正是因為一代代人的前赴後繼精神傳承,才有了祖國登山事業的發揚光大。因而影片也對於這樣的英雄群體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繪,例如攀登者結組前行,將彼此的性命緊緊捆綁在一起;再如有的攀登者為了完成使命犧牲小我,保全大局,還有為了護航登山隊伍順利登頂,地質、氣象、勘測、醫療等不同團隊成員精誠團結,共克難關。在這群英雄身上,我們看到的亦是中華兒女為祖國奮鬥的精神,亦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傳統美德與崇高精神。
《攀登者》最為感人之處,正是它對於真實歷史的再現,例如英雄們臨危受命,以強大的使命感和前所未有的勇氣挑戰世界第一高峰,再如他們以飽滿的愛國熱情和崇高的集體主義精神一次次向危險發起挑戰,這一幕幕都足以燃起每一箇中國人心中的激情與熱淚;
而《攀登者》最為突破之處,則在於它成功打造出了中國此類電影的新面貌與新高度,填補了中國產電影型別的空白,併成為這個國慶檔獻禮祖國豪華陣容當中的重磅選手,對於往後的中國電影發展來說,《攀登者》已經建造好了一架“中國梯”,為往後中國電影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至於《攀登者》最有意義之處,它不僅僅是對於歷史的回顧、對於祖國的致敬、對於英雄的禮讚,其實更是一次中國精神與普通觀眾的對話,通過這對歷史豐功偉績的展現,觀眾們除了獲得感動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獲得力量,就像電影當中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每個人都擁有自己必須登上高山的理由,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也是一名攀登者,我們心中的夢想便是那座屬於我們的高山,而這部電影將成為鼓舞我們勇攀心中高山的力量,勇敢面對現實生活當中的難題與困境。
所以可以這樣說,《攀登者》不僅創造了中國電影製作的新高度,同時更提升了電影精神與情感表達的新高度。
眼下國慶檔戰火激烈,而《攀登者》在其中不僅“高度”亮眼更熱度空前,所以,在這個重要時刻裡,不論是為了祖國、為了英雄還是為了自己,這部電影都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