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上映才7天,票房就超過22億。現在票房已經超過26億。作為一部紅色獻禮電影,它無疑是國慶檔最成功的主旋律獻禮電影。

是的,這部電影就是《我和我的祖國》。

在眾多主旋律紅色獻禮電影,它為什麼能在國慶檔中殺出重圍,超越熱度極高的《中國機長》和“東方夢工廠”製作的《雪人奇緣》等電影,高居票房榜首?這部電影真的有那麼好看?

在我看到網上的宣傳時,我也有點懷疑。

01 藝術性:不同於以往的紀實類為主的獻禮片,有藝術性

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觀感,就是它與過去的嚴肅莊重的紀實類獻禮片不同。

電影,不僅表現現實生活,還有藝術追求。

它允許輕鬆、可以幽默,也不反對平凡。

比如很多人認為《白晝流星》片段兩位少年衝破安保、抬起宇航員的擔架與事實不符,這其實正是影片藝術性的體現。

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在談到電影時說,電影應該是造夢的工廠,給觀眾建造一座能夠做夢的空間。

陳凱歌有著大院子弟的知識修養,對於故事的表現有著超越現實的藝術追求。所以這種陳凱歌式的浪漫主義,不一定全部都要以是否符合現實為考量依據。

藝術應該允許做夢。

藝術批評理論中認為,要創作出優秀作品,需要三個要素:

第一是想像。

作為一個小說作者沒有想像是不可能的事,想像的內涵很豐富,可以是天馬行空般的,也可以是所謂合理的想像,這對小說創作是至關重要的,我甚至想,沒有想像就沒有小說。

二是知識的準備。

藝術需要想像,而想像來自生活,沒有必要的生活知識是無法創作優秀的作品的。有時候,藝術作品可以充當生活的百科全書。

三是語詞的能力。

要把想像充分表達出來,文學藝術的詞彙是關鍵。藝術不像其它學科主要是準確,甚至為了準確可以犧牲形象和生動;文學作品甚至電影作品中的詞彙是門藝術,它要把故事和想像形象生動的敘述出來,表達出來。

因此,在詬病電影中某些情節不符合現實時,也許涉及到電影的出發點問題:是作為純獻禮影片,還是藝術性的造夢?以及兩者是否矛盾?

兩位少年衝到宇航員身邊時,意味著他們與過去吊兒郎當的自己的割裂。抬起擔架時,則是他們真正接近了自己追逐的“星星”。

白晝流星,這一刻,真正點題。

真正的藝術,從來不反對意識形態。

優秀的電影,從來不放棄做夢。

02 豐富性:七個故事,不同故事有不同詮釋

一部電影由七個故事構成,構思可謂新奇。故事的數量也的確不少。

如何在短時間內進行情緒渲染,這對每個片段的完成度、時間性的邏輯,都有挑戰。

對於一個《哈姆雷特》,讀者便能有千萬個闡釋,將這這千萬個闡釋,放進一個電影的七個故事中,需要乘以七,闡釋角度則是指數倍地遞增。

不同的觀眾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每個人可以從自己喜歡的角度入手,豐富的釋義帶給電影新的理解,又能進一步吸引觀眾的觀看。

對於這七個故事,很容易便會流於情節的簡單排列。如何將它們不作為純情節的堆積,而是主題連貫又不錯亂的聯絡,十分導演的考驗功力。

文學理論家福斯特對於情節和故事的關係有一段著名論述:

“國王死了,後來王后也死了”,這是故事。(是對時間鏈條上相繼發生的事件的陳述)而“國王死了,王后因傷心過度而死去”,便成為情節。

情節與故事的不同之處在於:

情節在事件鏈條上相繼發生的事件之間賦予了因果關係,成為某種對事件的闡釋。

想要避免七個故事的簡單堆積,需要尋找故事的因果關係與共同性。

除了以時間順序排列,和愛國的共同主題,是否還有其他共性可以串聯七個故事?

電影給出了很多可能性。

比如《前夜》的互文雙關。

這個前夜,既是慶典升旗的前夜,也是建國的前夜,更是許多人殫精竭慮、篳路藍縷的過程的最後一夜。

正是許多人的犧牲,克服困難,才能看到紅旗升起。潤物無聲。

同時也自然地引起觀眾思考:那麼作為“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於是之後的每個小故事,也都是如此:

以“個人”的故事,表現小人物的不平凡。

最典型的是《奪冠》。

東東作為一個小朋友,用他自己的行動託舉電視天線,讓街坊鄰居們看到女排奪冠的直播。陰差陽錯,東東披上了床單,成了“超人”。

在這個獨特的高光時刻,小人物也是大英雄。

03 反差性:對比、反差、懸念,真實的幽默,笑中帶淚

電影的敘述,雖然有七個故事,但情感大多是自然流露,沒有強行悲劇或者煽情。

在《北京你好》中,觀眾們看到葛優飾演的計程車司機,對於自己的孩子和前妻的“不著調”,便覺得世俗無聊。看到四川小孩子的“強買強賣”,又感覺到孩子的不懂事、不靠譜。

但是隨著情節推進,當孩子說出自己來自汶川,自己的爸爸被地震奪去生命,所有的厭惡情緒在此刻化成了溫情與動容。

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在極大的反差與懸念中,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就像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

這種手法能夠讓觀眾的情緒瞬間轉變,增強感情的張力。

並且,以時間流逝的敘述,也讓故事中的人物情感變化沒有那麼牽強。一切都隨著時間真相大白,自然流露。

比如小男孩東東,在陰差陽錯的成了街坊鄰居的“超人”英雄後,汗流浹背又光芒萬丈;但在見到爸爸後,又號啕大哭,還是一個可愛天真的孩子。

葛優的幽默歡樂和汶川地震男孩的悲傷,雙向對比,表現了小人物的不完美,但不完美中又帶著傷痛記憶中的真實的善良。

強烈的反差,是戲劇化的誇張;但是行動背後,是小人物在真實生活中的真實反應。

04 小人物: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真實

以往很多紅色獻禮片,都是重要人物的重要經歷。比如《建國大業》的恢弘莊重,比如《決勝時刻》的驚心動魄。

但這部電影不同。

《我和我的祖國》關注的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與小故事。

拍攝嚴肅類的紀實影片,需要嚴格的歷史知識把握,難度較大;但是能把小人物拍好,更考驗細節與生活,更加困難。

細數以往國內聚焦小人物的電影,過於平淡則流俗成流水賬,渲染過度又近於誇張的個人英雄主義。但是這部電影的幾位導演,比如甯浩、管虎甚至張一白,都多次關注小人物的故事,拍攝了很多平常人的生活。

尤其是拍攝過《瘋狂的石頭》、《黃金大劫案》等膾炙人口的小人物電影的甯浩。

在他導演的《北京你好》片段中,依然用他一貫的詼諧幽默和“追逐”的晃動鏡頭,表現小人物的無奈與可愛,更顯出真實的一面。

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

所以作為紅色獻禮電影,在巨集大主題下,也帶有同樣相似的自發的熱情。

這個國慶,很多人都親身經歷了慶典時的北京的高漲情緒,真正體會到群眾的熱情,也強烈地感受到每一個普通人的熱愛與善良。這也是幾代人的共同情懷。

相信看電影的觀眾們也多有這種感覺,每個故事彷彿就是身邊平平常常的人。

那些揮舞國旗的群眾、觀看比賽的觀眾,還有街道上出行匆忙的行人,就是每一個觀眾自己。

相比於嚴肅莊嚴的獻禮片,這部電影,為拍攝主旋律電影提供了新的創作思路:以小見大。

這也正應和了電影的名稱:《我和我的祖國》。

我和我的祖國,既要有我,也要有祖國。

我的祖國和我,每一個平凡人都不平凡。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電影《夜以繼夜》亮相平遙國際電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