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影視已經到達了末端
據10.1上映的三大情懷巨頭影片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但在10.1當天上映的電影三部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什麼是流量影視?“流量時代是否已經過去式”?又或者可以說是:在品質觀眾的支援下,”流量電影只屬於流量本身“。既然已經到了只有自己支援自己的地步,那麼我相信,中國的電影在支援觀眾的壓力下,今後高品質的電影自然也會不斷的湧現。
有時需要點運氣,但請不要花裡胡哨1中國票房的巔峰選手“吳京”無疑是製作中國良心電影的佼佼者。從《戰狼2》到《攀登者》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有野心的男人,嚮往著可以創造出像“詹姆斯.卡梅隆”一樣封神的電影,雖然不能比較,至少也有了一個好的開端不是? 可能需要點運氣,但也需要去不斷的嘗試和努力。
其實流量電影有很多,但由於流量數量問題,品質就會有所下滑,我們都知道近期的如:《誅仙》《建軍大業》口碑真的是那叫一個一般,當然,像《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大部分也都是自來水(粉絲),但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在意電影的評分和本身品質,沒有盲目的為粉而粉,演員成長為一個好演員不容易,但我們絕對不能成為一個壞觀眾。如《上海堡壘》: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上海堡壘》這部影片我們先不做太多的評價,因為電影製作方向是好的,但在國內好些導演一直祈求著能給一位兩位的大明星拍一部電影,這樣也許不會成功,但也不至於在上映時票房排在螢幕的底部。那麼到底還是導演太狡猾嗎?還是內心的不自信!因為中國從來都不缺有錢的投資人和好的演員。 如果《上海堡壘》製作再精良一點,特效再投錢多一點,演員再換一點,也許就沒有那麼多也許了。俗話說: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既然你參與了,那麼就應當肩負得起角色得責任。
忘記何時在某個綜藝節目上看到主持人這樣問過星爺,主持人問:您覺得中國電影有可能成為像美國好萊塢那麼好的品質嗎?星爺說:如果你有一個好的故事和創新,品質總會好的。可以看出,現在大多的電影都是千篇一律,精力沒放在發展更新穎的故事上。:如《西遊記》這樣的故事從最早1953年得《盤絲洞》到現在最近的,我相信《西遊記》這個故事得題材你用手指和腳趾都不夠數。
國慶三部曲評價結尾《攀登者》:影片本身寓意不錯,可惜導演不才,一部電影就像導演的孩子,孩子雖然都長得不一樣,但導演一直是一個人,總之:格局太差
《中國機長》:相對《攀登者》和《中國機長》,個人覺得《中國機長》要好一些,對,只是一些,特別是影片前一段的職業戲覺得比較出色,但部分情節設計脫離實際,總體感覺一般,
《我和我的祖國》:影片是由七個故事構成,因時長受限,作為情懷片,也本打著不報期望的心態去觀看,看到最後時總感覺哪裡有毛病,基本可以忽略,總體感覺只能說: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