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到2019年,“國潮”這個詞引爆了各個領域。近年來逆襲成為年銷售額達百億的百雀羚,新晉網紅的故宮文創…通過“國潮”的概念進行品牌年輕化和創新,改變了在消費者心中一貫的刻板印象,逐漸成為“國潮”的引領者。
悄悄改變的還有中國電影,以往貼著“沉悶”標籤的主旋律電影,近年來都成為了影院的一股潮流。
有那麼一天,看主旋律電影也成了潮流的表現。
50億的票房意味著什麼?集結了《長江七號》《葉問》等現象大片的2008年電影總票房不過43億。
1.33億觀影人數,意味著全中國每十個人就會有一個人走進影院觀看。
這是今年國慶檔譜寫下的傳奇,《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部主旋律電影帶著“星星之火”之勢,燃起了福斯的愛國情。
2009年,新中國成立60週年獻禮片—《建國大業》、《風聲》作為這場狂歡的“主力”,上映前飽受爭議,最終分別累計收穫4.16億和2.24億的票房,《建國大業》更是打開了主旋律電影的新篇章。
其後的十年間,《建黨偉業》、《湄公河行動》、《紅海》、《戰狼2》幾乎每年票房最高的華語影片中,必然有一部或幾部的主旋律電影。
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的今天,我們的主旋律影片以其豐富深刻的精神內涵,講述著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著中國力量,鼓舞著億萬中國同胞,帶領著中國電影走向更高的藝術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