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成龍拍攝電影《玻璃樽》,周星馳拍攝電影《喜劇之王》。兩個片場距離很近,就在隔壁,於是成龍大哥就和星爺約定,互幫對方在電影中客串一部分戲,就有了兩人唯二的合作。
時至今日,成龍和周星馳再無合作,原因無它,兩個電影製作人所拍攝的風格不同,不需要對方進行出演。成龍的《玻璃樽》、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也就成為兩個演員的唯二合作。
電影《喜劇之王》片段中,成龍所出演的是一個默默無名龍套演員。因為在片場中扮演的小角色出眾,得到導演賞識,獲得更好的電影出演機會。
成龍的這段經歷,並不是虛構,而是有跡可循。成龍自幼在於佔元的戲劇學院學習,在從戲劇學院出師後,到香港的片場當龍套演員。在當龍套演員期間,敬業、聰明,獲得導演賞識,就將這一段經歷,放入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中。
周星馳的《喜劇之王》,電影中的尹天仇,其實就是早期的周星馳。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被尹天仇所熟讀,電影中的片段,正是訴說當年星爺那段成名前的歷史。《演員的自我修養》,造就了兩個人,一個是周星馳,一個是吳孟達。
兩個人同是看這本書,一遍又一遍的翻閱,把書中所有的知識都了然於心。電影的片段,是對當年曆史的回憶、記錄。
經歷過長達十年時間的跑龍套、演技的磨練,周星馳終於得到李修賢導演的賞識,出演電影《霹靂先鋒》,慢慢讓觀眾所熟知。
1999年,成龍的電影《玻璃樽》、周星馳的電影《喜劇之王》上映。在1999年的香港票房排行榜中,《喜劇之王》拿到票房第一,2984萬港幣。《玻璃樽》拿到票房第二,2754萬港幣。
1999年的香港電影票房,排名第一的《喜劇之王》,僅僅接近與3000萬港幣。1991年的香港電影票房,電影《逃學威龍》,以4382萬港幣的票房,拿到票房第一。8年之後的香港電影,卻慢慢走向沒落。
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早期、中期還處於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到了末期,香港電影已經從黃金期走向衰落期。
直至2019年的香港電影票房,依舊是九十年代的票房水平,拿到票房榜第一的《廉政風雲》,依舊只有三千萬港幣。香港電影,從九十年代末,一直到現在,都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中,曾經那個輝煌的香港電影時代,或許一去不復返了。
當年的很多著名香港演員,也慢慢淡出熒幕。周星馳近年來,從演員角色,逐漸轉變到導演角色。周潤發,近幾年來拍攝的電影也少了很多。成龍大哥,曾經所拍攝的功夫片,也慢慢減少。
香港的電影,慢慢沒落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類似當年的演員人才。未來,那個可以比肩好萊塢的輝煌香港時代,會不會再次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