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中國產電影,張藝謀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從他還是攝影師的時候,便開始創作經典。在整個從業生涯中,張藝謀的名字和許多偉大的國內電影人聯絡在一起,在1984年他和北電老同學陳凱歌合作了被譽為第五代導演的里程碑之作《黃土地》,在1987年,張藝謀憑藉參演吳天明的電影《老井》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的影帝,同年張藝謀作為導演的處女作《紅高粱》上映,而這部影片成為了國內第一部獲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的作品。
《紅高粱》的成功不僅開啟了張藝謀輝煌的職業生涯,同時也將中中國產電影帶入了黃金10年。張藝謀作為國內電影人的領軍人物,他不僅在藝術電影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本世紀初,張藝謀還扛起了中中國產電影商業化的重任,在中中國產電影商業化的前10年裡,張藝謀和張偉平這對組合成為了合作典範。在16年的合作裡,兩人共同推出了《英雄》、《十面埋伏》等極具標誌性的商業大片。
起初參與到商業電影的創作時,張藝謀顯然不太適應,但是憑藉其高超的導演技巧,以及對電影知識廣泛的涉獵,他也總能將各種題材的作品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到恰到好處的平衡。這其中諸如將歷史題材和武俠型別相結合的《英雄》,整部影片不僅立意巨集大,色彩豔麗,而且還憑藉其大明星、大製作、大營銷的策略,創造了中中國產片的票房紀錄。《英雄》的成功,標誌著中中國產商業電影的崛起,並拉開了中中國產大片十幾年征程的序幕。
然而就是職業生涯如此輝煌的張藝謀,卻在2009年拍攝了,由“趙家班”成員主演的影片《三槍拍案驚奇》。要說這部影片的創意還大有來頭,早在1984年時,張藝謀曾在戛納電影節上觀看了科恩兄弟自編自導的影片《血迷宮》,並對影片的劇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據說當時張藝謀看過一遍影片之後,便猜懂了影片複雜的故事結構。
由於印象深刻,所以張藝謀便萌生了改編這部經典作品的想法。於是便有了2009年時,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斥資200萬美元買下了《血迷宮》的劇本改編權,200萬美元,根據匯率大約相當於1400萬人民幣,而這個金額足可以投資一部規模不大的電影。
但是以黑色懸疑為主打的影片《血迷宮》,並不符合當時張藝謀和張偉平的商業片定位。因為當時兩人已經合作過多部成功的商業電影,對商業電影的屬性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為了能夠取得好的票房,所以張藝謀根據原始劇本,將電影改編成了喜劇懸疑型別片。為了票房能夠得到足夠的保障,張藝謀還請來了極具人氣的喜劇團隊“趙家班”。
由此張藝謀、趙本山團隊和《血迷宮》的組合形成,先不說《血迷宮》的劇情如何的荒誕詭異,單單就他們的這個電影主創組合而言,已經足夠的詭異了。一部美國電影改編的劇本,一個以二人轉為主打特色的演員團體,加上以文藝片成名的大導演張藝謀。這個組合如果僅僅是為了獲取票房,還真有一定的票房號召力,當時趙本山的徒弟小瀋陽、毛毛剛剛憑藉春晚的舞臺一夜成名,而閆妮也因為一部《武林外傳》火的一塌糊塗。
張藝謀不愧是電影大師,即便是這部完全衝著票房去的電影,他依然為了影片的品質保障,請來了曾經合作過的老戲骨倪大紅和孫紅雷。而在影片中,兩人飾演了關鍵角色老闆王五麻子和巡邏隊長張三。而另外的戲份,則交給了小瀋陽、毛毛、程野、趙本山等一眾二人轉小品演員。
但是張藝謀終究是一位攝影師改行的導演,對於大多數演員而言,張藝謀的特點是“拿來主義”,他的導演和攝影風格適合啟用那些和自己影片天性匹配的演員。所以作為導演張藝謀本身,缺乏對演員調教的能力。這就造成了,在張藝謀的片場,很多演員的發揮,是靠他們對影片,對劇本的自主意識來體現的,同時還參雜著他們許多的天性發揮。稍微了解張藝謀的影迷會發現,在他大多數的作品中,會找一些老戲骨或者是絕少經歷過電影歷練的演員。這些演員,在後期通過張藝謀片場的調配,而達到演員的表演和電影的氣質渾然天成的目的。
張藝謀的這種工作習慣也帶到了《三槍拍案驚奇》的創作中,這部通過改編劇本而來的影片,將故事背景抽空,把原作中的現實氛圍,調配成了一個完全不存在的地點和年代。這個改編看似讓故事的題材和空間有了更大的延伸柔性,然而也實質上破壞掉了原著影片的嚴肅氣質。正因為缺乏這種呈現的嚴肅氣質,也最終讓影片的故事失去了荒誕的核心結構。
而更重要的,就是以趙本山、小瀋陽為首的“趙家班”的加入。這些演員本身以二人轉演員為職業,他們加入這部影片,主要負責的是搞笑喜劇部分。而這些演員深入觀眾的形象,使得他們出現在大銀幕上就是笑點。但是這些演員平日裡以二人轉舞臺為表演場所,他們自己對電影的表演技巧並不嫻熟,而閆妮和這些人對電影表演的認知有些類似。所以當他們的表演呈現在大銀幕上時,更像是一出大銀幕上的二人轉小品,趙家班們演起來,也基本不受張藝謀的控制。
和舞臺劇與電視節目相比,電影的節奏顯然更慢,更注重細節。而舞臺小品的表演,則要顯得更誇張,更瘋狂,更不受控制,才能夠起到表演的效果。所以當張藝謀遇到趙本山的團隊後,他的電影場面顯然有點不受控制,而趙家班成員的表演,也大都用力過猛,表情誇張,以至於整部影片的氣質,完全失去了原著的荒誕色彩。
而張藝謀本身是一位藝術導演,雖然他在1989年也執導過類似《代號美洲豹》這樣的純粹商業片。不過張藝謀對於電影的藝術訴求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在創作《三槍拍案驚奇》時,張藝謀還是有自己的藝術考量的,然而不幸的是,張藝謀的鏡頭再美,服飾設計得再精緻,他都無法彌補演員們的經驗不足,演技浮誇。
雖然在張藝謀的職業生涯中也不乏失敗之作,然而這次和趙本山的合作,卻讓張藝謀執導影片的口碑,跌入了前所未有的谷底,這部影片最終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4.7分,是張藝謀整個職業生涯中,導演的電影觀眾口碑最差的作品。
雖然觀眾的口碑不能代表張藝謀的藝術品位,但是卻足以證明張藝謀和趙本山這對組合在現實中的“荒誕性”。而小品表演和電影表演,雖然同屬表演,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範疇,這點從葛優上春晚,和趙本山拍電影就能看出。雖然極為相似的兩種專業,卻在交換後,起到了截然不同的效果。雖然張藝謀和趙本山在各自的領域都很優秀,但是在這部價值1400萬的劇本里,張藝謀和趙本山顯然沒有擦出藝術的花火,只是擦出了金錢的火花。而這部影片之後,張藝謀的電影路線又逐漸迴歸到了藝術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