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寫在前面:對於這部電影我的情感在理智之上,所以這篇影評,角度主觀,充滿個人感情色彩。

先下結論,《拳擊俱樂部》是一部不完美的10分電影。

這是一部包含著哲理又是自我英雄主義的電影;

泰勒·德頓是一個極度自我的瘋子,又是一個懷揣著改變世界想法的理想家;

傑克是悲哀的精神患者,是尋找不到意義的小丑,是每一個失去自我的人。

傑克與泰勒

如果你能坦然面對自己,如果你小時候做過改變世界的夢,那麼《搏擊俱樂部》這136分鐘裡你會變成泰勒·德頓的追隨者。

你可以評價這部電影:瘋子拍的/沒有意義/不知道在講什麼/裝神弄鬼/這是我看過最爛的電影。但你得承認,它引發了每個人精神世界最大的恐慌“我的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01

對於詞條和分類標籤,把它定義成懸疑片。在電影形式上確實如此:

開頭用很短的時間:頻繁地切換場景,短時間出現不同的對話角色,使用兩個主角人物形象,大量的零散資訊。

傑克 愛德華·諾頓飾

迷惑觀眾的同時又交待了主角資訊:要理解瘋子的行為,就得先理解瘋子

電影拍攝於1999年,對於美國來說,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發達城市擁有一批朝九晚五的白領工作者,在這種高壓環境,也就是同時湧現了很多,以“白領”作為主角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文化

《搏擊俱樂部》就是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作者恰克·帕拉尼克。

主角傑克是一個典型的社畜,朝九晚五的白領工作者,情緒和精神無法在高度重複的生活釋放,理所應當的他患上了嚴重的失眠。

傑克做這一切的意義是:提高自己的物資生活,他花錢裝點自己的理想公寓,他為自己購買大品牌的服飾。

但是他從未笑過,甚至無法哭出來,傑克是一個麻木失去情緒波動的人:他要在互助會哭過後才能入睡。

在某一天他在飛機上認識了:泰勒·德頓,說話直白具有諷刺意味,由布拉德·皮特飾演。也就是那一夜,傑克失去了所有。他的精裝宜家傢俱、CK襯衫、DANY鞋、AX領帶,那些他用時間和生命換來的物品。

布拉德·皮特飾,美國奧斯卡提名男演員,《返老還童》男主角

傑克沒有哭,沒有崩潰,歇斯底里。他還在公共場合,他要做到一個年輕人出門在外應有的得體:面無表情。

他甚至沒有一個真正的朋友,他打電話給泰勒·德頓。

02

搏擊俱樂部就是在這種契機下成立的。

由一個病態的隨從和一個瘋狂的領導者,扭打在酒吧門口,引來旁觀者。

一次次肌肉的碰撞,拳頭砸在對方顴骨的疼痛,打架的人面目扭曲,把那種疼痛的興奮,報復的快感浮現在臉上。那一刻他不是文明時代的社畜,那一刻他成為了倒退到原始時代捍衛領地的戰士。

這裡打架不分輸贏,即使你頭破血流的求饒,也有屬於你的一份喝彩。

打的人酣暢淋漓,看的人大飽眼福。

這裡是秘密的情緒發洩點,來的人不必偽裝成白天扮演的各個角色。

不管你是,躺在地上望著天空的那個,還是張開手迎接讚揚的那個,那一刻你屬於你自己。

當進攻者拎著對方領子毫不留情的把拳頭砸在對方臉上,那一拳拳彷彿把他日復一日的生活打得稀巴爛。

當受擊者的頭部一次次受到外力的重創,那每一下的疼痛,把原本麻木,毫無意志的靈魂激發。

“只有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諦。”

03

“泰勒·德頓是個什麼樣的人?”

搏擊俱樂部裡出現了各個版本的,關於這個神秘的領導者的流言。

有人說“他出生在精神病院。” “他三年要整容一次。” “他每晚只睡一個小時。”

別人不認識泰勒,未免會誕生這種好笑又荒謬的言論。但是如果你認識泰勒·德頓,你也未必瞭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他是會說髒話的聖雄甘地,他是個痞子流的哲學家,他是個隨心所欲的瘋子,他是個敢想敢做又有遠見的領導者,他是個窺見這個時代的病態憤怒者......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他是一個一流的演說家

“廣告誘導我們去追求豪車華服,幹自己憎恨的工作,掙錢買自己不需要的狗屎。”

他一身輕一無所有,所以他不懼怕拆穿那最龐大的謊言:

“我們是被歷史遺忘的一代,沒有目標也沒有地位。我們沒有世界大戰,沒有大蕭條,我們的大戰是心靈的大戰,我們的大蕭條,是自己的生活。”

他不知道從哪來,也不知道要到哪去。他只是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組建一群人,一群麻木的壓抑的沒有話語權的人。

然後用行動向社會發出他們的意識形態的表達,這樣看的話,泰勒·德頓,是一個恐怖分子的頭領。

“墮落到最底端,然後,看清你自己。”

對於創造者,他是一個極端理想的人物,他有勢不可擋的人格魅力,他因為傑克心底最痛苦的吶喊誕生,他是一個拯救者。

對於群眾而言,他是一個擁有絕對話語權的領導人,他有最能鼓舞人心的說服力,他將你從麻木的生活喚醒。

只是一個那麼充滿幻想,不顧實際,極度自我的執行力至上的夢想家,意味著他必然走向滅亡。

04

其實你可以看出來,這是一部經典的大衛·芬奇執導的電影

對比大衛·芬奇同作品《返老還童》,可以看到許多相似的地方:主角充滿哲理的臺詞、個性濃厚的配角、電影與時代背景的緊密聯絡。

導演大衛·芬奇

《搏擊俱樂部》並不完美,對於懸疑片來說它的邏輯不夠嚴謹,但它又不像它的標籤所代表的那樣,對於驚悚片它又超出了驚悚片的範圍。

我想電影世面上,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詞可以概括這部電影。

這裡面它包含了黑色幽默:

a.患有睪丸癌的大奶鮑勃

b.傑克和泰勒·德頓把富婆花錢抽的脂肪做成肥皂,又賣回到了她們手上

c.被傑克嚇壞的頂頭上司

d.傑克和瑪拉·辛格喜歡觀看比他們更病態的人

e.泰勒把現代人比喻成登上太空的猴子

它提出了關於這個時代的靈魂提問:在資訊沖刷的時代你是否迷失了自我?

對於結局的解讀:泰勒·德頓的計劃實施了,炸燬資本家的信用卡公司。他伴隨著那煙花般絢麗的轟炸的火花,走向滅亡。

傑克難逃牢獄之中,瑪拉·辛格仍然孤身一人,結局在浪漫化的掩飾下,走向悲劇。

到頭來這只是傑克壓抑太久導致的精神變革,這是一場猖狂的妄想,到頭來大夢一場。

從他們的故事看,他們贏得徹底,從大局看,這是一場無力翻盤的革命

End

作為個人來說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它能讓我感受到導演所想傳達的“人很容易活在過去,活在夢裡,因為那是一種真正活著的感覺。”

我是佩可,一個00後女生

喜歡理性思考,想做一個還不錯的影評人

5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從“誰是寶藏歌手”看天才歌者的“復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