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李安導演帶著他的全新科幻動作片《雙子殺手》正式歸來。
有沒有發現,年過六旬的安叔,最近幾部作品越發表現出對技術的追求。
這既包括了故事和角色所涉及到的電腦特效技術,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也包括了電影本身的拍攝裝置和影院放映制式,如《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雙子殺手》就像前兩者的綜合體,除了繼續嘗試120幀+3D+4K的頂級數字制式外,還要用CG技術再造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版威爾·史密斯。
一老一少兩個威爾·史密斯的同框廝殺,便成為了這部科幻動作片的一大看點。
《雙子殺手》源自一個在好萊塢“流浪”多年的劇本,早在1997年就已成型,後輾轉多人之手但屢遭擱置,曾被列為“無法上映的54部電影之一”。
將它歸入無法上映之列,可不是劇本故事差,而是因為這個科幻型別劇本的核心設定——
一個頂級殺手被自己的年輕克隆體所追殺,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很難完美實現。
要想表現出兩個自己相遇、困惑、對抗等等富有情緒性的場面,總不能用土法的切換畫面或者物理化妝方式來呈現吧?
所以,這一等就是二十年。
雖然技術完全成熟只是最近十年的事,但“自己殺死自己”的經典設定卻一直吸引著眾多的導演和編劇們,由此衍化出各種型別(不限於科幻)的故事。
在李安的《雙子殺手》之前,已經有不少類似的電影出現。
先來看一類“遠親”。
這類影片中會出現自己殺死自己的關鍵橋段,但以懸疑燒腦為主打,典型當推以環形敘事聞名的《恐怖遊輪》(2009)。
片中女主角舉槍朝向另一個自己,以及在甲板上看到自己殺死自己的畫面都是令影迷印象深刻的段落。
但《恐怖遊輪》不是科幻,所謂的“另一個自己”是架空想象出來的,裡子還是在談基督教原罪,因此把這一類歸於“遠親”。
與《雙子殺手》更接近的,還是要從同類的科幻片中尋找,這其中又大體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的關鍵詞是平行宇宙。
所謂平行宇宙,就像並行軌道上行駛的車,彼此相安、各自執行,可是一旦有交叉,定會發生不可測的後果。
李連杰在打入好萊塢後曾主演過一部科幻片,名叫《宇宙追緝令》(又名《救世主》),講的就是在平行宇宙中殺死自己的故事。
影片自建了一個世界觀。它首先設定,在平行宇宙中有N個自己,一股恆定的力量連結著各個平行宇宙中的分身,而只要一個消失,分身的力量就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
因此,一個狂徒出現了。他違抗平行宇宙法則,任意穿梭到各個宇宙中殺死另一個自己,不斷將力量轉移到自己身上,直到只留下他一個。
也就是說,他將變成宇宙中唯一的“我”,即“The One”。
李連杰飾演的正是這個狂徒,片中他與最後一個“自己”廝殺,兩個李連杰一邪一正,大打出手。
可惜,受當時特效技術條件所限,在表現李連杰VS李連杰時,兩者真正同框的畫面少之又少;
打鬥場面多是以一正面一背面的粗暴切換方式呈現,替身也很容易認出,觀賞效果大大削弱。
第二類的關鍵詞是時空穿越。
舉一個例子,囧瑟夫和布魯·斯威利斯主演的《環形使者》(2012)。
片中設定了一個可以進行時間旅行的未來,囧瑟夫飾演一個賞金獵人,專門處決從未來傳送到現在的特定目標人物。
然而有一天,他發現被傳送過來的那個人正是未來的自己時,他猶豫片刻並導致對方逃走,由此引起了一連串的意外。
囧瑟夫與威利斯大叔相貌差異大,硬是用CG換臉顯然不合適。
演員採用的方式是藉助面部化妝以及嗓音、表情模仿,年輕的囧瑟夫還真做到了與威利斯的形似與神似。
《環形使者》除了自己殺死自己的設定外,還在結尾完成了一次環形敘事——
老威利斯回到過去想殺死未來的暴君“喚雨師”(彼時尚為兒童),陰差陽錯下竟發現,這個孩子之所以後來成為“喚雨師”,正是自己一手所為。
為了打破迴圈,在旁目睹這一切的年輕的自己,選擇自我結束生命。
這就很像《蝴蝶效應》(2004)結尾,男主角為了修補過去的錯誤,最終選擇回到母親子宮,在生命原點處自己用臍帶勒死自己。
與《環形使者》同屬時空穿越類,但敘事更復雜的一個典型例子是2015年的澳洲電影《前目的地》。
這部電影概括起來的話,是一個自己遇見自己、自己愛上自己、自己生了自己、自己追蹤自己、自己殺了自己的“奇葩”故事。
儘管有男女主角之分——伊桑·霍克飾演的時間特工和莎拉·斯努克飾演的作家,但看到最後必會發現,他們竟然是同一人!
澳洲女演員莎拉·斯努克貢獻了雌雄同體般的演出,她的男裝扮相還無比接近萊昂納多年輕時的氣質,存在感完全不輸伊桑·霍克。
再進一步,你可以把整部電影看成是一部獨角戲,變性、毀容元素的加入讓這部自己與自己相遇的時空穿越電影更加撲朔迷離。
當你get到這一點,可能會深陷在銜尾蛇般周而復始的時間漩渦中,也會對人的命運、存在這些話題有更多的體會。
第三類的關鍵詞是克隆。
即不走架空式的懸疑燒腦,也不玩時間遊戲,直接點明另一個自己是克隆體。
《金剛狼3》(2017)裡出現的那個年輕狂暴的金剛狼X-24便是利用羅根的基因複製的克隆體,一架純粹的殺人機器。
所以,對比來看,《金剛狼3》中一老一少兩個金剛狼的設定其實是最接近《雙子殺手》的。
片中的青壯版羅根是通過特技替身演員+面部動作捕捉完成,當時的技術已經足夠成熟。
所以金剛狼VS金剛狼的殘暴動作場面極盡渲染,再也不用像《宇宙追緝令》那樣用土法拍攝。
以上,便是小萬為大家準備的關於“自己殺死自己”這一經典設定的三類相關電影。
回到《雙子殺手》,這部電影算是李安在《綠巨人》(2003)之後再次試水科幻動作。
在導演特輯裡他自我解釋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和《雙子殺手》,其實是同一個題材。
故事裡的角色都在回望年輕時的自己、探討純真的喪失、反照中年之後的心境。今年已經65歲的李安,已不得不去思考這些問題。
再仔細想想,其實《雙子殺手》也依舊帶有李安一直以來對父子、代際關係的探討。
當然,這些主題不見得多麼新鮮,大家還是盡情地去享受李安導演為我們帶來的全新視覺體驗、看一老一少兩個威爾·史密斯的同框對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