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這部劇裡,海萍、海藻兩姐妹因為自身的愚昧和虛榮,被無數次來出來批判過。
就連小貝、宋太太這種被無端捲入其中的無辜者,也難逃過“冷血”、“不優雅”這樣的批評。但就在這一群人中,總有一個人能做到“全身而退”,即使他的罪狀被一條條細數出來,也會有人在這之後加上一個“但是”來為他辯護,他就是宋思明。
不得不說,張嘉譯真的太適合這種帶著點霸總氣質的大叔形象了,但凡找個長相猥瑣的演員來演宋思明,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
他演出了宋思明身上的那種成熟穩重、深沉睿智,同時他的長相又中和了宋思明身上混跡官場的精明狡詐,以及農村出身的封建愚昧。
可以說宋思明這個人物之所以會招來很多人的好感,大部分情況下要仰仗演員的功勞。但如果去除演員濾鏡,再去看宋思明這個角色,你會發現,他的悲劇命運其實就藏在他自己的身上。
用一句很“玄乎”的話來形容,就是:他的悲劇命運,是早就註定了的。在解析他的命運之前,我們要先了解宋思明是一個怎樣的人。
首先根據電視劇裡明確說明的,他是一個農村出生的鳳凰男,靠老丈人家發跡,進入仕途後憑藉自身努力和老丈人的扶持一路扶搖直上,坐上了高位。
這樣聰明、努力、還非常“狠”的男人是最擅長偽裝的。表面上看他事業有成,家庭美滿,人人都要給他三分薄面。有錢、有權、有支援他事業的妻子。
但只有宋思明自己心裡知道,他的光輝背後自己付出了什麼,又依靠著什麼。他的妻子雖然是“家庭主婦”,但孃家的勢力註定了她不僅不會像其他家庭主婦那樣受到欺壓,反而讓她在婚姻中成為掌握主動權的那一個。
相比之下,宋思明會“愛”上柔弱的郭海藻,似乎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一箇中年男人,在外呼風喚雨,回到家裡卻要看妻子顏色,這對於骨子裡是大男子主義的宋思明來說是不可理喻的。
而海藻的出現,正好填補了他在感情上的控制慾。海藻的存在讓他重新在感情中找回了自己的力量,一種控制別人,讓別人對自己產生依賴的心理,而自己則從這樣的感情中獲得快感。
至於宋思明到底“愛”不愛海藻,我覺得對於宋思明這個地位的男人來說,談“愛情”就真的太幼稚了。
比起愛情,他更擅長的明顯是利益的交換。很多人沉浸於他對海藻的甜言蜜語,海誓山盟。但仔細想想,這對於他來說其實什麼都算不上。拿自己能輕易做到的事情去發誓,又有什麼分量呢?
就連他幫助海藻,都是精於計算的結果。解決海藻上班的問題、借錢解決燃眉之急、解決家中的困難,這一件件對他來說都只是小事一樁,但他換來的卻是海藻對他越來越深的依賴與感情。
而真正意義上對海藻有情感上的轉變,則是在她發現海藻是個處女的時候,封建的思想一覽無餘,但偏偏因為他本人有錢有勢,很多觀眾都選擇了無視他這種以“第一次”來衡量女性價值的惡臭觀念。
至於那些看見宋思明對海藻很好,就覺得他是個好男人的也該醒醒了,宋思明對海藻的好,幾乎都在海藻本身的“利用價值”上:對自己依賴、乖順聽話、懷了兒子。
這樣規劃了條條框框,以利換利的情況下,真的會有真正的愛情嗎?
在與海藻好上後,宋思明同樣也不願意放棄老婆——背後的老丈人家帶給自己的好處。魚和熊掌都想要,最終也什麼都沒得到。
用紅樓夢中形容王熙鳳的一句話來形容宋思明也非常適合:“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為了幫助海藻,即使自己大難臨頭了,也依然拿錢讓海藻跑去美國好好過日子。很多人都感動於他對海藻的付出,卻忘記了,這錢是宋太太出的,用來填補他財務上的空缺。
但宋思明卻反手將它們都給了自己的情婦,完全不顧家裡人的死活,從另一種角度上看,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私呢?
最終,宋思明因為各項罪名而即將被逮捕,海藻暴露,在與宋太太的推搡中流掉了孩子甚至摘除了子宮,最終兩人一個在逃跑途中被警察擊斃,另一個心如死灰遠走美國,落了個一地雞毛的下場。
對於宋思明這樣不安分的男人來說,這樣的結局幾乎是註定的,他有野心。手上不乾淨——當然這沒什麼,他們那個圈子裡的人沒幾個人是乾淨的,但其他人都懂得低調生財。
而宋思明,在工作上手段過於狠辣,在家中又不安分,最終落了個兩邊都失去,甚至丟掉了自己性命的下場,也是非常可悲了。《蝸居》中拿著老婆的錢,在外面養情人的宋思明,不值得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