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好萊塢電影,除了一位位世界矚目的超級明星,再就是諸如派拉蒙、環球、華納這種大的電影製片公司了。他們與好萊塢一起生生不息,為世界影壇貢獻了諸多作品。
提到製片廠制度就不能不提到美國喜劇之父——麥克·塞納特,他不僅開啟了美國“棍棒喜劇”的先河,同時製片廠制度也是他的發明。
壟斷式的大型企業、流水線式的生產方式、明星制和型別電影成為製片廠制度的最顯著特徵。
同時製片人中心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製片廠制度的特點,標誌性事件是電影《貪婪》的拍攝,導演施特羅海姆的拍片週期過長,並且對於拍攝的花費毫無節制,而且成片長達10小時。
這件事情惹怒了當時的製片人薩爾伯格,最終拿去了影片中一條重要的情節線,發行的版本約2個小時左右。這部影片也使得好萊塢的製片人制度確立起來。在好萊塢最出色的導演也免不了帶著鐐銬起舞。
不過後話是,導演施特羅海姆後來也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演員,在比利·懷爾德的《日落大道》和讓·雷諾阿的《大幻滅》中都有出色的表演。
製片廠制度的出現使得 影片的製作開始出現明確的分工,製片人、導演、編劇、燈光、攝影以及服化道等各部門各司其職,即使他們的溝通很少,也不會影響一部影片的成型,因為拍攝的套路幾乎相同。
同時攝影棚的重複利用也使得製片廠制度的效率變得更高。
上世界20年代,垂直整合的美國電影市場上形成了“三大”即派拉蒙-帕布利克斯、米高梅以及第一國民,這“三大”電影公司背後是已經成熟的垂直整合系統,他們擁有大型連鎖影院,包攬了製作、發行、放映這一整套的系統。
“三大”後面緊跟著的是 “五小”,分別是環球、FOCUS、製片人發行公司、電影預售辦公室和華納兄弟,他們中只擁有很少的影院。
這種電影市場的模式一直持續到30年代,然後有聲電影的出現開始改寫市場局面。雷電華公司是這一時期因為有聲電影的出現而迅速崛起的公司,他們創造性的使用了有聲系統富託風,並因此一舉躍居成為前五的電影公司,FOCUS也因為成功的研發了片上錄音技術而迅速成長。
到20世紀30年代,最終形成了以派拉蒙、米高梅、FOCUS、華納兄弟和雷電華構成的“五大”和環球、哥倫比亞以及聯藝組成的“三小”,儘管這一時期仍然存在著一些獨立製片公司,但是這八家電影公司對電影市場進行的壟斷在往後的二十年裡幾乎沒有改變。
以派拉蒙電影公司為例,我們將從這個一直處於好萊塢巨頭位置的電影公司來窺見好萊塢製片廠制度的端倪。
1912年,是好萊塢製片廠體系成立的元年。製片人卡爾·萊姆勒組建了環球電影製作公司隨後取得公司控制權, 環球電影公司 就此成立。
在環球公司成立前的一個月,阿道夫·朱克組建了名優名劇公司,目的是為了充分開發明星制和改編高雅文學。
1914年,霍德森與十一位本土發行人一起組建了專門發行長片的公司派拉蒙,同樣在1914年,傑西·L.拉斯基故事片公司成立。
1916年,阿道夫·朱克接管派拉蒙公司,並且將名優名劇公司與拉斯基故事片公司合併,並將派拉蒙作為其影片的發行公司。這是派拉蒙成為具有垂直整合的大製片廠的關鍵一步。
隨後,派拉蒙擁有了諸如 瑪麗·碧克馥、道格拉斯·範朋克 這種世界矚目的明星,同時還有如格里菲斯、麥克·塞納特和西席·地密爾 這種優秀的導演。
隨後派拉蒙在星光璀璨的陣容下每年要發行100部左右的影片,採用包檔發行的方式,即影院必須放映過這些影片才能得到新的影片。隨後,遭到一些發行商的抵制。阿道夫·朱克的對策是開始為派拉蒙公司買入影院,從而使這個公司開始擁有自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的垂直整合系統。
從20年代開始,電影工業的擴張就開始依靠擁有更多的影院,來確保他們製作的電影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映。這與當下國內的一些大電影公司諸如萬達的體系是大致相同的。
與同時期法國百代公司正逐漸退出垂直整合系統不同,好萊塢製片廠的垂直整合系統正逐漸強大,位列前茅的大製片廠如洛氏米高梅公司都與派拉蒙公司一樣正試圖進入壟斷行列,並且他們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使得好萊塢在全球電影市場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到了30年代,阿道夫·朱克把公司所擁有的1200多家影院改名為帕布里克斯院線,公司名稱變為派拉蒙-帕布利克斯 。
進入30年代,美國經濟開始經歷前所未有的大蕭條時期,但有聲電影也就在此時開始漸漸興起。大蕭條時期美國人民開始沉迷於電影業來逃避困頓的社會現實,伍迪艾倫拍攝的《開羅紫玫瑰》就以大蕭條時期為背景來講述了一個女服務員的白日一夢。
無論是社會經濟還是電影形式,任何一種改變對於電影市場都存在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就如同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開始隕落也不過是瞬息之間。
大蕭條一降臨,福斯手裡可支配的錢開始緊縮,儘管電影業迎接了大批觀眾,但是派拉蒙盈利開始銳減,並且因為之前院線的擴張簽下了鉅額抵押款, 1933年派拉蒙宣佈倒閉然後開始重組。
30年代早期,約瑟夫·馮·斯登堡、恩斯特·劉別謙成為派拉蒙的重要導演,瑪琳黛德麗、馬克斯兄弟和莫里斯·舍瓦利耶 則成為派拉蒙佔領電影市場的重要明星。
1936年,巴尼·巴拉班 成為派拉蒙的Quattroporte,並且開始將派拉蒙的電影製作方向變得更加主流,並且使公司開始重新盈利,一直到1964年他都是派拉蒙公司的掌舵者。
並且鮑勃·霍普、平·克羅斯比和艾倫·拉德這些成為公司頂樑柱的影星再次讓派拉蒙賺的盆滿缽滿。
然而這種大公司的垂直整合體系從20年代開始就受到政府的關注,但是由於大蕭條等其他原因政府一直未能對其採取措施。
而1938年,“派拉蒙訴訟案” 開始了,政府指控“五大”和“三小”這八個公司涉嫌壟斷電影行業,違反了反壟斷法。經過10年間一系列的調查、取證,1948年最後的判決結果是這八家公司都有壟斷的行為,他們被迫賣掉了自己的院線。
而另一個方面,1947年美國政府對電影業進行的反共清查則對電影業也造成重創。從30年代後期就開始的反共調查,對好萊塢電影工作者的電影工作熱情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他們開始被禁止拍片,甚至受到監禁。
許多電影人被迫互相告密以及指認,卓別林也因為這一事件而被列入黑名單。整個電影業人心惶惶,許多人直到幾十年後對此還是難以釋懷。
再加上由於二戰後美國經濟空前繁榮,各種娛樂業的興起,尤其是戰後電視業的迅速崛起,使得電影不再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 電影業開始衰微,同時美國電影製片廠制度的黃金時代也就此過去。
好萊塢的製片廠制度是美國繁榮電影業的基礎,可以說這個制度幾乎陪伴著美國電影的成長衰落與復興。儘管同時期許多獨立製片的小公司也不乏佳作,但是製片廠制度為美國電影成為全球市場的霸主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這終將是觀眾選擇的時代,我們最終還是願意看到我們想看的影片,而不是他們想讓我們觀看的影片。
大公司的壟斷時代結束對於觀眾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