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映了一部讓人原地炸開的電影,網路付費平臺上線三天,票房僅僅十四萬。
覺得這個票房不算太低嗎?如果小編告訴你這部電影由六小齡童、馬德華、劉大剛與汪粵這四位主演你還覺得票房不錯嗎?
不斷的賣情懷,“壟斷”《西遊記》讓六老師的口碑日益下降,網友調侃他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秉承著對事不對人的想法,小編還是看了這部《財迷》。
這一看不要緊,真是讓小編原地開花。
開頭就是一段“童年回憶”強行彩蛋,伴隨著六老師耍了幾分鐘的“金箍棒”之後,影片直接接了一段《西遊記》的舞臺戲。小編看了,不是京劇更不是戲曲,就是穿著86版《西遊記》的服裝,所以不要噴我。
原本以為是一部有《西遊記》元素的電影時,我發現我錯了,劇情與《西遊記》簡直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這就是一段強行彩蛋!
故事大致是這樣的,郝鯤鵬是個菜攤老闆,有一個女兒去了外地。
他在朱首富的指導下買的股票在某一天突然升值成了兩千萬。
緊接著,有經紀公司包裝他是“民間股神”,正當得意之時卻“大夢一場空”,最後與沙大海、朱首富、唐善曾一起成立愛心基金的故事。
沒錯,這樣看上去還是很正能量吧?一個富翁最後發現錢乃身外之物,親情友情才是最重要的。但是,這電影是真的沒法看。
簡直就是東拼西湊、胡攪八扯、尷尬神片!這不是小編在胡說,真的市面上已經很少見到這樣的電影了,甚至還不如評分2點多的中中國產恐怖電影。
首先,我認為既然要拍《財迷》,那肯定要以故事主線為主,開頭不寫主線直接強行彩蛋是怎麼回事?強行賣情懷嗎?
哪怕把這一段放到影片末尾效果也肯定比這樣好,我想正常人的邏輯肯定是先寫郝鯤鵬吧。
緊接著進入主線我發現這電影很跳躍,它的跳躍不像是蒙太奇,主線故事一直沒有斷過,但就是讓人覺得很跳躍。
更直白點說就是“碎”,再直白點就是讓人感覺像是幾個故事縫縫補補拼到一起,卻還沒有縫完整。
第二個就是邏輯太不正常了,電影中有幾個小細節說給大家聽一聽。
為了凸顯主角的吝嗇,有一段郝鯤鵬去菜市場買一個番茄,還順走人家一根蔥的場景,但是故事裡設定郝鯤鵬就是賣菜的啊?自己買菜還要去別家買嗎?
還有郝鯤鵬在有了兩千萬之後,朱首富來要錢,這其實本就與朱首富關係不大,但是人家來要郝鯤鵬就給,這人設是不是立不住?
最後在郝鯤鵬女兒90天后回來這一段,為什麼寫著寫著女兒這個人物莫名沒有了?
這部電影在分類上還打上了喜劇的標籤,我不清楚各位對喜劇到底有什麼樣的定義,但我認為真正的喜劇一定不是這樣的。
不僅全程沒有笑點無比的尷尬,而且這部電影讓我看到的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
有一個詞叫“沐猴而冠”,我覺得這個詞形容這部電影實在是太貼切了。
一位靠著一個角色演了一輩子的人,你能說他不悲哀嗎?
其實,一輩子成就一個經典的演員也有,出演濟公的遊本昌老師的確成就了一個影響,但他令人尊敬之處就在於沒有過度地消費自己。
今天之所以看這部電影,很多人都是因為西遊記吧,哪怕只是演員的名字。
更何況現在我更發現,沒有了對老藝術家的濾鏡,原來六老師的演技並不是我想的那麼優秀,一些地方顯得尷尬而生澀。
也許有人會罵我,不尊重老藝術家,但是我覺得他們和年輕演員一樣有長有短,有優秀與普通。
-
1 #
-
2 #
整天消費西遊記,吐了
-
3 #
是《西遊記》中的孫悟空角色成就了六小齡童,而不是六小齡童演活了孫悟空
-
4 #
他會變成這樣完全就是嫉妒了,嫉妒周星馳的大話西遊比他知名度強,以前不見他這樣
-
5 #
六小齡童:導演,這個財迷的心態我改怎麼拿捏才準? 導演:您收斂點就行了!
-
6 #
一個角色要蹭一輩子的熱度
-
7 #
西遊記是個經典,但不要什麼電影都離不開這個呀!
-
8 #
不,我只喜歡那個孫悟空,但不喜歡他!
-
9 #
馬德華還演過什麼?
-
10 #
我認為中國所謂藝術!!就是錢
-
11 #
就憑他用孫猴子的形象給肯德基做廣告就不喜歡他了
-
12 #
孫猴子離開西遊記啥也不是
-
13 #
黔驢而技窮,最後的撲騰.…
-
14 #
電影次要這不會是洗錢的節奏
-
15 #
都十四萬了嗎?看來國際巨星含金量還是挺高的!
-
16 #
國際巨星小六子嘛
-
17 #
為什麼他從頭到腳,從裡到外都那麼愛穿紅的?
開頭直接開花,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