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文丨劉成玉

編輯丨張風屹

僵硬的劇情、尷尬的歌舞、刻板的人物……與片方宣傳的“又燃又野”不同,《燃野少年的天空》一上映就被滾滾而來的“尷尬”吐槽淹沒,豆瓣上幾乎是一邊倒的一星兩星差評。

(豆瓣短評截圖)

上映前,《燃野少年的天空》被宣稱為“一部超快樂的青春歌舞片”,音樂總監張亞東、舞蹈總監日本著名編舞師akane,讓微博上眾多網友直呼“夢幻聯動”。

然而,上映5天,票房1.13億,預計總票房2.22億,與觀眾期待相去甚遠的是,這部“青春歌舞片”不僅是歌舞片的失敗,還是青春片的失敗。

失敗的歌舞片

國內的歌舞片向來被視作“票房毒藥”,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歌舞與劇情割裂,《燃野少年的天空》也不例外。

相比於歌舞片,“燃野”更像是一個mv大合集,歌舞與情節之間結合不夠,導致劇情過渡僵硬。影片宣傳的“燃”和“野”,也因為“一言不合就尬舞”變了味,留下的更多是尷尬。

除了天台上的雙人舞,其它的歌舞部分與劇情呈現割裂狀態。

比如男主老狗想要說服女主小黃繼續參加“舞蹈奇蹟大賽”,在雨幕中跳的“風中雜草舞”,歌舞與“說服”的本意並無關係,因此歌舞結束,小黃態度上的轉變就顯得沒有說服力;陽光中學門口,原本互相瞧不起的女校舞蹈隊與“風中雜草隊”,莫名其妙就在雨中舞到了一起,完成了一次“和解”;摩天輪上,男女主的合唱沒有任何鋪墊,歌詞本身無法對劇情產生任何推動作用,突兀的“尬唱”讓觀眾一頭霧水。

另外,刻板的人設、單薄的人物關係也是“燃野”的突出問題。

影片中,女主小黃因為家裡賣鹹魚就被同班同學孤立,男主老狗與室友只在宿舍碰過一次面,就能換來室友共同罰站的情誼……

刻板的矛盾、沒有鋪墊的和解過程,《燃野少年的天空》裡描述的青春,與觀眾所期待的鮮活熱烈的青春相去甚遠。

國內歌舞片的困境與出路

從《歌女紅牡丹》到《如果·愛》再到《天台愛情》,國內歌舞片儘管時有突破,但爆款難出。相比於好萊塢、印度成熟的歌舞片製作模式,國內歌舞片可以說尚在起步。

國內歌舞片最大的問題在於歌舞與敘事的割裂,無論是早期歌舞片中的戲劇演員,還是現代歌舞片中的歌唱明星,國內歌舞片中的歌舞部分多數作為主角技能的延伸而存在,因此歌舞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是充實影視畫面,而非輔助、補充劇情發展。

《歌女紅牡丹》《夜半歌聲》等早期歌舞片表演痕跡嚴重,歌舞不參與敘事、不表達情感,只作為表演元素出現。

1961年,邵氏兄弟試水歌舞片市場,彩色歌舞片一時風靡。《花團錦簇》《千嬌百媚》等影片著力於模仿好萊塢歌舞片歌衫儷影、美輪美奐的宏大場面,在視覺效果上奪人眼球。其中《千嬌百媚》全片耗資百萬,動用了上千位舞蹈演員,呈現了日本櫻花舞、南美熱浪舞、泰國酬神舞、西班牙鬥牛舞、法國肯肯舞等多個國家舞蹈特色。

儘管畫面表現令人眼前一亮,但《千嬌百媚》也難逃劇情俗套之窠臼。拖沓的劇情、俗套的人物設定、不斷鋪陳但與主題並未有太多聯絡的歌舞,使得《千嬌百媚》顯得華而不實。

進入21世紀,現代歌舞片開啟新的探索之路。2005年,陳可辛懷揣著“中國50年來第一部真正的音樂劇電影”、“3年來最盛大的中國歌舞片”理想,拍攝了《如果·愛》。影片斬獲3002.8萬票房,豆瓣7.7分,這是歌舞片市場上不可多得的佳績。

但《如果·愛》中,歌舞部分仍舊未參與敘事,只是作為視覺元素存在。

2013年,周杰倫自編自導自演的《天台愛情》創造了國產歌舞片票房最高紀錄。

《天台愛情》巧妙地將愛情、歌舞、武打、賽車等多重流行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獨特的歌舞片樣式,是國內歌舞片的重大創新。

然而,《天台愛情》的票房成就並不代表其作為歌舞片的成就,《天台愛情》的火熱,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周杰倫自身的輻射效應,而非歌舞片的高質量。

縱觀國內外拍的好的歌舞片,不難發現敘事與歌舞配合融洽才是歌舞片拍好的關鍵。

歌舞片中,歌曲和舞蹈的作用並不僅限於豐富觀眾的視聽體驗,成為華而不實的點綴,它們的存在同樣暗示著人物的內心變化、情緒浮動。

豆瓣8.9分的《芝加哥》中,歌詞和舞蹈成為交代角色背景、外化人物內心活動的踏板。如庫克郡立監獄裡上演的“牢籠探戈”,六位女犯用歌詞和舞蹈訴說自己的罪行,而罪行背後被男人背叛的憤怒、哀怨、反抗亦透過富有力量的舞蹈、極具表現力的神態表現出來,當表演收尾,這一場六人獨白也將落幕;“律師操縱記者的傀儡舞”中,傀儡舞既是劇情的一部分,又隱喻在律師的言語遊戲中,記者們被其所謂正義的“證言”操縱,將殺死情夫的罪犯炒作成父母雙亡、失手殺死前男友的富家女。律師與傀儡記者在歌舞中一唱一和,歌舞與劇情交叉甚至重合,帶給觀眾劇集感染力的影響表達,極大增強了歌舞片的戲劇張力。

而國內之所以精品難出,正是因為觀眾很難看到敘事和歌舞的結合。無論是備受推崇的《如果·愛》,還是砸錢一個億的《華麗上班族》,其歌舞在影片中並不承擔敘事功能,歌舞的出現與劇情起伏並無太大關聯,甚至即使刪除歌舞部分,影片劇情依然完整。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觀眾在看完國內歌舞片後,都在疑惑“為什麼演著演著突然就尬起舞了?”

另外,“歌舞片”也更應該注重立足於民族特色的本土化表達。無論是好萊塢、印度還是巴西的歌舞片,都擅長將民族特色融入到影片中,無論是歌舞的表現形式,還是劇情核心,都立足於本民族的特色。

改編自《歌劇魅影》的《夜半歌聲》之所以能夠讓中國觀眾買單,在豆瓣拿到7.9的評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它沒有完全照搬原版劇情,而是結合當時封建社會背景與本土特色,融入京劇元素,將“羅密歐朱麗葉”式的愛情悲劇改編成這部具有中國古典特色的悽美、夢幻、哀傷、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避免歌舞片水土不服的尷尬境地。

張一白口碑參差的青春片

細數張一白拍過的青春片,似乎並不少。

最近的一部,是口碑流量雙豐收的《風犬少年的天空》,也是張一白所有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影片中六個性格各異的少年在各種瑣事中一起成長,劇中細膩的情節戳中了不少80後90後的笑點和淚點,收穫了不少好評。

但除此之外,其它作品的豆瓣評分基本在4-6分之間。儘管不少影片收穫了不錯的票房,但在口碑上卻鮮少獲得認同。

張一白電影裡的青春,通常太過矯情,脫離現實,因此觀眾很難與影片中的人物共情。

《匆匆那年》裡,出軌、墮胎等過於戲劇化的情節與觀眾們的青春相去甚遠,導演為了製造衝突強行“傷痛”,觀眾顯然並不買賬。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每個人的人設都是憤懣鬱結、矯揉造作,“小混混挑釁警察”等經不起推敲的劇情屢次上演,原著中的經典臺詞被簡單粗暴地放上銀幕,豆瓣評分僅5.3分。

《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裡》更是一個“貧窮灰姑娘愛上富二代”的瑪麗蘇愛情故事,空洞的劇情、混亂的場景、枯燥的內容,加上演員一言難盡的演技,“致青春”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偏離青春的核心,光靠想象製造衝突,張一白參與拍攝的青春片很難擺脫狗血的套路。反之,拋棄這些套路,如《風犬少年的天空》般更加細膩地捕捉少年人們或心動或心痛的細節,反而更容易出彩。

縱觀當下的青春片市場,劇情懸浮、人物單薄、套路狗血依然是青春片的通病,《燃野少年的天空》也不過是這類影片的一個縮影。“燃野”不僅僅是歌舞片的失敗,很大程度上,還是青春片的失敗。

11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機智的醫生生活2》迎來春天,再次聚在一起的5人幫新劇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