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2000年的電影《一見鍾情》是由劉偉強導演、黎明與張曼玉主演的浪漫愛情片,人物的設定、愛情故事的編排方式,都讓人聯想到在此幾年前黎明與張曼玉聯合主演、陳可辛執導的《甜蜜蜜》。

電影《甜蜜蜜》當時在香港電影金像獎斬獲9項大獎,還使得張曼玉成為第一位三獲最佳女主角的女演員(迄今為止,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紀錄仍由五獲影后的張曼玉保持)。

在2015年《甜蜜蜜》復映後,更是吸引了很多年輕觀眾的注意,而同為兩人主演的愛情片《一見鍾情》似乎就逐漸被人淡忘。

作為張曼玉的影迷,除卻《阮玲玉》、《花樣年華》等談到香港電影歷史無法繞過的重量級經典外,很多容易被忽視的冷門作品,也能帶來很多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客觀而言,影片沒能複製《甜蜜蜜》的成功,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電影的創作方式與劇本模式,是典型的商業電影——符合時代環境和觀眾喜好,與此同時避免過分嚴苛的現實問題以及嚴肅話題。

影片的英文名“Sausalito”(舊金山的一個美麗沿海小鎮)所構築的夢幻空間,是當時中產、白領等都市女性(也是此類港產喜劇愛情片的主要受眾人群)所喜愛的。

張曼玉飾演的Ellen是一個被丈夫拋棄的單身母親,以的士司機的職業謀生,雖然個人情感生活單調,卻有一幫心無城府、樂於助人的朋友。

兩人的相識相知,也是典型的西式愛情觀,一切任憑心性、輕鬆率性,因此,很快地他們有了接觸交流。但如何維持住這份由“一見鍾情”的眼緣帶來的激情,從而長久相處呢?經歷過磨合、誤會,最終走向完美的結局。

影片的人物設定,不似《甜蜜蜜》那般,張曼玉的李翹與黎明的黎小軍,有著非常詳細的身份背景以及現實的目標作為人物的內在邏輯依據。

《一見鍾情》中的男女主人公,既沒有完全的底層與草根化,也沒有過分的中產與精英化,他們比完全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的人多一點情趣,比完全的實用主義者多一份理想與浪漫。

因此,演員在表演上不需要為了角色而過分收斂約束“自我”,率性而發的同時更顯現出演員本色的魅力,黎明的冷峻與張曼玉的靈巧,相得益彰。

影片的優點也有很多。例如,室內佈景與造型設計上,十分符合現代都市人的審美習慣;英語、普通話、廣東話、閩南話構成的海外華人豐富的語言世界。

最讓我欣喜之處,自然還是在於影片將傳統人情與現代觀念交融的自然無痕。早期的海外華人,依靠宗族、鄉鄰、地緣等天然紐帶獲取生存空間,這也反映在男女主人公的生活圈子。

與此同時,他們並非是活在過去的不知變通之人,以性少數群體(LGBTQ)為主的主角“親友團”、“閨蜜團”(吳耀漢飾演的角色自稱為黎明的“媽媽”),與好萊塢主流喜劇電影例如《諾丁山》、《BJ單身日記》等有著十足的相似性。

不僅僅是對好萊塢電影的機械模仿,也更體現當代電影人的現代觀念。

很多電影本身的創作初衷也並非為了拿大獎、名垂影視,簡簡單單、輕輕鬆鬆、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似乎就足夠了。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三件事把周杰逼得退出娛樂圈成億萬富翁,他的報復方式“真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