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古天樂、吳樾主演的《殺破狼·貪狼》令人印象深刻,古天樂還憑藉這部作品奪取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時隔四年,比《貪狼》打得更火爆、更剛猛的《憤怒的黃牛》在愛奇藝上線,這一次擔任男主角的吳樾完整發揮他武術功底,貢獻了讓觀眾耳目一新、高潮迭起的打戲,再現動作片榮光。
動作是《憤怒的黃牛》最顯著的標籤,因此對動作戲觀眾都懷有很高期待。看之前我想到電影會打的挺猛,但沒想到這麼猛。
前後共有五場動作戲,貫穿整部電影,不但帶給觀眾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快感,五場動作戲還都有獨到設計,從第一場小試身手,到最後一場痛快復仇,無論是動作精彩、緊張程度還是情緒的積累和釋放,都完成了逐步升級,不僅不會讓觀眾在接連的打戲中審美疲勞,反而會覺得越來越過癮。
第一場打戲是吳樾飾演的巴圖找欠他錢的地頭蛇討賬,這是吳樾第一次在電影裡“大顯身手”,空間不大的辦公室裡,動作設計短兵相接,吳樾每一次出手都是快準狠,帶有明顯的“吳氏風格”。
這裡插句題外話,動作片不僅要打得好,還要打得合適,動作設計要符合人物性格、人物動機以及和環境相匹配,當年甄子丹《龍虎門》被媒體給出“打戲100分,文戲0分”的評價,主要原因就在於動作和劇情的脫節。
這個問題在《憤怒的黃牛》裡找不到了。分析巴圖這個人物,他不是一個好勇鬥狠的人,他找到地頭蛇只是想盡量在不傷和氣的情況下討回屬於自己的錢,而且為了要救女兒,這筆錢一定要拿回來。所以不得不出手時,他也是迅速結束戰鬥,點到為止。因此,動作設計上打頭、打腹部、過肩摔等設計,都是直接擊中人的要害和弱點,力求一招獲勝,同時又不會造成特別大的傷害。
第二場打戲發生在賭場,偌大的空地給了吳樾發揮空間,同樣是孤身上陣,對抗多人,頗有《葉問》裡“一個打十個”的快感,到了這裡,距離被綁架的女兒更近了一些,明顯能感覺到吳樾打得更拼命,而且空間大了之後,動作和移動的幅度也更大,相對於上一場打戲,完成了精彩程度和難度的升級。
第三場打戲是對陣比自己強壯很多的胖子。早年的港產武俠、動作片,都喜歡在後半段的重頭戲部分,讓兩個勢均力敵的人用很長時間套招,打來打去難分勝負,看到最後觀眾都疲憊了。而成龍在《我是誰》裡用過和比他高很多、壯很多的老外對打,李連杰的《精武英雄》裡則對決周比利飾演的“機器人”,身形和實力相差懸殊打得更精彩也更刺激。
吳樾對陣身形巨大的胖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從前面的被動挨打,到後面找準對方弱點、將對手抬起來捅破天花板的設計太精彩了!
而讓我最感慨的是第四場打戲,吳樾對抗腿功高手。到了這一段,“過關斬將”的吳樾已經離自己女兒越來越近了,如果說前面的打戲還講究技巧,那到了這一場則變成了完全硬碰硬的生死較量,更猛、更燃。
你的腿硬,我比你更硬;你的腿踢的快,我比你更快,不知道這位和吳樾對打的演員叫什麼名字,但確實看到了勢均力敵、以命相抵的快感。
那感慨什麼呢?是這位腿功很好的演員,讓我想到了當年《醉拳2》裡和成龍對打的盧惠光,以及在《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裡飾演九宮真人的熊欣欣,重看兩部電影,會發現他們兩個人的腿功都非常出彩。
時至今日,我們常說港產動作片後繼無人,58歲的甄子丹還在《怒火·重案》裡拼命,而李連杰和成龍已經很難再拍出給力的動作片了,盧惠光、熊欣欣這一批動作演員也在老去,想看到精彩、過癮的動作片越來越難,而《憤怒的黃牛》則讓我看到一絲曙光,吳樾四十多歲,在動作演員陣容中算年富力強,並且這部電影用的都是內地班底和內地演員,能貢獻如此精彩的動作戲,也說明精彩的動作片,不只侷限於港產電影。
說完動作戲,《憤怒的黃牛》在劇情和演員表現方面也可圈可點。受片長限制,電影沒有過多時間打磨人物、鋪陳劇情的起承轉合,但這兩部分也並未成為電影的短板。人物塑造完全靠劇情推進,退役搏擊冠軍給出巴圖好身手的解釋,復仇的火焰在不斷被壓迫、被欺辱中爆發,反派的壞也被刻畫的很極致,於是最後一場暴打反派BOSS變得極為過癮,達到了整部電影的情緒高潮。
而劇情方面,作為一部動作型別片,成功支撐並串聯起數場打戲,打的有因有果,純粹的復仇的主線,只能用過癮二字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