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映,上映3天票房僅14萬,即使是截止到現在也不過是20萬出頭。
不但票房低迷,口碑也是一塌糊塗,豆瓣等網站眾多網友都給它打了個一星低分,導致現在分數都出不來。
沒票房,沒口碑,這成績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那就是撲街。
事實上,僅論電影本身的品質的確是慘不忍睹,觀眾們不賣帳也是可以想得到的事情。
但有意思的是,這部電影其實一開始就奔著所謂的“情懷”去的。
畢竟,很多人都是看老版《西遊記》長大的。
即使將時間線稍微拉前一點,2015年的好萊塢,《侏羅紀世界》帶著22年的情懷席捲全球,斬獲了16.7億美元(相當於116億以上的人民幣)
或許是因為這些插曲讓一些投資商見識到“情懷”的威力,因此,就在當年的11月,《財迷》這部電影就已經開機了,而且定位相當明確---就是要賣老版《西遊》的情懷。
然而實際上大家都知道,《財迷》跟《西遊記》是八竿子打不著的,兩者完全毫無關係,這樣一來情懷根本無從賣起。
因此,製作方千方百計地要將這部電影跟曾經的經典著作捆綁在一起。
於是,我們看到了主演除了六小齡童以外,還有當年飾演豬八戒的馬德華,飾演唐僧的汪粵,還有飾演沙僧的劉大剛(86版飾演沙僧的閆懷禮老師早在2009年就去世了,劉大剛是《西遊記續集》的沙僧)
我們還看到了馬德華在電影裡的角色姓朱,汪粵的角色姓唐,劉大剛的角色姓沙。
然後,電影裡四師徒飾演的角色全都是西遊迷。
甚至,導演還特地將彩蛋放在片頭(這操作真是聞所未聞),並且在銀幕中央打上大大的四個字:
致敬童年。
然後,還讓六小齡童特地在一群孩子面前耍一套猴戲。
種種操作總結起來就是,導演生怕觀眾不知道這部電影就是賣情懷的,於是迫不及待要在開頭就說清楚講明白。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彷彿是在提前給觀眾打預防針:為了情懷,不管電影再怎麼樣也請看下去,也請支援。
然而看完電影后,估計大多數童鞋只會丟出一句話:
實在支援不下去了。
《財迷》這部電影,不管是故事、劇本、還是剪輯、運鏡等,幾乎沒有一個能看的,想給它找個能誇誇的地方難度還真不是一般的大。
事實上,都到了這個年頭了,即便六小齡童之前沒有什麼開花事件,這種打著“情懷”兩字強行喂觀眾吃隔夜飯的操作,也不可能會有人賣帳的。
畢竟,中國的電影市場現在是世界第二,觀眾們的觀審水平也一直在提升,圈錢圈得這麼明顯,真以為會有人上當嗎?
不想著把電影拍好,把精力放在怎麼強行碰瓷《西遊記》,甚至是本來就沒打算好好打磨影片,只是想著套個情懷來騙錢了事,現在拿到這種成績可真是大快人心。
當然,六小齡童為什麼要接這部戲,咱們不敢說,也不敢問,但從結果來說是得不償失的,不但平白消費了《西遊記》粉絲們的情懷以外,也是給未來的《真假美猴王》敲響一個訊號:
不要以為帶著所謂的“情懷”兩字就能躺著騙錢,想要“開花”,那就先拍部優秀的作品出來。
作品為主,情懷為輔,倘若本末倒置,那結果註定就跟這部《財迷》一樣。
-
1 #
-
2 #
六小齡童一輩子就靠著孫悟空吃飯了,既可悲又可嘆!
-
3 #
六小齡童還是覺悟晚了,早點“財迷”現在大賣特賣的就是情懷了。幾個“小目標”早實現的話,現在可以是“臉盲”了,感覺最沒用的就是“錢”了。
-
4 #
現在已經美了 至於他的西遊記電視劇 看的時候儘量不想起現實裡的哥四個吧
-
5 #
中美合拍啥時候開機?
-
6 #
啥開花事件?說來聽聽
-
7 #
六小齡童情商有點低,而且他還固執地以為大家都看過自己演的孫悟空,名氣很大,電影肯定會受歡迎,其實…您只適合86年的孫悟空,僅此而已,傳奇只適合停留在當代
當年看西遊記的電影特效是那個年代裡一流的,放到現在人的觀影水平也就是一毛錢特效,時代不同了,什麼都在前進,故事本身是經典永恆不變,是觀眾的觀影水平沒有停止過進步,六老師今天看西遊記的特效也會覺得和現代電影特效沒法比,只是他不說,也不承認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