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9月15日晚間,電視劇《在希望的田野上》騰訊影片多集上線,開啟首播模式。該劇由曹駿、安悅溪等青年演員主演,劇情主線是鄉村振興內容。但是,這部電視劇的開局,和以往的扶貧劇、鄉村振興劇大不相同。可以說,該劇的開局尺度非常之大,是以往的作品當中所少見的。

因此,這也是一部不太容易做劇評討論的電視劇作品。在該劇的開區域性分,男主角作為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在自己的鄉村報道當中提到了自己家鄉停工六年之久的小學校舍問題,釋出在媒體平臺上,繼而引發了後續一系列的劇情內容。這些內容,可能對部分觀眾是有很強的代入感的。關於這個開局,我想加一個有關於我個人的經歷內容。

一晃應該是有快二十年了。當時我在某省會城市上大學。也是男主角那樣的狀態,試圖透過考學改變命運的。鄉下老家的路非常難走,都是土路,下雨之後,十分泥濘。因此,我寫過一篇文章,感慨了一下泥濘的老家土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和《在希望的田野上》播出的內容,就十分相似了。

所以,我對《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部電視劇的開局劇情,非常共情,認為它是很真實的。在我印象當中,農村劇型別當中,很少有像這部劇那麼大尺度的敘事。在農村劇創作當中,我們恨不能、不願意創作一些“反派”角色,即使有反派角色,也往往是村子裡邊的懶漢、痞子等等。這一次,承擔“反派角色”任務的,要遠遠超過了以往的所有農村劇作品。

在這部電視劇的開局劇情當中,我比較感慨的,還不僅僅是前邊的大尺度,更包括上海高校的學生們,幫著男主老家的校舍捐款,並且建築系的同學們,整理出了校舍維護方案圖紙。顯然,對於新時代的大學生們而言,大家不僅僅是提出問題的,更是幫助一起,齊心協力解決問題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部電視劇當中,男主角有意無意地提到了“知行合一”這幾個字。這是該劇非常重要的一個情感主旨,或者說是劇作的哲學依託點。什麼叫“知行合一”呢?這是宋明理學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我不僅知道這些道理,而且要遵守、實踐這些道理。從空談到實踐,尤其是明代理學的重要特徵。或者說是,中國儒家思想發展之後的最重要特徵。

這部電視劇作品當中,表面上講的便是男主角建設家鄉的故事,而實質上,講的則是中國傳統士人精神當中的“知行合一”。這是中華民族實現復興的最重要精神力量之一。《在希望的田野上》目前的開局劇情,已經為觀眾們呈現了一個非常複雜,但又異常單純堅定的青年大學生形象。這樣的角色,正是時代繼續進步的有生力量。

在男主角身上,我們首先能夠看到,為何而離開家鄉。太窮了,睜眼能夠看到的就是大山,為了爭一口水喝都得打架等等。這或許就是大量的有志青年們離開家鄉的最重要原因了。大家之所以要到城裡去,就是要改變命運,尤其是要改變經濟上窮苦的命運。大城市寄託了太多的中國夢。很多青年,甚至於我們這些中年,不敢回到家鄉,就是因為我們窮怕了。

然而,大家身上,又有一種對於家鄉的最為樸素的愛。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精神信仰。很多青年身上,都有著建設家鄉的衝動力。甚至於在很多文學家的筆下,也永遠是自家的家鄉。大家努力走出去,走向大城市,但大家的根脈,依舊留在故土。該劇當中,男主角在第二集的時候,拒絕回到家鄉,把手裡邊的籃球遠遠地丟擲去。但殊不知,最遠的丟擲,更是最近的無法割捨。

所以我說,這部電視劇的開局,在男主角的人設打造上,是堅定而純樸的,也有著普遍人生的複雜性。當我們要求人生去踐行“知行合一”的時候,這種建設家鄉的精神需求,就更為明確了。而這種建設家鄉的訴求感越強烈,劇情開局的大尺度就越顯得無傷大雅。電視劇創作,就應該不要怕這樣的大尺度內容。甚至於可以說,這樣的內容,反倒是可以形成非常充沛的正向力量。

5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最美情侶”下鄉支教成最火CP,《在希望的田野上》真實又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