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張學友現身9月12日晚的港姐總決賽,這非常文藝復興。

歌神聯同管弦樂團演唱多首金曲《春風秋雨》《李香蘭》《愛是永恆》。尤其是纏綿悱惻的《李香蘭》,讓人夢迴香港90年代。不過學友雖然寶刀不老,但舞臺上的佳麗們顯然沒了當年前輩的神韻。

20年前的2001年港姐決賽,同樣是張學友登臺表演,冠軍還是楊思琦。再往前,整個90年代張學友為港姐競選擔任嘉賓多達7次。那會兒不說冠軍,就算是三甲也很有知名度。1990的冠軍袁詠儀,1994年的季軍李綺紅,1997年的季軍佘詩曼,哪一個不是港劇裡的歲月女神。

不過,當年的女神們(1989冠軍陳法蓉,1991季軍蔡少芬)如今寧願在《請吃飯的姐姐》裡尬聊,也不願意回巢看看後輩佳麗,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香港媒體曾流傳:“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鐘樓,不是太平山的老襯亭,不是海洋公園,不是大富豪夜總會,而是香港小姐。”

可惜,老襯亭的初代建築早已被拆除,如今都進化第四代凌霄閣了,這種“港姐代表香港”的文化CP也應該解綁了。從2020年的冠軍謝嘉怡到2021年的冠軍宋宛穎,混血美女的兩連莊讓本土港女的自信大為受挫。

謝嘉怡被稱“混血李嘉欣”,宋宛穎被贊“神似李嘉欣”,但都是媒體的吸睛之詞。真要以顏值論,照硬糖君私心還是“不如李嘉欣”。1988年李嘉欣奪冠的時候,僅靠一張素臉就震撼全場,一度被喊成“最美麗的香港小姐”。

香港小姐的美麗陷落,也是不可逆轉的時代趨勢。大陸地廣人多尚且選秀撈不到幾茬好苗子,港島又何如繼續一枝獨秀?鳳凰棲梧,每個時代都有美麗傳說,只不過傳說的發生地不會只在獅子山下。

混血濃顏,殺出個黎明

港媒的造詞水平不可小覷,早年總說李嘉欣和關之琳等人“恃靚行兇”。大概就像楊千嬅《處處吻》裡唱的“一吻便殺一個人”,不是朱唇上有砒霜,而是極端的美麗約等於兇器。勾魂奪魄,令人不敢久視。

今年港姐三甲,冠軍是22歲的宋宛穎,亞軍是26歲的梁凱晴,季軍是27歲的邵初(平均25歲,港女的年齡焦慮起碼明面上比內地輕吧)。最有“恃靚行兇”資格的當屬中葡混血宋宛穎,出身於選美世家的她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理學士畢業。

宋宛穎的媽媽文寶雪,曾參加1990年澳門小姐選舉並獲得亞軍。當然那屆榮譽也沒有旁落外人,冠軍是她表姨媽。而比起靚麗外形,真正讓她走到最後的可能還是高情商的Q&A。

有一場的問題是用水果形容評委,宋宛穎用淡雪草莓和香印提子對標兩位女評委,因為這兩種稀有且矜貴。另一位男性評委則是用蘋果,因為可愛。果然說話之道也是需要富貴滋養的,硬糖君去只能說出凍梨、心裡美蘿蔔這樣接地氣的種類。

決賽12強佳麗互相投票回答,分別問了“妝前妝後反差最大的選手”、“最難相處的選手”、“誰被淘汰更好”等犀利問題。毫無疑問,宋宛穎是“誰被淘汰更好”得票最高的。鄭裕玲問她怎麼想,宋宛穎答:“另外11位都很靚,都有機會奪冠。”雖是客氣話,但要說得落落大方也不容易。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每次看到港姐定妝照九宮格,幾乎覺得每一個都不知怎麼想起要去選美的。但到決賽時,總會發現兩三個長得還可以。其實每屆港姐,最初媒體和網友都把關注聚焦在長得不好看的港姐身上開嘲,反而錯過了真正有實力的選手。

今年港姐在選手構成上,也有了全新的變化,一些內地美女的入局讓比賽有了更多可看性。20強裡的戴佳敏是中戲的,王嫿嫿是北電的,放在粵語區美女裡頗為顯眼。戴佳敏很漂亮,惜乎粵語太差,答題環節雖然內容得體但整體吃虧。兩人都折戟12強,說明“白話”依舊是港姐選舉必備的官方語言。

不過,19號佳麗施茉莉的廣東話很爛照樣還是進12強了,不會粵語時就用英文,也算是多語種選秀的奇觀。在選“最難相處的選手”時甚至需要主持人翻譯成英語,她選季軍邵初的理由也相當奇葩:“她好中意睏覺(睡覺)。”如此,真的很懷疑她是否聽懂了問題。

相比90年代的驚豔美人,以及前幾年露臉刷資歷的富家女,2021年的港姐更像是一場綜合素質的選拔。三甲的顏值不算驚為天人,但豐富多彩的愛好和大方的待人處事也讓人欣賞。

TVB的自救與港姐的內秀

1975年的港姐冠軍張瑪莉曾說,她對“獲選港姐是機會的鑰匙”這一說法產生懷疑。港姐只是人生的另外一個開始,結局是好是壞,很大成分在於每個人的理想和追求。

曾經的港姐競選,臺下坐著大亨,看中哪個就在名字上畫圈,頗有些爭點花魁的興味。袁詠儀當年加冕冠軍辦的生日會,以她當時的收入絕不可能做到。蔡少芬也有同樣的舉動,後來人們知道出資人是富商劉鑾雄。

只是,近年港姐質量每況愈下,原來是情況變成了富商紛紛把自家女兒送進比賽“鍍金”。2014年的港姐冠軍邵佩詩,她的太公是維他奶創辦人邵蔚明。當年奪冠即有爆料稱,維他奶是TVB常年的廣告客戶。

再大的身家,也要勤儉持家。2018年港媒拍到邵佩詩吃44塊的牛油果香辣雞肉卷,遂起標題調侃:“身為維他奶創辦人後人,邵佩詩慳家食雞肉卷。”慳家(守財節約),這個粵語詞用得太靈性了。不過雞肉卷聽來好吃又日常,至於還專門撰文記之?果然是香港記者跑得快。

“勤儉親民”倒一直是港姐最中意的得票密碼。號稱“翻版吳謹言”的王嫿嫿,家人在溫哥華開連鎖超市,至於有多少家店人家表示不清楚呢。有媒體說戴佳敏住尖沙咀豪宅,她立刻解釋並不是複式單位,參加港姐衣服有人提供,7月才花了4000多塊。

今年4月,香港TVB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黎瑞剛接受訪問時,直接炮轟TVB,坦言非常不滿意。“再不把它拉上來,它可能就要沒了,你要不要把它救上岸來?”黎瑞剛的發言大有“危急存亡之秋”的感覺,從TVB的人事變動上也可窺見其“自救”渴求。

改革先改人嘛,年初曾志偉擔任副總經理後,很多事親力親為起到了一些效果。為了給港姐決賽提高收視率邀請歌神,曾志偉坦言“這次是獎門人刷人情卡”,畢竟現在學友已經是半退休狀態了。王祖藍隨後被委任為首席創意官,黎瑞剛也明確表態:“光曾志偉、王祖藍還不夠,這是我們走出的第一步。”

黎瑞剛提到TVB“內部管理山頭林立”,在港姐比賽上也是有苗頭的。17年港姐決賽採取特別投票方式,由現場8名港星直接投票出冠亞軍人選。原本熱門何依婷4:3領先雷莊兒,結果關鍵落在鄭裕玲手上。手握兩票的鄭裕玲把兩票都給了雷莊兒,讓不少網友覺得做票明顯。“不要叫香港小姐,叫Do姐選舉啦!”

我很醜,那我走?

以前內地追港風,香港娛樂圈舉手投足引領的都是亞洲風潮。如今港圈式微,早幾年我輩吃瓜群眾還會為港姐的顏值“驚詫”一番,這三兩年連談論都很少了。

只是香港網際網路圈太不爭氣。就說TVB官方APP埋堆堆,雖然坐擁TVB海量港劇資源,但蘋果商店下載量至今未破萬。2021港姐比賽全程由埋堆堆放送,播放體驗太差被內地網友嘲為“糊得媽都不認得”。港真,就光是把豆瓣“狂愛TVB”小組22萬組員吸引來,下載量也不至可憐如斯。更何況抖音天天颳著港風,竟然就是刮不到TVB去。

港姐從審美變成選醜,是從2009年第37屆開啟的濫觴。“香腸嘴”、“鬍渣舒淇”、“女版許願”都是那年觀眾為劉倩婷、李姿敏和熊穎詩等造的刻薄詞。主辦方本想請和事佬曾志偉來安慰佳麗,豈料他看了也“棄療”,對幾位特色美人說:“其實港姐年年都淪陷。”

老曾沒騙人,以前港姐標準不同,甚至讓趙雅芝淪陷過。1973年,公認的港姐選美開始連續舉辦第一屆(1946年在香港麗池花園夜總會舉辦過,此後幾十年一直不定期),當年“德”先行,“容”居其後,趙雅芝只拿了個第四。

80年代,港姐進入成熟期,造星功能凸顯。1982年,翁美玲參選港姐只是位列15強,但這並不妨礙她在83版《射鵰英雄傳》中憑藉黃蓉一角大放光彩;緊隨其後1983年的張曼玉屈居亞軍,並沒有影響到她後來進軍影壇拿下金馬、金像和戛納。

在被稱為港姐最後輝煌的90年代,袁詠儀、佘詩曼、郭羨妮都星途璀璨,其中1997年的港姐季軍佘詩曼不僅拿下TVB視後,如今更在內地劇裡進行演技降維打擊。進入新世紀,2001-2010年的港姐裡只有徐子珊在TVB小有建樹,張嘉兒甚至被評為35年來最醜港姐。

面對“鹹煎餅面”和“方臉港姐”等惡評,張嘉兒的心態倒非常健康:“各方的批評令我覺得是件大好事,不同的外號,都包含了開玩笑的成分。”這種心理建設,混內娛也不怕鍵盤俠了。

港姐不再給力,一方面是TVB的造星機能退化。八九十年代的港姐,大多可以被TVB量身打造角色,飛昇視後並不遙遠。如今港劇衰落,2018年港姐冠軍陳曉華出道即出演《迷網》女2,不是不力捧,而是強行刷臉觀眾仍然不感冒。

另一方面,近年港姐炒作過頭,早已不是“平民偶像”的舞臺,而是富家女和心機妹的livehouse。2011年折桂的朱晨麗被傳酗酒抽菸,季軍許亦妮則被指專門結交富家子弟。

上升通道的關閉,讓港姐桂冠不再那麼有吸引力。既如此,把它看成一個市級甚至區級的選美大賽,是不是格調又高回來了?

3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知名女星去世老公戀戀不捨疑似跟前夫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