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靈媒》的兩位核心主創分別是泰國的班莊·比辛達拿剛和韓國的羅泓軫,二人合作給這部電影增添了不小的期待值。
班莊·比辛達拿剛曾拍過泰國恐怖片天花板之一的《鬼影》,而羅泓軫的口碑佳作《哭聲》也被影迷追捧。
兩位作者的代表作《鬼影》&《哭聲》
羅泓軫(左)和班莊·比辛達拿剛
目前網傳兩人在《靈媒》中擔任的職務多有謬誤,甚至還有人誤傳羅泓軫是本片導演。
其實電影最後的演職員表清楚地顯示了兩位作者扮演的角色:
從這個署名可以看出,《靈媒》這個故事最初的想法是韓國導演羅泓軫。
泰國導演班莊·比辛達拿剛在本片中的職務是導演(Directed)和編劇(Screenplay),他把羅泓軫的原始想法轉變成可供拍攝的劇本,並進行了具體導演工作,導演署名並沒有羅泓軫。
導演/編劇:班莊·比辛達拿剛
另外,除了創意工作,班莊·比辛達拿剛和羅泓軫還同為這部電影的製片人。
製片:羅泓軫/班莊·比辛達拿剛
那麼兩位恐怖片名導如此深度合作的影片,最終有沒有達到1+1>2的效果呢?
如果單看口碑資料,兩人合作創作的《靈媒》並不如各自的代表作。
目前《靈媒》評分為7.0,而羅泓軫的《哭聲》評分是7.3,班莊·比辛達拿剛的《鬼影》高達7.7。
從形式上看,這部新作確實和兩人此前的作品以及大多數恐怖片“刻意為之”不同。
兩位主創選擇了現實主義創作傾向,刻意讓影片“去虛構化”。
但這種刻意地追求如紀錄片一般的現實性卻弄巧成拙,不倫不類。既不是徹底的“偽記錄”,又不是徹底的故事片。
影片一開始彷彿來到泰國一個地方小鎮調查民俗,主演也好像是當地的普通民眾,片中穿插著紀錄片中常用的人物訪談鏡頭,讓觀眾產生一種故事是從民間迷信自然發展來的錯覺。
影片故意安排很多訪談鏡頭
為了達到看上去的真實,影片借鑑了《人食人實錄》和《女巫布萊爾》開創的所謂“偽記錄”拍攝手法,但卻貫徹得並不徹底。
因為中英文的差異,中文裡所謂的“偽記錄”實際上對應了三個英文單詞,也是三種子型別,分別是Pseudo-documentary、mockumentary和Found Footage Films。
我們常說的“偽記錄式恐怖片”,其實專指第三種Found Footage Films,直譯過來就是“發現腳步電影”,常用主人公的第一人稱視角、仿製的記錄品(如書信、日記)、監控鏡頭、新聞鏡頭等。
以這個定義來衡量,再回想前不久那部比較有影響力的“偽記錄恐怖片”《昆池巖》,就會發現《靈媒》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Found Footage Films。
偽記錄恐怖片的魅力在於它故意裝作非專業性、隨機性和“偶然記錄性”拍攝,去挑戰曾經那些虛假俗套的嚇人手法。但這種形式後來被恐怖型別片大量模仿,也流於俗套和審美疲勞。
而《靈媒》卻以一種奇怪的方法進行“偽記錄”,全片並沒有營造偽記錄恐怖片那種隨機的真實性,反而都是專業而成熟的拍攝方法,但攝像師又時不時地入畫參與到劇中發生的事件中,但又沒有交代這些攝影師的來歷。
例如這段坐車戲,此時女主明已經被怨靈重度附身,她反射在車窗上的倒影其實是鬼影,還恐怖地笑著。
這段戲從遠景一家人上車,剪輯,到坐上車給明的舅舅鏡頭,攝影機再橫向移動,這樣的取景、剪輯、拍攝怎麼能是偽記錄呢?
偽記錄恐怖片製作者的初衷是生怕觀眾覺得拍的太專業。而《靈媒》正好相反,它的拍攝極為專業化,只是偶爾點綴了一些劇中人和拍攝者本不應該發生的交流。
這些“交流”顯得不倫不類,這些攝像師以“有限地”程度介入到故事中,參與了但又沒真正參與。
《靈媒》裡不時入畫攝像師角色尷尬
如果是純正的偽記錄電影,例如很多人拿來對比的《昆池巖》,記錄者同時也應該是故事的參與者,這才是偽記錄恐怖片的真諦。
但《靈媒》裡的攝像師遇到危險也不跑,看到危險也不干預,最後的大規模驅魔儀式上,現場所有人都被鬼附身,他們卻沒有被附身,還在拿著攝像機拍攝。
最後驅魔現場大家都變身了,攝像師卻沒事
這樣的bug約等於《灰姑娘》故事裡那個致命的謬誤,灰姑娘到12點變回原形,但她卻留下一隻沒有變回去的水晶鞋。
《靈媒》裡入畫的攝像師不完全是偽記錄恐怖片中同時擔任記錄者和參與者的角色,也不完全是電影世界之外不該出現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存在給觀眾造成一種錯愕感。
也就是說這些入畫的攝像師既沒有像偽記錄恐怖片中的角色那樣代表觀眾,也不是故事的角色,處在一個尷尬地位。
他們到底是幹嘛的?他們來故事發生地拍攝是什麼目的?他們是誰?都沒有交代……
如果說《靈媒》是偽記錄恐怖片,就好像網紅說自己沒有拍攝團隊,都是自己用手機自拍的。
但實際上那種清晰度、穩定性、構圖、運鏡、打光等等絕不可能是一個人完成的。
總結來說,如果全片去掉那些攝像師營造出的尷尬的偽記錄感,也並不影響恐怖氛圍。作為一部常規的恐怖故事片,《靈媒》的拍攝也是合格的,那些不徹底的偽記錄元素反而畫蛇添足。
解析片中的三個細節:
1. 一隻死狗
影片剛開始不久,尼姆開車去參加明父親的葬禮,導演給了路上一隻被車軋死的狗的鏡頭。
結合後面對明身上惡靈的解釋,其中也包括很多動物,如狗的惡靈。這隻出現在葬禮前的死狗是編劇和導演埋下的伏筆,說明從明被詛咒的父親死亡開始,惡靈就開始找到她。
而且明的母親在菜市場偷偷賣狗肉,還很不在乎,覺得這都是常事。
在電影結尾大型驅魔儀式上,法師的很多助手被惡靈附身後,都表現的很像狗,與明的母親賣狗肉呼應。
2. 兩種信仰
在電影《靈媒》前半段中,有一個非常突兀但又非常明顯的元素,就是基督教。
電影開始信仰當地神明巴揚神的女薩滿尼姆就說,這些認為萬物有靈的民間信仰比宗教還早。
這個觀點是毋庸置疑的,所謂宗教遠比原始人類對各種神靈和巫術的信仰出現得晚。
在主人公居住的地方,本來之前的信仰是巴揚神和其他各種神靈,稻田、山脈、樹木等等都有自己的神。
但隨著時代前進,這裡的人越來越失去信仰,還有一部分人如明的母親,拒絕巴揚神這個傳統信仰轉投西方基督教門下。
電影中有一處對比蒙太奇,當尼姆和明的媽媽都確定明有問題後,導演先給了明的媽媽在教堂祈禱耶穌的鏡頭,然後立刻切換到尼姆祈求她所侍奉的巴揚神。
這樣的對比很明顯表現出外來強勢宗教信仰與當地傳統信仰的衝突。到了年輕人明這代人,更對傳統信仰非常不敬,這也是她成為惡靈附身媒介的原因之一。
如果把影片中的基督教和傳統信仰對立擴充套件思考,導演也許想借明被各種邪惡的東西附體,表現一種舊有信仰崩塌後,各種亂象趁虛而入的隱喻。
隨著當地信仰巴揚神的人越來越少,尼姆作為薩滿的力量逐漸減弱,甚至產生了自我懷疑。傳統信仰式微,鎮不住那些惡靈,集中在明的身上爆發。
3. 三代宿命
無論前面做了多少鋪墊,《靈媒》最終是女兒與母親的對決,並以女兒燒死母親為結局,這樣的結局貫穿了整部電影的宿命論。
薩滿傳女不傳男,但到了明的媽媽這輩,她不想當這個“靈媒”,就透過欺騙手段讓妹妹尼姆成了“靈媒”。
諾伊有違抗和欺騙神明意志的行為,又嫁給了一個受詛咒的家族,也就是她丈夫一邊的雅桑提雅家族。
欺騙傳統神明、改信新的宗教、賣狗肉的罪孽,再加上和一個受詛咒的家族結婚,這一連串的問題其實都始於諾伊。
而諾伊的兒子麥克因為愛上明這樣的亂倫之情自殺,最終各種怨氣都聚集在諾伊唯一的孩子明身上,並向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母親諾伊復仇。
電影最終以明燒死母親諾伊為結局,但沒有揭示已經是終極惡鬼的明接下來會做什麼,還是和母親諾伊同歸於盡?
給觀眾留下一個懸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