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賈樟柯新作《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正式公映。
目前,該片豆瓣評分6.9,遠低於賈導其他電影的評分。
多年前,看過賈樟柯的《小武》,很喜歡。前段時間,又寫過一篇關於他的文章,所以對這部紀錄片滿懷期待。
紀錄片裡,四代作家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接力講述了中國72年間的社會變遷。
在電影院看的時候,邊看,邊做筆記。
然而,看完有些失望。該片形式大於內容,從頭到尾,沒有一個點打動我。
一個訪談裡,賈樟柯說,有一天自己拍累了,就不拍了。
如今的賈樟柯,真的是“廉頗老矣”嗎?
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總結了以下6點觀後感。
01指令碼問題
賈樟柯的作品,在國外頻頻拿獎,在國內口碑也相當好。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的電影,劇本都是他自己寫的。賈樟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文學功底相當好。
他的劇本,說人話。
看這部紀錄片時,特意留心了編劇。銀幕上,出現了兩位指令碼作者。一位是賈樟柯,一位是萬佳歡。
該雜誌讀者物件是,“有一定知識水平、對社會的主流問題比較關心、收入在中層的人”,讀者結構為“官員、中層經理、知識分子、大學生。”
很顯然,該雜誌的受眾是精英人群。
十年前,我沒少看這本雜誌。雖然我並不屬於精英群體。
一部電影,編劇是兩個人,必然會有意見分歧。
根據萬佳歡的背景,結合《中國新聞週刊》的受眾特點,能推斷出兩點:
第一,這部紀錄片,可能是“命題作文”。
第二,它的受眾,是精英人群。
也就是說,這不是一部賈樟柯說了算的電影。
明白這一點,以下兩個問題就能說得通了:
為什麼這部紀錄片姿態比較高?
為什麼前30分鐘充滿主旋律味道?
從整體看,這部作品是坍塌和斷裂的。
“命題作文”裡,摻雜太多其他因素,留給賈樟柯發揮的餘地不多,作品出現多處硬傷,也就不奇怪了。
02線索跳躍
該片的主線,是不同歷史時期的四位作家:馬烽、賈平凹、餘華、梁鴻。
他們串聯起全片18章內容。
然而,四位作家之間並未構建起鄉村文學的脈絡。甚至可以說,和文學沒啥關係。
第一章,叫“吃飯”。
最先“出場”的,是山西老作家馬烽。
他是五十年代山西文聯主席,寫過《呂梁英雄傳》,已經故去。
他的故事,由鄉親和女兒代為講述。核心是,馬烽是如何改變賈家莊的。
村民武士雄講馬烽宣傳《婚姻法》,馬烽女兒段惠芳講述父親的職業經歷和愛情故事。
這些情節,和馬烽的小說創作有關係,它們直接或間接促使馬烽寫出了《結婚》《韓梅梅》等作品。
但因為時代久遠,沒有多少人看過馬烽的作品。這種情況下,觀眾很難和馬烽產生共鳴。
想激發觀眾的共鳴,最起碼,講這段故事時,應該穿插介紹一下馬烽的作品。
很遺憾,電影裡並沒有這部分內容。
第七章叫“遠行”。
拍攝地轉戰西安,採訪物件是賈平凹。
賈平凹說,自己愛喝商洛白茶。隨後,他對著女兒賈淺淺說,先做好妻子好母親再寫詩。
不要把寫詩和生活混淆,一定要做個好女人。
聽話聽音。
幾句話,一個封建、虛偽、油膩的老男人形象,盡顯其中。
賈平凹說,被拐婦女自我保護意識太差,“作為局外人,我們不知道該評判誰。”
這位著名作家,還活著大清朝。網上能找到採訪全文,有興趣可以去看。
至於電影中,他說到小時候在他姨家看《紅樓夢》,青年時代去修水庫等,都屬於老調重彈。後面會說。
第九章標題是“病”。
賈平凹青年時,去陝西各地採風時染上了乙肝。本以為他會講病痛對他文學創作的影響,結果,他只是講了得病的過程。
這一章很短,有明顯的跳躍感。很多內容好像還沒講完,就被剪掉了。
鏡頭幾次掃過賈平凹的書法作品——“白眼觀世”。
可能是想把他塑造成睿智長者的形象,而我只聞到了發黴棺木濃烈的惡臭味。
第三位講述者,是餘華。
餘華從小酷愛讀書,讀到沒頭沒尾的書,會自己給故事編結尾。
兩次高考失敗後,被迫成為小鎮牙醫。因無法忍受工作的乏味,23歲時,用一支筆改變了命運,演繹了小鎮青年的翻身史。
他到北京玩了一個月,雜誌社包攬了差旅費住宿費和補貼費。回老家時,他兜裡揣了八九十塊,儼然成了有錢人。
中間還穿插了他的朦朧的初戀故事。
雖然也是老調重彈,但講得頗有趣味,勉強看得下去。
最後一位講述者,是梁鴻。
四位講述者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2000年,梁鴻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攻讀文學博士。生完孩子兩年後,她想寫點東西,於是便有了《梁莊》三部曲。
梁鴻的講述分三部分,沉重的家族史,父母之間的感情,以及自己對父母的愧疚。
梁鴻說,自己的腦海裡經常出現兩個字:背叛。
我是這樣理解的:她覺得父母和兄弟姐妹受的苦比她多,她卻比他們過得好。她良心很不安,充滿愧疚。
如果梁鴻是男性,很多網友可能會想起一個詞“鳳凰男”。
母親是她最大的心病。她六歲時,母親中風,後來偏癱在床,不能說話,父親照顧母親多年。
母親去世後,父親想再婚,村裡流言四起。父親和繼母感情很好,但因為閒言碎語,無奈分手。梁鴻成年後,帶父親找到繼母,父親和繼母抱頭大哭。
梁鴻的講述,感情濃烈,卻恰恰暴露了中國鄉村社會的封建和愚昧。
03素材陳舊
賈平凹偷《紅樓夢》,背乾糧修水庫,寫標語等;
餘華酷愛讀書,不甘心當牙醫,後調入文化館等;
梁鴻講述關於他父親的那件白襯衣的故事。
這些內容,就算沒看過他們的書,看看他們的訪談,也能知道。而電影仍花了很大篇幅讓他們講述這些老故事,真的沒必要。
苦難,不需要一遍遍咀嚼。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部賣票的紀錄片,給觀眾就看這些陳年舊料,不厚道。
我猜,賈樟柯可能不刷影片不看訪談。他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素材有多老多舊。
但凡用點心,都不至於拍成這樣。
04主題宏大,剪輯細碎
歷史、文學、鄉愁,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宏大的主題,需要用真實的情節去支撐。
而這部紀錄片,情節撐不起主題。
馬烽和賈平凹的部分,一直在強調苦難,更像是為了苦難而苦難,無法真正打動人。
苦難本身沒有任何價值,更不值得一遍遍歌頌。苦難,就是苦難本身。說多了,只會招人煩。
賈樟柯的電影,最擅長刻畫“小人物”。而這一次,他偏把鏡頭對準了“大人物”。
想讓“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間建立關聯性,就要讓“大人物”戳中“小人物”的痛點,這樣才能讓人產生共鳴。
為了能讓“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間有交集,賈樟柯在西安火車站蹲守了好幾天,只為拍到一個底層精壯成年男子的樣本。
那意思,“大人物”未發達前,也是寂寂無名的“小人物”。
但是,不知是指令碼問題,還是剪輯問題,影片最後呈現出的效果,恰恰將兩個群體之間的裂痕放大了。
著名作家和普羅大眾中間,是沒有交集的平行線。
觀影過程中,頭腦裡不時會冒出一個想法:
這些文化名人,憑什麼高高在上俯瞰眾生?
是誰賦予他們的權利?
正如一位網友評價的那樣:“他們太像教授了,擺正自己的姿態教導世人的樣子,何必? ”
如果賈樟柯把鏡頭對準三位作家的兄弟姐妹和父老鄉親,影片可能會更真實,立意也會更高。
05匠氣過重
這部電影裡,刻意的成分太多。
電影一開場,人還沒出來,高喊的口號已經溢位銀幕。
“團結起來,邁向更大的勝利!”
不清楚這是歌頌,還是諷刺。
電影一開始,是一群老年人排隊打飯的畫面。
一段長達五六分鐘的面部特寫,放大了老人臉上的斑、皺紋、殘缺的牙齒、沒有光澤的金耳環 ……
我感受到的,不是感動,是動物世界裡衰老和死亡的氣息。
賈樟柯為什麼總喜歡拍人臉特寫?一次演講中,他說,把人臉特寫呈現在大螢幕上,把面板毛孔統統放大,可以讓觀眾真切地感受到對方的人生閱歷和內心世界。
說得很有道理。但是,這個鏡頭真的沒必要那麼長。
第三章叫“新與舊”,第六章叫“聲音”,兩章結合起來看,耐人尋味。
這兩章,在講在山西汾陽賈家莊舉辦的“呂梁文學季”。
賈樟柯是山西汾陽人。我以為,他這是夾帶私貨。沒想到,我錯了,這一點放在本文最後說。
這場文學盛會上,出現了多位知名作家的身影。電影截取了七八位作家的發言,高大上的措辭與頹敗的鄉村對比鮮明,讓人產生出一種強烈的荒謬感。
此外,轉場穿插的詩句也相當生硬。
第一次轉場時,燙髮大嬸拿著農具冒出來,一臉嚴肅,聲音高亢。
我真的以為,賈導是在反諷什麼。
但據賈樟柯自己說,每個轉場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看來,是我想多了。
航拍的金色的麥浪,梁鴻父親的白襯衣,都擺拍味十足。
電影結尾,梁鴻14歲的兒子成為講述者。畫面外,飄來賈樟柯的聲音,讓他用河南話介紹自己,但他已經不會說方言了。
這時,梁鴻用一句“來,媽媽教你!”讓兒子再拾鄉音。
這一段,是繼賈平凹膈應我之後,全片又一次膈應我的地方。
鄉村的凋敝是事實,故鄉早已回不去了。
教唆北京人說幾句河南話,就能重溫鄉情,膚淺了。
06失去真實,便失去了一切
紀錄片,最重要的是真實。而本片最大的問題,恰恰在於不夠真實。
賈平凹,餘華,梁鴻,這三個樣本,雖然時代不同,但都是世俗意義的成功人士,不具備普遍性和典型性,不能代表72年來中國社會的變遷。
他們的自述,能折射出時代變化,卻和文學無關。
更多的,是陳詞濫調。
當歐陽江河等文人瘋狂吹捧賈樟柯,醜態百出之際,網友看到了戴錦華尷尬的表情。
難為耿直的戴老師了。
她可能在想:“你們快點吹,我尷尬得坐不住了……好吧,你們繼續吹,請原諒我不禮貌地笑出了聲……不想吹,還不能批。我太難了。”
輪到戴錦華髮言時,她說得很委婉。能聽出來,她不是很認可這部電影。
多年來,賈樟柯一直專注於拍攝真實生活中的人。他活得很清醒,對電影是真愛。
但這部紀錄片,真的很敷衍。看完它,想起一句話,“沒有馬雲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雲。”
如果這是獻禮片,那我能理解它為什麼會拍成這樣。
收筆之際,突然好奇“呂梁文學季”到底是個啥?
於是問了度娘,結果顯示:
原來,那天我冒著小雨去影院,看的是一部廣告片……
賈導內心對故鄉的愛與哀愁,可以理解。他一心想造福家鄉的心,也可以理解。
但打著“歷史”、“鄉村”、“文學”三面大旗,拍一部廣告片賣票給觀眾看,真的好嗎?
《鄉土中國》裡寫道:“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這,是該紀錄片的主旨。遺憾的是,電影沒拍出其中的精髓。
賈樟柯說:“用電影關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誰也沒有權力代表大多數人,你只有權力代表你自己,你也只能代表你自己。 ”
所以,特別想問一句:馬烽、賈平凹、餘華、梁鴻,這四人,就能代表中國當代文學史了?
缺少真誠的偽紀錄片,不可能有生命力。
因為,觀眾不傻。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句話很美,充滿詩意、隱喻與遐想,唯獨少了感動。
最後,還是期待賈樟柯獨立編劇的新電影。如果有,我還會去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