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回回,回回來來,一部國產電影,如今想要在票房上獲得一個滿意的、漂亮的票房和口碑,它一定得走三個方向,一個是戰爭,一個是親情,另一個就是搞笑。
而其中,戰爭是某些演員導演固定吃的一碗飯,親情又是固定的某些人的領域,搞笑同樣也是。
他們各司其職,然後中國的電影“三花齊放”。
咱們遠的不說,如果你去仔細看一下近年來的票房靠前的國產電影,就會發現一個規律。
大旋律的戰爭片,一定是得排到三甲的,緊接著就是打親情牌,把觀眾感動得在影院裡稀裡糊塗的,最後,就是搞笑片,樂一樂的。
如果你偏離了這三個大方面,那麼,很抱歉,你想獲得很好的票房,你想獲獎,你想家喻戶曉,不是很容易。
這就和電影最開始百花齊放的樣子,背道而馳了。
如果有人再拍那些具有社會意義,然後小人物的故事,我想在這個時代很難與那三大方向的影片競爭。別說競爭,可能連成本都收不回來。
跟朋友聊過,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如果是現在拍的話,你說能取得當年那樣的成就嗎?
我那朋友覺得不可能,甚至他還說此刻在這篇文章裡,我都不太可能會提到他的名字,那部電影也不可能使那麼多人功成名就的。
有人說,拍正旋律的戰爭片很好啊,像吳京的《戰狼》和最近上映的《長津湖》,就很鼓舞人心。
而今天的國產電影,似乎這個其他的,很難看到。
那麼這個其他的是什麼呢?科幻、鬼怪、驚悚、恐怖、小人物、市井八卦……
有人會說有啊,網路大電影不就是拍的這些嗎?但拍的只是套著這些殼,內裡亂七八糟,更過分的有些就是在侮辱人智商的東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鬼片裡不再有鬼,殭屍片裡沒有殭屍,即使是恐怖片,太血腥了不行,太驚悚了不行,鬼片最後會變成懸疑片,而且還是十分蹩腳的懸疑。
既然其他題材如此多條條框框,甚至眾多約束的東西,那誰還會去拍它?正旋律、親情牌、搞笑它不香嗎?香,它還很安全!
拍個史詩級的科幻片太費錢了,拍個鬼片太費剪刀,拍個小人物,隨時觸碰敏感線。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誰還會去幹?
只是如果長期以往,中國電影百花齊放的局面是不是很難呀?
難什麼難,你個十三流的小作者在這瞎操什麼心啊。
是啊,我瞎操什麼心呢?而且至少在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上,還有《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這樣的電影在,說明,還是有人在努力的。
只是好想,好希望,能夠在影院裡看到真正屬於中國人的魔幻大作,能夠媲美《指環王》一樣的作品出現,但目前只希望,影院裡能放個有殭屍的殭屍片,有中國特色的殭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