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娛樂圈震盪不小,許多失德藝人作品紛紛下架,即將待播的作品也開播無期,讓劇組後背後的投資方免不了哭慘賣窮。

但仔細想想,這些被失德藝人坑了的劇組和資本,冤枉嗎?月小牙覺得:真不冤!

以吳亦凡的《青簪行》舉例,雖然吳亦凡和都美竹的糾紛爆發在2021年,但從幾年前,吳亦凡就接連被爆行為失當。

可是吳亦凡背後的資本並沒有放棄他,蘇芒、六六、馬薇薇和燕公子等人更是跳出來為吳亦凡釋出顛覆三觀的洗白言論。

可能有人說,誰都沒有上帝視角,怎麼能確定自己所知道的就是事情真相呢?而且這個時代,最不缺的就是反轉。

但別忘了,一個人可以不知道事情真相,但他不會沒有道德標準。

你可以不知道吳亦凡當初和小G娜之間的糾葛始末,但蘇芒、六六、馬薇薇和燕公子等人的言論是否恰當,還是能判斷的吧?

別看吳亦凡如今入獄,當初他可是一大流量。代言不少,其中不乏高奢品牌。

沒有什麼表演經驗的他,不僅不愁沒戲可拍,而且一出道就演了好幾個大製作電影的男主角,合作的除了高名氣藝人還有圈內大腕。

更可怕的是,韓庚作為歸國第一人,算是吳亦凡的前輩,但兩人在合作《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時,吳亦凡這個後起之秀愣是憑著陰陽合同,擺了韓庚一道。

再回到《青簪行》,當初吳亦凡和楊紫撕番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就是因為陰陽合同嗎?

有人說,《青簪行》受影響是演員楊紫活該,因為她當初選擇和吳亦凡合作時,就應該明白吳亦凡身上的黑點和背後的風險。

可是平心而論,演員也許因為名氣而有更多挑劇本的選擇,但他拒絕了失德藝人甲,能拒絕失德藝人乙丙丁嗎?

在“清朗”之前,甚至現在,有多少失德藝人還在蹦躂?

就算楊紫不演《青簪行》,也會有其他小花參演。而且楊紫這樣的高人氣藝人,還可以選擇演或不演,但那些名氣不大,機會難得的演員,可以選嗎?

將板子打在演員身上,不如質問劇組和資本,因為他們才是真正掌握話語權,決定用哪個演員的人。

別忘了,陰陽合同可不是失德藝人一方就可以籤的,劇組和背後的資本也簽了。揪著臺前的演員說事,卻放過背後真正的大佬,豈不可笑?

(任嘉倫名氣還不大時,和爽子在綜藝合作,正好碰到對方情緒崩潰,任嘉倫雖然尷尬也只能忍著)

並不是說藝人就無辜,只是當下的娛樂圈,比起資本,演員的話語權實在太小太小。

要說演員有話語權的,大概就是他們可以選擇是否和ru華品牌合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藝人開始和ru華品牌說“不”。新疆棉花事件更是引發轟轟烈烈一波解約潮。

遺憾的是,有人前腳因愛國而解約,有人後腳就藉機撿漏。

這些藝人之所以同ru華品牌合作的,是因為看中了這些品牌的奢侈品定位,想借品牌的影響為自己提咖。

月小牙在《白冰冰禮服事件被狂批的背後,是她觸碰了奢侈品行業最敏感的這根弦》裡說過:奢侈品行業最關鍵的兩點,一是身份的象徵,二是透過稀缺性維持其價值。

這兩點互為因果。為了實現這兩點,奢侈品牌往往多和頂流大咖藝人合作。但有趣的是,那些大咖藝人,反而並不太在乎這些奢侈品。

一句話,有人以為身上的名牌會提升自己的身價,但對真正的強者而言,反倒是名牌藉著他們去提高身價。

換句話說,穿名牌不算本事,讓身上的衣服因為你而成名牌才叫本事。

再看那些資本和劇組,何嘗不是如此?之所以頂著風險用失德藝人,大概想借流量來提升劇作知名度,但如果一部劇真的好,反而是演員藉著作品提升流量。

君不見如今的圈中拍戲的流量新貴,哪個不是憑作品飛昇流量?即使是讓流量藝人事業更上一層樓的作品,也是因為藝人本身貼合劇中角色。

反倒是許多想借流量圈錢卻輕視質量的作品,多數撲得狼狽。

比如楊洋和劉亦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轟轟烈烈的粉絲和影院的“鎖場”糾紛,比如《孤芳不自賞》讓昔日炙手可熱的鐘漢良一度元氣大傷。

不研磨劇作質量,只想著投機取巧,甚至明知是黑點藝人還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地繼續合作,這樣的劇組和資本,在越來越清朗的氛圍下,爆雷未必是偶然,不爆雷決不是必然。

可惜的是,吳亦凡倒下了,不代表劇組和資本從此就懂得吸取教訓。

各位還記得對日本福島核廢水發表爭議言論的任豪嗎?他又一部新戲《國子監來了一個女弟子》就上映了。他上一部作品是《千古玦塵》,一部許多人不一定看過,但一定聽過的作品。任豪資源還真好。

7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何潤東演呂布,可能是最接近戲曲設定的,否則怎麼和貂嬋談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