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改編自阿西莫夫科幻鉅著《基地》的同名美劇在Apple TV+突然上線,說是突然只是對我來說,因為沒有關注上線時間,但確實是期待已久。

現在隨著CG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曾被認為無法影視化的名作開始紛紛排上日程,現在《基地》已上線,下個月《沙丘》國內上映,明年還有Amazon的《指環王》,據說第一季《指環王》的製作費高達4億6千萬美元,《權力的遊戲》最貴的一季也只有9000萬美元。

《基地》目前上線了2集,之後每週更新1集,目前外媒評價褒貶不一,一方面是改編幅度過大,另一方面則是吐槽劇情緩慢顯得有些無聊。

我個人觀感其實是相當滿意的,據說《基地》已經做好了8季的框架,所以在看之前已經有了慢熱的準備,我更期待的是《基地》世界觀的視覺呈現,而在這一點上前兩集完全滿足了我的預期。

造型各異的飛船、建築,太空電梯的構造,各種星體的樣貌,類似的視覺呈現水準是過去在《星際穿越》、《銀翼殺手2049》等大製作影片中才看到過的,可能是大餐吃多了,《基地》前兩集的水準居然會被如此挑剔。

至於對部分原著黨來說,就的確很難取悅了,任何拿文字作品與影視改編做直接對照的做法,註定是要失望的。

《基地》原著最初就是由一個個短篇漸漸拼出來的,尤其是前三部,在阿西莫夫20-30歲間寫的部分。直接照搬原著得到的就是一個支離破碎的故事,而電視劇沒法這麼拍,它需要連貫的劇情和熟悉的面孔,大幅改編,新增劇情填補空隙是必需的,至於改編的水準如何,就要等待故事的進一步展開了。

簡單說下前兩集的劇情,世界背景是銀河帝國已經統治整個銀河數萬年之久(帝國皇帝由李佩斯飾演),而一位數學家謝頓開創了一門叫作心理史學的新學科,能夠透過數學方法對大數量級的群體進行預測,它無法預測個體行為,但能夠預測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的命運,就像你知道擲一萬次硬幣,正反面出現的比例大致上是1:1,但你無法預測下一次出現的是什麼。

而透過這種方法,謝頓預測帝國將在500年內走向消亡,緊隨其後的是長達3萬年的黑暗時代,直到下一個文明重新崛起。

這顯然不是皇帝喜歡聽到的話,謝頓被審判,理由是妖言惑眾,動搖帝國百姓的信念。

在審判過程中,謝頓表示,帝國墜落的命運無法改變,但卻可以縮短黑暗時期的長度,透過建立分散的基地,用於儲存帝國文明成果,3萬年的黑暗時代可以縮短到千年。

最終皇帝決定將謝頓放逐到遙遠的銀河邊緣建立基地,如果預測沒有發生,就由他自生自滅,如果預測準確,至少保留了帝國的一個火種。

前兩集有幾個設定讓我印象深刻。

一是帝國皇帝透過自我克隆,形成三位一體的統治方式,少年、壯年、老年的皇帝共同執政,確保自己永掌王權,連繼承人都不需要了,還能保有多個視角,可以說是獨裁的新境界了。

還有一個是太空電梯,印象中這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太空電梯的視覺呈現,非常震撼,如果能在大銀幕看到就好了。

19世紀80年代,俄羅斯物理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首次論證了太空電梯的可能性。原則上,只要電梯足夠長,地球自轉的離心力就足以使電梯保持直立不會倒塌,但電梯鋼纜會因為張力過大而斷裂,所以只是理論上的可能性。

阿瑟·克拉克在小說《天堂的噴泉》中描述過太空電梯,當被問及太空電梯何時能實現時,克拉克回答“大概在大家停止取笑它之後的50年左右”

小說出版於1979年,而僅過了20年,1999年,NASA就評估了一個30英里高的電梯方案,預計載重15噸。

到了2013年,國際宇航科學院釋出了一份350頁的報告,認為到2035年就可能建成一個有效載荷20噸的太空電梯,造價在100-500億美元之間。

總之,太空電梯這看起來有些誇張的點子,已經是科學家認真考慮的可行方案了,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否實現,但至少可以先在《基地》裡看到這個壯觀的建築。

《基地》與其說是科幻片,更像是政治劇情片,本身阿西莫夫就是受到《羅馬帝國消亡史》的啟發,開寫的《基地》。

劇中也是如此,基本上可以把不同的星球看作不同的國家,而且對銀河帝國的一些描述就真的挺像美國的,這兩天正好在看一部紀錄片《轉折點:911與反恐戰爭》,劇中恐怖分子炸燬太空電梯的片段,真的讓人不得不想到911雙子塔的隕落,而皇帝后續的應對方案也與小布什的做法如出一轍,相信是主創有意為之,實在不像是巧合。

而謝頓率領的駛向蠻荒之地的船隊,又讓人想起搭載著清教徒前往美洲新大陸的五月花號,《異星災變》中帶著人類受精卵以重建人類文明的人造人飛船也有類似的感覺。

只是劇中兩位年輕演員的感情戲就非常突兀了,與整個故事的氛圍格格不入,好像編劇被按著脖子加進去的一樣。

除了這一點之外,前兩集對我來說已經建立好了一個足夠宏大的世界,展現了足夠精彩的視覺奇觀,至於故事講得怎麼樣,就要看後續的展開了。

4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魷魚遊戲》韓美女竟曾是選美冠軍!專演大尺度,婚姻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