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決賽之夜,《我的音樂你聽嗎》在站內收穫2.3億播放,評分9.2分,成為本年度B站流量最高的一檔綜藝。
開播以來,《我的音樂你聽嗎》就貢獻了不少令市場驚喜的新面孔與破圈作品。如第一期節目中,組合餘梓君、張子薇一首《戲歌》撼動人心,#餘梓君張子薇戲歌聽到起雞皮疙瘩#的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在第五期節目中,此前一直表現得不溫不火的李昂星,也用一首《有譜》讓導師戴佩妮落淚。
這已是B站在音樂綜藝領域連續第二年的嘗試。
去年B站推出《說唱新世代》,在擁擠的說唱綜藝賽道中靠口碑逆襲,節目熱度在播出之後持續走高,截至《說唱新世代》總決賽播出時播放量就已超過3億,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1。
節目後,圍繞《說唱新世代》B站還持續推進了生態運營,聯合88Rising打造出一個全新廠牌W8VES(萬悟),趁熱打鐵地開啟線下巡演等多維度變現活動。
對此,B站副董事長兼COO李旎將其定義為一檔“生態型綜藝”,平臺圍繞著潮流文化,對節目進行了長鏈路的運作。
給新一代音樂人舞臺,鼓勵年輕人的自我表達。
換句話說,這是兩檔被B站社群土壤孵化、深刻烙印著B站標籤的綜藝,而這背後是B站原生的、獨特的綜藝生態。
年輕人想看什麼,B站綜藝就做什麼
2021年,除了在音樂綜藝領域繼續探索外,B站還進行了更多維度的嘗試。
比如各個長影片平臺扎堆的戀愛交友類綜藝,B站8月開始上線了《90婚介所》,本週五已順利收官,目前,節目在站內已收穫兩億播放量。此外,B站也覆蓋了目前較為小眾的銀髮綜藝,於9月上線聚焦於獨居老人和城漂青年之間代際關係的節目《屋簷之夏》。節目播出之後,《屋簷之夏》站內評分高達9.8分,也成為目前B站自制綜藝中的最高分。
在去年初步試水之後,經過大半年的蓄勢待發,B站近幾月連續上線三檔綜藝,宣告邁入節奏性、規模性產出綜藝內容的階段。此時有條件且有必要,對B站這位綜藝新玩家的打法進行系統性地觀察與拆解。
首先最明確的一個特徵是,B站綜藝緊緊圍繞著其特有的社群基因。對此B站副總裁楊亮在此前的採訪中就曾明確表示:“不太會嘗試與站內內容及生態不符的綜藝類別。”
具體來看,所謂與站內內容及生態相符,體現於如何滿足B站使用者喜歡的內容以及與UP主創作生態的聯動。
其次,對B站這一綜藝新手來說,“創新”是其衝破長影片平臺封鎖所必需的武器。
其實無論是婚戀、音樂還是銀髮內容,在綜藝市場上都不是新鮮事物。《非誠勿擾》已開播11年,早已是戀愛交友類目下的標杆,各個長影片平臺戀愛類綜藝更層出不窮;銀髮綜藝早在2019年曾掀起一波高潮,十餘檔節目曾密集地出現在影片平臺或衛視上;音樂綜藝作為綜藝的傳統大賽道更不必贅述。
因此,B站選擇了更差異化的視角來呈現這些傳統綜藝題材。比如在探討親密關係時,《90婚介所》跳脫了男女互選、以配對為目的的框架,透過更加平等的社交,展現親密關係塑造的過程是重點,男女嘉賓能否牽手成功已不是最大的賣點。
當然除了題材與模式之外,一檔綜藝能否在提供娛樂價值之餘、對固定題材下的社會價值進行深度挖掘,往往是其能否在擁擠的綜藝賽道衝破重圍的關鍵。
比如《屋簷之夏》放棄了明星嘉賓,以素人為主呈現不同代際陌生人之間的互動關係。獨居老人的孤獨,無助,城市裡打拼青年的迷茫、焦慮,都在節目中有所展現。
深度挖掘當下年輕人的興趣、想法,B站在原本擁擠的綜藝賽道上保留了自己的特色、也搞出了別樣的魅力。
B站想做長影片領域的“鯰魚”
如今的長影片、綜藝市場,也確實需要一條新的“鯰魚”,重新啟用參與者的創造力。
掃描目前的綜藝市場,在雲合數據公佈的年度霸屏榜單上,位列前十位的節目中,“綜N代”佔據了七席。如何煥新IP成為了綜藝行業百談不厭的話題,但無論怎麼總結經驗、洞察需求,在創新的道路上“踩坑”的案例仍比比皆是。
此外,每年各個平臺有數不清的音樂綜藝專案,但型別化節目扎堆、同質化內容嚴重,對同一批使用者的爭奪更加激烈。
音樂綜藝走過十年的歷史,早期很多節目就是靠爽歌,靠飆高音的炸歌來刺激觀眾,獲得熱度。
但到了現在,觀眾對音綜的節目套路已經免疫了,產生了嚴重的審美疲勞。《我的音樂你聽嗎》之外,今年夏天市場上有四十多檔音樂綜藝扎堆上線,但大部分反響都很平淡,草草結束。
為什麼反響都一般?音綜固有的那種模式,其實已經走入死衚衕。
從飆高音的歌者刺激觀眾耳膜,到翻唱老歌的明星觸動情懷,再到挖掘樂隊,說唱這樣小眾的分類,用Rap說唱來演繹爽歌。觀眾的興奮閾值越發拔高,對於普通演唱模式愈發不買賬。
《中國好聲音》做到後面幾季,選手往往靠飆高音才能獲得評委轉身,《歌手當打之年》隨著毛不易《一葷一素》被飆高音淘汰,被大量吐槽,甚至被調侃成“當吼之年”。
在注意力分散的今天,很難說B站《我的音樂你聽嗎》的嘗試成功了。譬如36組選手並沒有寫出一首傳唱街頭巷尾的熱歌,但至少朱恩池,劉瑾睿,楊默依這些音樂人還是帶來了一些新鮮的聲音。
在今年第三季度財報釋出後,B站CEO陳睿表示,目前B站使用者的平均年齡在21歲左右,新增使用者的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
基於此的年輕化、高活躍、高粘性社群生態,也是B站相比起長影片平臺的差異化優勢。
根據此前B站對外透露的資訊,自制綜藝的定位“一直是讓OGV(專業機構創作影片)和PUGV(專業使用者創作影片)在站內互相流動迴圈”。以這一思路來看,自制綜藝成為B站社群生態中的新連線點。
一方面,自制綜藝反哺社群,可以為B站啟用站內流量。
楊亮曾在接受採訪時說到:“每一檔綜藝的推出,都可以服務於對應的內容品類,以完成站內流量的再次啟用。”
《說唱新世代》《我的音樂你聽嗎》播出後對音樂區影片內容的反哺顯而易見。《90婚介所》之後,也有大量的二創內容出現在平臺上,一些情感類up主會利用節目中的片段或觀點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解讀。
另一方面,B站獨特且標籤性極強的社群屬性,也對綜藝內容起到了驅動作用。較高的使用者粘性,得以讓綜藝節目實現由前端向後端的跑通,其站內流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透過內容與社群生態的深度契合,B站在綜藝的紅海里豎起了一道護城河。
其實不止是綜藝,B站在製作劇集等其他長影片內容時也貫穿了這一思路,例如此前上映的劇集《風犬少年的天空》,將早已不是新事物的青春題材拍出了B站的風格,並且實現了破圈。
而在後續的運營層面,由《風犬少年的天空》IP延伸出的電影《燃野少年的天空》還登上了大熒幕,累計獲得票房1.61億。
連續兩年的綜藝嘗試,B站在長影片內容製作領域積累了經驗,並逐步找到了將內容IP長效化的思路,打造出了初步成型的“綜藝生態”。
這樣的綜藝生態與社群生態緊密結合、相輔相成。
透過綜藝內容的影響力,B站能夠實現更廣闊使用者與社群的連線。此外在使用者運營的深度上,優質的長影片內容沉浸感更強,可以強化平臺的使用者粘性,將使用者的注意力更長時間地吸引到平臺上。
這也是B站提供的獨特的社群樣本,在這個備受年輕人偏愛的社群裡,短影片、中影片、長影片共生共榮。打破內容形式的隔閡,社群孵化內容、內容反哺社群,這將成為B站在影片內容戰場最獨特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