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太久沒有現場聽音樂會,所以對芒果最近新推的音綜《時光音樂會》可太上頭了。尤其是當譚詠麟、李克勤、許茹芸、任賢齊這些歌手圍坐一團和歌而鳴時,納蘭的腦袋裡只蹦出了那麼幾個字——“華語樂壇黃金時代的爺青回”。
無論是譚詠麟的《愛在深秋》、《一生中最愛》、《水中花》,還是李克勤的《紅日》、《夜半小月曲》、《護花使者》,無論是許茹芸的《獨角戲》、《如果雲知道》、《淚海》,還是林志炫的《蒙娜麗莎的眼淚》、《單身情歌》、《輸了你贏了世界又如何》,這些歌手們不勝列舉的成名作代表作,可以說貫穿了整個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帶給觀眾無數的感動。
當《時光音樂會》將這些優秀歌手齊聚一堂,以戶外草地為舞臺,以月亮星辰為燈光,以野外景色為舞美,以遠山為底幕,在大自然的環境下展現了最為溫暖與治癒的演出,又怎麼不令人沉醉其中?在第二期節目裡,就連蝴蝶彷彿都被吸引,駐足於許茹芸的髮梢之上,你能說這難道不是音樂的魅力麼?
都說好音樂是能夠穿越時空、跨越國界,但音樂其實更是有記憶的。記得生番寫的《那一首歌》,大概最能夠概括《時光音樂會》的節目初衷:“它會對映你在不同年紀乾的某件事,它會留住某年某月某天空氣中的味……它會封鎖一些記憶當你再次把它播放”。
以往都說音樂能夠營造氛圍,音樂能夠實現畫面的共情,這種聽起來玄之又玄的說法,卻在《時光音樂會》裡真正得到了印證。它以時間線和空間線形成座標軸,透過這些歌手們圍坐分享故事,以自己的方式演繹與自己發生共情的歌曲,最終形成了“音樂塑造畫面與故事”的閉環。
《時光音樂會》的有趣之處便在於此:它每每以一首經典歌曲作為時間座標參照,將不同年齡段歌手在這個時間維度之下的交匯,最終共同拼湊出關於這首歌和這個年份的共同記憶。大到《香江組曲》裡關於香港迴歸這樣激動人心的大事件,也有《朋友》裡關於兄弟情的小故事。
《時光音樂會》的有趣之處便在於此:它每每以一首經典歌曲作為時間座標參照,將不同年齡段歌手在這個時間維度之下的交匯,最終共同拼湊出關於這首歌和這個年份的共同記憶。大到《香江組曲》裡關於香港迴歸這樣激動人心的大事件,也有《朋友》裡關於兄弟情的小故事。
將音樂性、故事性、情感性共融於一體,《時光音樂會》帶來的“聽覺享受”可謂是飽滿與多層次的,令人神往的。略微可惜的是,大約是天氣降溫的緣故,第三期節目已經從室外轉至了室內。那種與大自然共呼吸的氛圍感略有欠缺,大概算是個小小的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