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終於看了《八佰》。

昨天(8月14日)中午12點27分,《八佰》全國首場點映結束,影評如前天的京城暴雨,大壩開閘一樣瞬間衝下來。

戰鬥場面看懵了,鄭愷一跳太燃了,口罩全哭透了……這是一部會被直觀情緒吞噬掉心情很久很久的電影。

十幾二十個角色,沒有核心主角,但任何人都可能是單場戲主角,就這樣,把敘事情緒像接力棒一樣一衝至頂。

毫不猶豫,豆瓣四星走起了。

好,調性一定,大家可以安心二刷三刷。但此刻,我想先談談一些內裡的問題。

別誤會,這個“問題”不是指犯了“錯誤”。

而是指一種少見的“創作事實”——那就是,《八佰》這部電影在這“禁映”的一年裡,除了按照“上級要求”修改內容,同時,它還做了更精確的修正。

所有關心《八佰》的觀眾,必然會聚焦在那場護旗戲上。那是上級的大忌,又是全片大高潮,是《八佰》能否公映的終極矛盾。

而結果是,護旗戲不但基本得到保留,表意未遭重創,相反,另有戲份做了顯著刪節,甚至是直接刪掉一個重要角色。

說“因禍得福”有點不地道,但說“隨機應變”,打個巧,這絕對實屬。

唯結果論,《八佰》,到底是幸運的。

#以下涉及劇透,重視第一觀影體驗者請先收藏#

01.CG製造“灰”天白日旗,精剪弱化重複性煽情

開門見山。

電影裡,青天白日旗有戶外變色能力,在疊好時是正常顏色,攝影也給了特寫。

但是一旦把旗張開,或者被掛起,就被CG修成了類似於淺灰色,一面“灰”天白日旗,有時候還會被攝影卡在畫外。

與之搭配的,是同時刪除了一點主戰場四行倉庫內的升旗鏡頭,以及在電影故事開展到“第三天”時,最關鍵的升旗護旗場面裡,國軍戰士的煽情戲碼變少了。

當然,這些修改,在整體情緒上也就弱化了5%都不到吧,至少觀眾不會因為跳剪而產生“咦,他們在幹嘛”的斷裂,同時情緒抵達度也恰到好處。

看完了我就和朋友開玩笑,電影裡那面“灰”天白日旗,大可以做成周邊,那真的是《八佰》獨有配色。

這麼嚴肅的事情,做周邊?能不開這個玩笑嗎?

那你好好想想,這個配色的是誰造成的呢。這還真不能簡單甩鍋電影局。大家也都明了,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是外部的意見,十幾位老前輩聯名上書表達訴求,在去年那個特殊的場合中,《八佰》確實沒有冒尖的時機。

一個有趣的事情是,這一次,《八佰》的電審批號從2019年內部試映的88號,變成了2019年第800號!

隨著“等燈,等燈燈燈”龍標出現時,後排的觀眾隨口而出“800?”

是的,《八佰》有一個只能歸其所有的獨家編號!

如果批號能這麼操作,毫無疑問,總局明擺著是無比支援這部電影的。

事實上,總局一直支援管虎拍《八佰》,總局也希望《八佰》能給國片提升高度。

在拍攝前,管虎是和電影局的人溝通過的,電影局的人也知道諸如升旗護旗的存在,當時的建議是不給旗子特寫,但從沒否定,這場戲不能拍。那意思就是,咱們將來商量著來。

管虎也在現場動用了多種拍攝方案,至少三種吧,你要是但凡了解這種A級製作都明白,你不可能一種方案拍完了爽了了事,這不可能的,這是5億造價的製作。當然這第一種方案,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儘可能全景展示。

但《八佰》的表達核心在哪?

就在於,蘇州河南岸那邊的中國人,看到蘇州河北岸的血戰,能否覺醒,以及何時覺醒。

什麼是覺醒?覺醒不是睡一覺醒來,拿著別人給的歷史書這麼一看,說一聲“知道了”。

覺醒是,你不睡覺,也得拼著命的,去用自己之所能,查閱這件事的歷史真相。

覺醒,是一種已經形成了本能的自省,是對我們中中國人民族性的長久要求,它一直處在緊迫的狀態裡。

這就涉及到影片的一處遺憾。

阮經天角色被刪。

02.民粹批判消失,小粉紅的臉躲過重擊

阮經天演了啥?

一名有著特殊身份的南岸記者。他極力反對日本的侵略,宣傳反戰。誰知在南岸百姓的抗日熱情被調動起來後,大家竟然發現,阮經天是一個日本人,也不管三七四十六,就給他一頓揍,下場,基本算是打死了。

這場戲,在公映版完全消失。

現在尚不得知刪節原因,但是可以猜測那麼幾點。

一來,阮經天這個角色所揭露的意識形態矛盾,在南岸裡不齊平。啥意思呢?就是說,南岸的人雖然需要開智覺醒,但電影裡著重刻畫的那些角色大部分都帶著身段地位的,具體人名不列了,總之是些黑幫老大、女權先驅、知識分子、電影明星、京劇名角兒……這些人,本來就是有智慧的。

什麼是開智啊,開智的前提就是你得已經積攢了很多智慧。所以,阮經天這名日本記者的這種悲慘結局,和整個南岸群像不匹配,你會糊塗——哪來這群傻B刁民要揍他?

另外一個猜測,在《八佰》的某一版本劇本中,在四行倉庫裡,也有一名日本人,並且還是一名日本女子,她隨著英國記者混入倉庫,找她的中國丈夫。但是丈夫沒找到,卻被一些諸如姜武扮演的老鐵這樣的角色佔便宜了,其實也是一種對人性的批判描寫,但是呢,管虎最終沒有拍這個角色,或者是拍了,但並未放在最初終剪版本里。

這名日本女子與阮經天的角色,是有主題呼應感的,但是女子不在,男子單獨留在這,顯得單薄了。

還有更加靠譜的猜測——阮經天那段戲,拍得太亂,節奏很不好,刪了可以鋪平節奏。

那敢情還是工作量太大角色太多承載不到了。

太可惜,因為阮經天這個角色在表意上無比重要。

某種程度上,阮經天的結局,就是批評極端愛國主義,怒打小粉紅的臉,怒打那些把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混來混去的鍵盤暴民。

覺醒,其實分兩層,第一層是對國家危難、中國人意識的覺醒,而第二層覺醒,是對人性的覺醒,我們要有包容,要有冷靜的歷史觀。而不是,你佔領了釣魚島,我TM就去砸你的日本車,TM就不是這個道理對吧。

《八佰》裡還是有少數戲份,微弱地表達了這個方向,比方說,南岸第一場群戲描寫,童子軍發放物資時,新來南岸的人群起鬨搶。還有,日軍的芥子毒氣從四行倉庫飄到南岸,老百姓頓時騷亂起來,賭場裡,有人順手牽羊,賭場外,有人偷街邊小攤的包子,童子軍楊慧敏帶老奶奶進賭場求救,刀子此時並沒開門。

咱們再說回阮經天,他讓我想起《葉問1》裡最後林家棟那個“良心漢奸”角色,當年葉偉信也是到最後把那個角色刪除了,為啥呢?還是怕得罪觀眾太多。當時那場戲,寫的就是葉問打贏了日本軍官,坐在外面觀看的日本副官怒了,拔槍要殺葉問,林家棟衝了上去,導致副官只是打中葉問的胳膊,豈料,奪過槍的林家棟,卻被老百姓誤解成漢奸原形畢露,他竟被活活打死。

我還是覺得,那才是管虎真正想說的,現在刪節後,確實有點單一的“國軍主旋律”了。批判上的狠度,是打了折扣的。

03.其它寓意

除了護旗和阮經天,電影裡還有非常多細枝末節的刪改與剪輯調整。

諸如故事結局中那段慘烈的過橋戲(歷史中並沒有那麼慘,電影這麼拍也是做情緒用的)在篇幅上有一定的壓縮,王千源、姜武、李晨、餘皚磊最後組成的狙擊敢死隊原本是有最後的戰鬥場面的,為了另一邊過橋戲的節奏,全刪除。

這種刪節還算涉及到劇作構思,很多刪改其實並不涉及於此,一開場,主席的題字沒有了,同時去掉的,還有關於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戰績的旁白,這都無所謂吧。

因為電影片長和鏡頭數高度密集的原因,很多在去年看過原版的媒體人或者影評人,也都記不清楚目前公映版本到底刪節了多少,他們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敘事變得更加清晰流暢。

全片看似視角混亂,這角色來一筆,那角色來一嘴,但其實管虎是用主角能量遊動式的拍法,當那幾個著墨極多的主角犧牲之後,那種戲劇時刻下形成的情緒能量,最後會一點點積累匯聚到第三幕的主角謝晉元身上。

當然,這種拍法吧,還需要觀眾是否足夠沉浸。

《八佰》能聊的實在太多了,好片子就需要多侃侃,像什麼動物隱喻,老鼠鑽洞與白馬繞樓,都很有意思,和《老炮兒》鴕鳥壓馬路或者《鬥牛》里老牛上房是一個念想。

所以,今天這篇就是開胃菜,咱下週,接著細聊《八佰》。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六小齡童,拖延了好幾年的電影,你就讓我看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