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八佰》已經提前點映了。

同時點映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 。

《八佰》14晚開啟點映,憑藉近6800場的排映,收穫票房超過1400萬。

更重要的是上座率超過30%,當前國內不少城市電影院的上座率,有個限制是保持30%,這非常的難得。

我個人14日的時候,也第一時間去看了電影點映。

我們刨除關於電影之外的種種爭議,單獨從電影本身出發。

這部電影從電影工業上,確實達到了中國戰爭片的新高。

但《八佰》最終沒能夠成為中中國產戰爭史詩片。

注:本貼有著嚴重的劇透,還請慎重觀看。

《八佰》之英雄的誕生

這部電影前半段如果要打分,刨除真實歷史它能打5星。

如果結合真實歷史,那麼它也能打4星。

原因是電影的前半段,通過虛構一些角色。

他們意外參與這場歷史戰役,從思想鬥爭、到表現戰爭、再到反思戰爭,最終到成為“英雄”的過程。

下面是故事劇情的梳理,也是分析的過程。

1、普通中中國人的群像

電影前半段的絕對主角,是歐豪飾演的湖北兵團的端午。

沒錯。

前半段絕對的男主角是歐豪。

一開始,歐豪等人飾演的湖北兵團被派遣到上海蔘加戰鬥。

這是群非常雜牌的部隊,絕大部分人是農民出身,路上想的還是回家收糧食。

他們對於上海戰場也沒有任何了解,結果剛來上海就被日軍發現。面對日軍毫無戰鬥之力,隊伍被單方面的屠殺。

歐豪三人被衝散,成了遊兵散勇(逃兵)。

緊接著被謝晉元士兵找到帶到四行倉庫。

三人中除了歐豪,一人是他們長輩黃志忠,另外一人是歐豪的弟弟“小湖北”。

電影前半段的敘事,完全以歐豪的視角展開。

四行倉庫戰役的領軍者謝晉元,前期都只露了幾面,不是敘事重心。

和歐豪三人一起到四行倉庫的“雜牌逃兵”中,還有三人有著重的刻畫。

一人是張譯飾演的“老算盤”,不敢開槍,貪生怕死。

一人是姜武飾演的“老鐵”,滿嘴大話,同樣貪生怕死。

一人是王千源飾演的兵油子洋拐,有勇氣,也有戰鬥經驗,但是獨孤一身沒有碰過女人。

這些人進入四行倉庫的時候,是被當逃兵處理的。

開始就是修築工事一類,再到打打下手之類。

黃志忠在難民群湧向上海之際,混入難民群企圖進入租界。結果被租界以軍人不能進為由拒絕,流落在外被日軍抓住處死。

弟弟“小湖北”因為年紀小,被帶到謝晉元的身邊。

與另外一名小哥哥在一起,那名小孩在第三次戰鬥犧牲後換成他跟在謝晉元身邊。

我們回到電影劇情當中。

歐豪等人沒有打過仗,對戰爭沒什麼概念。

尤其第一場戰鬥表現出的殘酷,讓他們害怕到極點。

第一場戰鬥結束後,歐豪意外摔入河中發現水路能通往對岸租界。

晚上,他和張譯三人企圖通過水路,遊過蘇州河前往租界。

中途遇到日軍從水路夜襲,兩人躲在水下溺死一名同伴。等日軍通過後,兩人遊過蘇州河前往租界。

最終還是歐豪不忍心,大聲叫喊有日軍偷襲。

他們的叫喊引起租界人民的注意,從而叫醒了倉庫的守軍。

為此第二場戰鬥打響,雙方經過一陣廝殺,盡數擊斃來襲日軍。

歐豪和張譯被租界的人發現,沒有辦法只能回到四行倉庫。

2、英雄的成長過程

守軍並沒有對歐豪兩人叛逃有太重處罰,只是讓他們去修前方工事。

也就中間對姜武和張譯貪生怕死有過刻畫,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

另外,之前還有這個時候,通過歐豪等人引出四行倉庫的守軍,對某些人物有著深刻的刻畫。

一位是魏晨飾演的“鐵血將領”朱勝忠。

成天滿臉的鐵血之氣,動不動就選擇槍斃逃兵。

一位是李晨飾演的山東兵,沉著冷靜,心思細膩,像一名親切大哥哥。

其它角色戲份較少,角色有著反差但不夠深刻。

比如俞灝明飾演的上官志標,一直在謝晉元的身邊出謀劃策。

比如反派專業戶餘皚磊,飾演的洛陽鏟是個盜墓的,後來揹著噴火器大殺四方。

另外雖然戲份極少,但前半段最高光戲份的當屬鄭愷。

日軍第三次全力的進攻,鄭愷綁炸藥那一跳是高能時刻。

我們再回到故事劇情當中。

李晨等守軍教導歐豪等逃兵,開槍打死日本傷兵,教他們如何成為合格的戰士。

歐豪告訴李晨自己只是個農民,根本不懂打仗只會種地。

李晨教他是日本人侵略我們,我們已經退無可退了。

(那段上海背後就是南京,如果南京淪陷會如何的臺詞,結合真實歷史,真的太扎中中國人民的心了。)

夾雜著貪生怕死的張譯,姜武和兵油子王千源的互動。

歐豪對於弟弟“小湖北”的擔心,歐豪望著對岸的心生幻想等等。

反正,歐豪和一干逃兵處在向英雄蛻變的過程當中。

3、英雄的誕生

第三次戰役正式打響。

這是本片最激烈,最壯烈也最精彩的一場戰鬥戲。

這場戰役當中,人命如同草芥被輕易收割。

很多前面鏡頭出現的人,轉眼就死在槍林彈雨當中,夾雜著貪生怕死的姜武與張譯的笑料。

最終在鄭愷等軍人抱著炸藥,跳樓炸死進攻日軍的時候。

這場戰鬥的殘酷達到頂點,“四行倉庫守軍”的壯烈也達到了頂點。

第三場戰爭結束過後,前面敘事的主角歐豪。

他從意外捲入戰爭,從貪生怕死當逃兵。到被動面對凶殘的敵人,到被身邊守軍感染,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士兵。

一名有著非凡勇氣,有著堅定的信念的士兵。

這個時候,電影的英雄差不多已經誕生。

歐豪這個角色的成長,也映襯其它角色的豐富。

比如張譯的老算盤,前面戲份表現太過的搞笑滑稽了。

老算盤聲淚俱下的講述自己的經歷,開始仍和前面的“滑稽”一脈相承。

但到了後面,觀眾會深刻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同時又會反思戰爭下面的普通人,這種貪生怕死是理所當然的。

同時王千源和姜武也組成一個反差萌組合,都在英雄蛻變的前夕。

四行倉庫守軍像李晨、魏晨等角色的形象也豐滿不少。

電影已經來到了下半段。

它就有點奇怪了。

《八佰》之歷史的反思

電影后半段的分界線,就是唐藝昕的女童子軍遊河送旗。

這個時候,電影視角由歐豪飾演的普通士兵,轉換成杜淳飾演的歷史人物謝晉元。

後半段有三場最重要的戲份,層層遞進。

1、童子軍唐藝昕送旗、護旗!

四行倉庫守軍為了象徵意義,選擇在白天升旗。

引來了日軍戰鬥機的瘋狂攻擊。

結果是犧牲了目測一個排的士兵,最終護住了旗幟。

2、特派員講政治、作秀!

接下來,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過橋來到四行倉庫。

他告訴謝晉元:戰爭的背後從來都是政治,這場戰鬥就是向西方列強表演的一場戲。

反正兩人有著一場相當深刻的爭論,表達當時“果黨”上層對於抗日的存消極態度。留下他們守備四行倉庫,還選擇在租界前面。

目的是為了向全世界表演,企圖爭取外國的支援。

謝晉元等英雄士兵再如何抗爭,終究無法改變大局,繼續打下去是個笑話。

謝晉元雖然非常不認同,但最終選擇同意將部隊撤回租界內。

3、最後守軍的撤退。

李晨,姜武和王千源等少數人,選擇留下抗擊敵軍。

其它大部隊選擇過橋,然後被日軍阻擊死傷慘重。

這後半段不管結不結合歷史。

單獨從電影角度上看。

它是真的有點奇怪。

《八佰》的割裂之處。

這部電影前後劇情的割裂非常明顯。

它前半段是英雄崛起,後半段是歷史反思。

問題主要來自後半段。

1、護旗那場戲的魔幻

這場戲拍得非常慘烈,甚至有點魔幻的味道。

我們都知道這個升旗,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因為上海已經淪陷。

單獨從這段戲來看,它真的有點魔幻。

可能我們後人來看是有點馬後炮,但看的過程還是會覺得:死那麼多士兵這樣象徵意義的事情,是否值得(真實歷史沒有護旗)。

不過,如果將這段放到整部電影當中,它還是呈現了一種良好效果。

因為前面塑造的英雄歐豪、死了!

沒錯。

從原本貪生怕死的普通人,成長為英雄的歐豪護旗時死了!

這樣再結合護旗的象徵意義,與後面黃曉明特派員的出場,告訴謝晉元這場戰爭是“為列強演戲”的事情。

反倒呈現出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

如果不思考,觀眾會感到謝晉元等八佰守軍太慘了。

如果仔細思考,觀眾更會感到後面“果黨”為了向列強作秀,自己消極抵抗,卻犧牲前線軍人的無能。

電影進行到這裡,其實也還不錯。

但是和結尾的那場戲來了。

2、結尾的大撤退

這部電影前面鋪墊了很久,守軍駐守倉庫,堅守了四天。

最後一天,謝晉元還身騎白馬,連日軍首領做了一場約定的大決戰。

結果當天晚上,最終選擇卻是帶著人逃跑。

說實話,這個處理顯得電影太怪。

一是這樣解構歷史,讓歷史反思蕩然無存。

如果謝晉元接到特派員命令,沒有辦法只能逃跑。

最終部隊灰溜溜的跑路,目的是保留因為這場戰鬥的革命火種。

觀眾都能理解,同時也不會有人罵這些戰士們是慫包。

我們再結合真實的歷史,知道這群英雄被出賣下場悲慘。對於電影這個結局,只會感到更加的唏噓。

它是符合電影后半段營造的魔幻現實主義,反思歷史的基調的。

二是讓“藝術化”崛起的英雄犧牲,反襯這場戰鬥背後的荒誕。

也就是電影結局還是這樣,但鏡頭應該重著表現李晨,姜武,王千源等等。

這些前半段因為這場戰鬥,所崛起的英雄們的犧牲。

一種以卵擊石,慷慨悲歌的犧牲。

我們再結合電影后半段表達的“反思歷史”的基調。

這樣做難道不更加殘忍,更現實和更讓觀眾覺得不壯烈麼。

結果呢?

現在守軍光明正大的跑路,被日軍當打靶子一樣射殺。

從電影看不能說全死橋上了,但差不多死了三分之一。

電影最後這個處理真的莫名其妙。

撤退拍得有如史詩般的壯烈,觀眾還以為是浴血奮戰呢?

結果卻是一群人在逃跑。

明明前面鋪墊了英雄們的崛起,後面解構了歷史的反思,最後情緒的釋放卻是一個前後邏輯非常彆扭的撤退。

負責留下掩護大部隊的英雄鏡頭都沒有,枉死了。

而負責解構歷史的部隊在逃跑,憋屈的被日軍打靶子。

有人說這是管虎的習慣。

這是反型別,有留白。

如同管虎上部電影《老炮兒》一樣。

《老炮兒》情緒消解給觀眾的感覺不同,電影前面不斷鋪墊老混混六爺,因為時代變了在新時代碰壁。

情緒一層層的疊加,最終六爺在冰湖上衝鋒達到高潮。

但六爺衝到盡頭最終倒在代表新世界的年輕人前面。

它情緒的釋放有著一種荒誕感,反型別和留白是成立的。

《八佰》反型別是真不成立。

結局的情緒轉折太怪,全洩掉了。

尾聲

最後,《八佰》這部電影還是值得一看的。

但如果要形容它話:

英雄枉死,歷史虛構,《八佰》本有成戰爭史詩的野心,最終卻成了一部有史詩氣質卻相當商業的戰爭片。

我們即使不結合歷史現實,也不戴那些奇奇怪怪的帽子。

《八佰》就是後半段戲份的問題,讓前面情緒的鋪墊,後續轉折顯得莫名其妙。

當然相信還是有人,會堅持說這樣是留白如何如何。

但從我個人點映現場來看,結束的時候觀眾基本都是這樣的反應:

啥?這就結束了?

張譯到底怎麼了?

李晨,王千源那些人死了沒有?

最新評論
  • 1 #

    雖然還沒有看過這部《八百》,但是通過劇透也基本了解了,為什麼現在的導演就不能像《血戰臺兒莊》一樣拍一部真實的符合歷史的電影,老是搞些虛構的劇情,看了本文讓我提不起看這部電影的慾望了,貌似電影的慘烈都是做給人看的,怎麼也不能把人帶去其中

  • 2 #

    張嘎,李向陽,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這些都是戰爭史詩。

  • 3 #

    能不能不要加上自己的臆想,歷史就是歷史,真實還原就可以

  • 4 #

    什麼是史詩,我看這就不錯了,代表了中國戰爭電影的最高水平,把中中國人看的震撼,這就很了不起了!外中國人肯定不愛看

  • 5 #

    一定要尊重歷史,不能是神劇

  • 6 #

    李雲龍是戰爭史詩?

  • 7 #

    藝術虛構,局中下版本參考一下第五部隊小說情節

  • 8 #

    等著網上看吧。這些年拍的戰爭片沒什麼能看的

  • 9 #

    歐豪,李晨,黃志忠……呵呵,沒興趣看了。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卡戴珊三姐被質疑P圖太誇張,為什麼我倒覺得有點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