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誠事件曝光後,佟麗婭僅說了一句:“我覺得回家就好吧”。
之後,相繼爆出了陳思誠不尊重女性、妻子,認為丫丫只有一個“純樸”的採訪。
而面對這些,他的岳父倒是挺他,微博上喊話自己的女兒:“練就一顆忍耐、豁達、睿智的心,幸福才會來。”
後來大家都說是因為丫丫是錫伯族人。
錫伯族認為離婚是不光彩的事情,對女生、對父母都是個恥辱。丫丫從小就被教導男尊女卑,女人就應該做男人的後盾,一直在其背後,忍耐是關鍵。
那麼錫伯族的婚俗究竟是怎樣的?錫伯族是一夫一妻制。曾經的錫伯族,婦女無權提出離婚要求,如果某一家想離婚,大家都會勸她。這都是因為當初的婦女地位低下。
其實在古代,錫伯族的婦女地位高,只是在康熙年間,清政府為了控制錫伯族而造成了錫伯族婦女的悲慘命運。
當時清政府將錫伯族南遷至盛京、京師等地,對其進行約束,對婦女尤其苛刻,連婚姻都干涉。只允許她們嫁給本族的人,如果嫁給了外族,也要離婚。
而且只要是女的都要立刻查送,寡婦也不放過然後分配給當時的八旗官兵。
據了解,當初為了管制婦女,下達的檔案就有21件,人更是不計其數。雖然允許另送他人替代,可誰又願意將女兒送給官兵做妻子。
嫁了人的、生兒育女的也不例外,滿足條件就分配,當時錫伯族的世交蒙古族還幫她們交了一些人。
最為過分的是,3歲幼童也不放過。3歲不能分配結婚,我們就等你到15歲。每年查一次,到了15就送人。
目的主要是兩個:
控制錫伯族(因為錫伯族婦女佔比約50%);解決八旗子弟的婚姻問題。這些都是當時對錫伯族婦女們的精神枷鎖,也是改變其女性地位的轉折。
在康熙以後,清政府減少了對錫伯族婦女的控制。當這種枷鎖、這種傷害又豈能輕易磨滅。
從那以後,錫伯族婦女的地位就一直平平淡淡,成為了“傳宗接代”的機器。
錫伯族的生育觀:生育至上,多生多育;
傳宗接代,偏好男性;
多子多福,重男輕女。
甚至沒有生孩子的女人會被看做無福之人。
重視孩子高於一切。沒有懷孕的和孩子早夭的女人,還會去求子。
每個村大概都會有個娘娘廟,還會把生的孩子剪一個一樣的髮型;還會拜柳樹神,因為覺得柳樹有種神祕的力量,才能長得快,還好看;還會祭星,錫伯族經常遷徙,從遊牧到漁獵都經歷過,所以崇拜自然力量。
這些都明明白白展現了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婦女在生活中的地位僅僅是因為子孫的繁衍才得以保留。
禁止孕婦去病人家、孕婦不能跨繩子、孕期不能打孕婦(難道不是孕期,就能打了?)、還會專門找接生孩子多的老婆婆接生……
這些禁忌、這些習俗無一不透露著陋習。而這些也是導致很多民族婦女沒有在家庭中享有平等權利。
雖然現在已經是男女平等的時代了,但思想仍舊有落下的。丫丫沒有選擇離婚,單單說是因為錫伯族的習俗是偏見了,可能是家庭、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孩子、可能是社會。
雖然曾經有過這麼一段時期,但現代社會,大家很少有這些陋習了。
看到有些朋友問“丫丫,為什麼能跟陳思誠結婚,錫伯族不是要同族嗎?”這種就需要更新更新時間庫了,這些都是歷史長河中某段歷史,而非一直存在。
離婚不單單是一個問題,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選擇不離婚的概率遠遠大於作為一個錫伯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