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最近看到一則影訊:

派拉蒙的經典科幻系列《星際迷航》新片,又雙叒叕跳票了!

對影迷來說,這真是個大喜又大悲的訊息。

因為派拉蒙原本計劃同時推進3部《星際迷航》電影,其中兩部是2016年《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的續集和番外;

另外一部,是由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自編自導的作品。

然而,隨著派拉蒙新CEO上任,《星際迷航》系列在重新評估之下被認為“商業前景黯淡”,三部電影被無限擱置,昆汀也只好宣佈退出。

畢竟昆汀說過,這輩子只拍10部電影,最後1部封鏡之作原打算獻給《星際迷航》,沒想到深情終究是錯付了……

眾所周知,《星際迷航》在科幻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

很多觀眾把它和《星球大戰》,並列為影史最知名的兩大科幻IP。

但事實上,《星球大戰》的科幻成分很弱,它的定位是太空歌劇;

而《星際迷航》則十分嚴謹,作為硬派科Phantom視的開創者,它比《2001太空漫遊》還要早很多。

沒錯,《星際迷航》又叫《星際旅行》,最早是在1966年推出的電視劇。

當時正值美蘇太空爭霸時期,蘇聯前腳將人類宇航員送入太空,美國後腳也將把阿波羅11號送上月球。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星際迷航》應運而生,為觀眾描繪了一個烏托邦式的科幻未來——在23世紀,人類同眾多外星種族建立起了星際聯邦。

在不同種族和諧共存的世界中,人們不斷前往宇宙深處,探索未知的文明。

自1966年起,《星際旅行》相繼推出了三季,隨後被砍。

但到了70年代重播時,觀眾熱情高漲,這之後才一發不可收拾,到現在已衍生出了7代電視劇(包括動畫)、13部電影、122套遊戲、500多本小說和漫畫,以及不計其數的粉絲作品。

儘管《星際》的電影票房無法跟《星戰》相提並論,但它對科幻片、科幻劇,甚至包括嚴肅的科幻小說和漫畫創作,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過去的五十多年來,《星際迷航》不僅對世界科普工作做出了重大貢獻,啟發了多項現代科技的發明,還激勵了無數青少年踏上太空探索的道路。

因此,它被美國權威電視週刊《電視指南》評選為“史上25大人文電視劇”的第一名。

但對於國內觀眾來說,《星際迷航》可能略顯冷門,大多數人接觸這個系列,應該是從2009年重啟的“新三部曲”開始。

這三部電影都曾引進國內,口碑和票房雖沒有大爆,但卻第一次把《星際迷航》的故事和世界觀在國內大銀幕上呈現出來,收穫了一批忠實粉絲。

另外,熱衷美劇的小夥伴們,應該也從《生活大爆炸》中得知了《星際迷航》。

因為天才科技宅謝爾頓,就是《星際迷航》的骨灰粉。

他最喜歡的角色是企業號(Enterprise,又名進取號)星艦上的大副兼科學官史波克,時不時就會比一個瓦肯族舉手禮,大念“Live long and prosper”。

不僅如此,《生活大爆炸》整部劇集對《星際迷航》的提及,都非常頻繁。

謝爾頓不僅收藏了企業號的制服,還曾cos史波克,向偶像致敬;

他會用克林貢語跟萊納德交流,二人的娛樂活動之一,就是下《星際迷航》裡的三維象棋;

而在現實當中,謝爾頓演員吉姆·帕森斯,也與史波克的扮演者倫納德·尼莫伊拍了張瓦肯舉手禮的合影,算是破次元壁地圓夢了:

不過,即便是被謝爾頓按頭安利,很多人依然對《星際迷航》的大坑十分苦惱,不知從何跳起。

就像漫威宇宙、《星球大戰》都有個“只有骨灰粉才知道的觀影順序”一樣,《星際迷航》也有這種“高度機密”。

有人按照上映的時間順序,梳理出了《星際迷航》所有電視劇、動畫和電影目錄:

將近50部的條目,光是看上去就讓人有點望而卻步。

也有人另闢蹊徑,根據故事發生的時間線,整理了一份精簡版的觀影順序,具體分為兩大時間段:“原初”和“下一代”。

其中,“原初”分為六大板塊,主要講述星際聯邦的企業號星艦,在艦長柯克和大副史波克等人的指揮下,進行銀河系探險的故事。

“下一代”則顧名思義,圍繞下一代艦長的冒險展開。

而國內觀眾最熟悉的重啟版“新三部曲”,並不在這個觀影目錄中。

實際上,它們分別是《星際迷航》系列的第11-13部電影,講的是老史波克利用黑洞穿越到“開爾文時間線”,因此屬於正傳的平行宇宙故事。

總而言之,《星際迷航》發展至今,已經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巨集大的科幻世界。

“Star Trek”本身,也成為了太空科幻的代名詞。

它所代表的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和先驅式的科幻構想,閃耀著無窮無盡的光芒。

一方面,劇中的許多經典設想,隨著科技進步都已經成為了現實,被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世界上第一臺手機,誕生於1973年。

它的發明者摩托羅拉董事長馬丁·庫珀,曾在採訪中說過:當他在劇中看到柯克船長使用的無線電話時,立刻意識到,這就是他想要發明的東西。

比如平板電腦,劇中星艦上的成員們,會用一種觸屏裝置來記錄事件,這個裝置的名字就叫PADD。

還有諸如智慧語音系統、AR裝置、巨型顯示屏、自動感應門等構想,現在都已經輕鬆實現。

另一方面,劇中許多不可思議的設定,在今天也已經被越來越先進的科學理論證實。

比如,能瞬間移動人體的物質流傳送技術,已經可以用量子糾纏原理來解釋;

比如,逆天的超光速曲率飛行,也得到了當代科學家在理論上的認可。

劉慈欣也把曲率引擎超越光速的美妙幻想,寫進了《三體》之中。因為(超)光速飛行,是人類進行星際探索必須突破的關鍵技術。

此外,《星際迷航》在對於人類未來的想象上,也呈現出一種超越時代的非凡目光。

在美蘇爭霸、種族對立為主流格局的時代背景下,它描繪了一個平等而自由的未來藍圖。

星艦上不僅有身為黑人女性的通訊官烏乎拉,有亞裔舵手蘇魯,有俄羅斯Navigator契訶夫,甚至還有個具有外星血統的大副史波克。

不同種族與文化背景的主角們,平起平坐,共同在神祕莫測的星際中探險,向著未知的世界進發。

從宇宙尺度的巨集觀歷史來看,人類最終的宿命就是衝出地球,在星辰大海中探索遨遊。

可以說,《星際迷航》正代表了人類科幻的最高精神,和探索宇宙的終極理想——

“宇宙,人類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企業號的旅程,它所持續的使命,是為了探索陌生的新世界,找尋新的生命以及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那前所未至的宇宙洪荒。”

這句提綱挈領的旁白,貫穿了《星際迷航》所有電視劇和電影的始終。

這也是《星際迷航》系列,仍在一部部不斷推出的原因和動力所在。

如此說來,《星際迷航》電影也並非毫無希望。

昆汀在宣佈退出的時候就表示,如果有一天派拉蒙想要繼續Star Trek,他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故事創意貢獻出來。

據昆汀透露,他的故事融合了《低俗小說》的黑色幽默與黑幫元素,是一部絕對獨一無二的《星際迷航》影片。

論吊人胃口,沒有比昆汀更鬼的了。

經他這麼一描述,誰又能不期待這部有生之年的“《低俗小說》版《星際迷航》”呢?

那我就祝福它在不久的將來給觀眾帶來驚喜,也希望《星際迷航》能夠永遠“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鄧超孫儷穿情侶裝高調秀恩愛,兩人私下甜蜜愛稱曝光,鄧超真寵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