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其實早在8月17日,《八佰》第二輪點映開始時,我就去看了,但看完卻遲遲沒有動筆。

這部電影從未上映時就爭議不斷,有人說它篡改歷史。

還有人說它美化電影中戰爭發生地,四行倉庫的最高指揮官。

經歷多次撤檔、改檔、終於上映後,爭議之聲依然不絕於耳。

有影評人甚至暗諷電影製作團隊“不是蠢就是壞”。

而我自己也一直在思考,《八佰》這部電影,到底想告訴我們些什麼?

是想告訴我們戰爭之殘酷嗎?那《拯救大兵瑞恩》早告訴我們了。

這部拍攝於1998年的戰爭片,戰爭場面之真實,槍林彈雨之殘酷,即使在22年後的今天看,依然會忍不住驚叫連連。

對比起來,《八佰》中的戰爭場面稱得上真實,畫面處理也足夠細膩,但巨集大程度卻遠遠比不上。

而作為華語導演異數的管虎,應該也絕不會俗到和《拯救大兵瑞恩》比拼戰爭場面真實性的程度。

回顧以往的經典戰爭電影,大部分其實都是披著“戰爭”的外衣,反映的卻不只是戰爭殘酷那麼簡單。

比如《血戰鋼鋸嶺》中的軍醫道斯,不願拿槍,卻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命懸一線的傷員,核心其實講的是“反戰”。

比如《集結號》中的軍人穀子地,為了不讓戰友蒙屈,勞命奔波,核心講的是兄弟情義和“英雄不能流血再流淚”。

那《八佰》的核心是在講什麼?

很多影評人寫《八佰》時,都提到電影中的佈景。

蘇州河兩岸,一邊是戰火紛飛馬革裹屍的陣地,一邊是歌舞昇平商鋪林立的租界。

一邊是生,一邊是死。

電影中說,四行倉庫保衛戰不過是演給西方人看的一場戲,目的是為了博取世界各國的同情。

而電影《八佰》,也是演給觀眾們看的一場戲。

我們在看戲,劇中人也在看戲,只有四行倉庫裡的士兵們才是臺上的演員。

而主演是一群逃兵。

電影的開場就是幾個逃兵被抓的鏡頭。

歐豪飾演的“端午”是個半大孩子,沒結婚,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母。

張譯飾演的老算盤,是個會計,沒摸過槍,剛在老家定了門親事。

姜武飾演的老鐵,貪生怕死,只想活命;王千源飾演的羊拐,是個老兵油子,能打仗能扛槍,到了結婚的年紀卻沒有媳婦兒。

此外,這群逃兵裡,還有由黃志忠飾演的老葫蘆,以及端午的堂弟。

除了老兵羊拐,其他人都不想打仗,只想回家。

沒有狗血的手撕鬼子場景,也沒有大無畏的捨生取義,《八佰》裡對士兵形象的還原,似乎更貼近歷史。

我的姥爺生前也參加過抗戰,回憶當年經歷時,他說:第一次上戰場時不敢拿槍,不敢扣扳機,躲在戰壕裡連頭都不敢露。

在刀劍無眼的戰場上,誰都不是不死之軀,雖然“想逃”有違軍人使命,但相比對得起使命,顯然想活命更符合常理。

這群逃兵為了活命,逃跑了不止一次。

先是端午的叔叔老葫蘆,趁亂混進難民隊伍裡,想要躲進租界。但租界不允許軍人進入,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老葫蘆,最終被日本人逮到,死於絞刑。

老葫蘆死後,端午和老算盤又想通過四行倉庫下的水路逃跑。沒想到逃跑時竟又遇上了偷偷潛入倉庫的日本人。

不忍看到戰友被殺的端午,大聲提醒戰友有埋伏,也因此暴露了自己,儘管逃跑失敗,卻意外地被河對岸的民眾當成了英雄。

此後,端午不再逃跑,反而拿起槍上了戰場,甚至還威脅想要繼續逃跑的老算盤,說要殺死他。

為什麼端午會有這樣的轉變?個人覺得,答案可能是因為端午發現逃無可逃。

無論是老葫蘆的慘死,還是他和老葫蘆逃跑的失敗,似乎都在提醒著端午:他必須是臺上的演員,他也必須把“英雄士兵”的形象繼續演下去,哪怕他只是一個逃兵。

和“舞臺”上非生即死的慘烈相反,對岸的“觀眾席”上一片祥和。

人們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是四行倉庫裡的士兵又堅持了多少天,這場仗誰贏了,

在端午眼中,這裡代表著和平與希望。

可實際上,這片和戰場只有一河之隔的土地,也並不平靜。

當日本人在對岸放的毒氣飄散過河,街道上的人們開始四散逃命,某些人為了自己不受侵害,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同胞關在門外。

災難來臨之初,人人都只想自保。

連看起來義薄雲天的蓉姐,對弟弟刀子說的也是:“對面的事不關你的事,你不要管。”

這和端午初到四行倉庫時的態度一模一樣,抗日救國民族大義那是別人的事,他沒殺過人,也不想殺人,只想回家。

但隨著劇情推進,事實證明:當戰爭來臨,沒有任何人能置身事外。

日本人為了攻下四行倉庫,派出飛機對著街道瘋狂掃射,平民死傷大片,曾經只想“隔岸觀火,安靜看戲”的人們,也被強制拉入戲中,成了舞臺上的“演員”。

電影中有一幕,倉庫守軍為了抵擋日本人的鑿牆進攻,鄭愷飾演的陳樹生,不惜渾身綁上炸彈,從倉庫樓上跳下與日本人同歸於盡。

陳樹生的壯烈和端午的膽怯,對比鮮明。

但這些壯士們的不怕死,也並非一蹴而就。他們無非是比怕死的“端午們”更早地明白了一個道理:沒有國,哪有家。

在電影的第一個高潮部分,曾經貪生怕死的端午,面對敵人的飛機掃射,毫不畏懼地抱著機槍和敵人血拼。

似乎像是在對著敵人怒吼:哪怕是懦弱也不應該被挑釁。

很多人看完片子,對電影中“升旗”的片段感到不能理解。

甚至認為團長謝晉元是在用士兵們的生命,成全自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壯舉。

可我反倒認為,“升旗”正是全片的核心所在。

它是一個轉折點。

升旗之前,逃兵在逃,群眾在看,人人都想遠離舞臺,安安靜靜當觀眾。士兵們也只能被動挨打。

升旗之後,逃兵敢戰,群眾應援,大家都開始明白,自己必須是舞臺上的主角。士兵們還捱打,但精氣神不一樣了。

全片似乎一直在隱晦地傳達一種警惕意識:當戰火燒到自家土地,人人都必須是戲中人,不要把好人逼急了,兔子急了也咬人。

被逼急的逃兵也能變烈士,被逼急的吃瓜群眾也能提槍上戰場。

當被逼急的人們開始同仇敵愾,侵略者必輸。

這樣一部片子被說“不是蠢就是壞”,我是實在沒看出它壞在哪兒?

但沒有還原史實倒是真的。

當時租界那一邊有煤氣桶,日本人怕誤炸到煤氣,得罪西方列強,壓根不敢用重武器。所以“飛機轟炸”的橋段純屬戲劇加工。

但這個橋段加工的不好嗎?反正我是看得熱淚盈眶,當戰士們為了不讓旗幟倒下,以身護旗時,我的心裡翻湧的全是報國之志。

中華民族的崛起,全是靠這些不怕死的壯士們用血肉之軀鋪就的。坐在電影院裡的我們,不是看客,人人都是戲中人,我們只有把心裡的旗升起來,中華才能不倒。

一部電影能讓觀眾明白此理,這難道還不夠嗎?

我其實大概也能明白那些評價《八佰》“不是蠢,就是壞”的人心裡在想什麼。

因為史實記載的“八佰壯士”,死卻未得其所,其背後所牽扯的不止是誓死衛國那麼簡單,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蠅營狗苟。

但不能因為它沒有拍出你想要看的內容,就以此認為人家“又壞又蠢”。那隻能說明,作為一名影評人,你不光狹隘,還連最基本的客觀都做不到。

反正,我能給《八佰》打8.0分,不為什麼,只為我心中的旗幟,為那些以身殉國的壯士,為我的眼淚。

最新評論
  • 1 #

    切中要害,影片最大的亮點就是人性的完美詮釋

  • 2 #

    昨天看了…《劉老莊82勇士》,為了民族生存而戰,這才是抗日勇士

  • 3 #

    當初對戰狼2可不是這麼說的啊,況且八佰還是歷史劇,尊重史實是基礎。

  • 4 #

    題材是好題材,奈何電影出來的效果確實一般般。如果用黑水河之戰的敘述手法效果可能更好。黑水河之戰前夕對戰爭未知忐忑與恐懼刻畫的特別出彩。

  • 5 #

    寫的很感人!和電影一樣令人感動!

  • 6 #

    不忘國恥,振興中華!

  • 7 #

    早在1938年,應雲衛就導演拍攝了電影《八百壯士》。要知道,那時,距離真實的戰鬥發生時間,還沒有過去一年。

  • 8 #

    中國軍人才是國家的脊樑。

  • 9 #

    說得好!這是電影藝術,不是歷史述事,此片以藝術性述事充分展現了中國普通人抗曰的決心和意志!

  • 10 #

    流淚的是故事情節,於這部電影沒關係

  • 11 #

    我今天看了,必須8.5分

  • 12 #

    有瑕疵,但從導演到演員都很下功夫。感覺後面有些鏡頭被剪了。其它的不至於。

  • 13 #

    尊重歷史,才是影片的靈魂!今晚看了,很失望,嚴重失實!

  • 14 #

    什麼樣的人就有什麼樣的感悟!拍的很好,深受感動與鼓舞,在當前的局勢下,很有意義

  • 15 #

    核心: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 16 #

    只為我心中的旗幟,為那些以身殉國的壯士,為我的眼淚。!!!!!!!!

  • 17 #

    我就想說 這兩天都說 誰誰誰演技多好演技炸裂 映像最深的是李晨說綁緊點 就這句話就說演技炸裂 真搞不懂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張譯成吳京鄧超後第六位百億演員,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