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題記

1982年盛夏,年僅7歲的我,興高采烈的在家人的帶領下來到全市第一大國營電影院:福斯電影院,觀看人生的第二部電影《少林寺》,曾經看過的第一部電影是《神祕的大佛》,記憶不深。《少林寺》看罷,大人記得白無暇,而我只記得覺遠和少林寺功夫。

覺遠被逐出少林寺總讓年幼的我心痛,記得一共看了三遍,以至於一到這個橋段我會閉上眼睛,但覺遠的呼聲和馬蹄聲仍傳入耳中。

也許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電影在那個時代的影響力,上世紀80年代初,一部少林寺,一毛錢一票的年代,賺了一個多億的票房。但重要的不是票房,而是對幾代人精神和價值觀的影響,以及隨即掀起的武術潮,記得此後大哥每期必買《武林》雜誌,上面時而有好多和尚,還有海燈法師,有一期的封面便是李連杰。

80年代的中國,電影在人們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娛樂休閒方式,雖然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電影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依然重要。

1982年少林寺海報

一、電影簡史

16格的畫面組成一秒,彷彿人生的每個片段。這是早期的電影畫面組成,18世紀經歷60多年的不斷髮明與改進,1895年,法國人成功研製出集攝影、洗印和放映功能於一體的“活動電影機”,即每秒16格,畫面清晰而穩定。同年在一家咖啡館裡,世界第一部無聲黑白電影《火車到站》被正式公映,發明人盧米埃爾兄弟當之無愧被稱為“電影之父”

電影的發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除了對人們的認知、娛樂、休閒等生活上的影響,也逐漸影響了各個領域,如資本、政治、文化等。

在資本領域,20世紀各大影業公司崛起,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好萊塢的華納影業。而20世紀中期也是好萊塢的崛起時代。

於政治的影響則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也就是政治電影,前蘇聯、日本、義大利、美國都曾興起,75年以後則衰落。

在文化領域,新生出多個職業,如編劇、導演、製片、演員、外景、除了促進就業,也提升了文化領域的藝術創作熱潮。

二、中國電影

1896年,電影技術正式傳入上海,當時被稱為“西洋影戲”。

1905年,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作了中國第一部電影的主角,《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被拿到前門大觀樓放映,沒有電影院,但觀眾人山人海。1928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的《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的一部武俠電影。

70代表人物李小龍

從1905年到2019年,中國電影發展了一百餘年,在世界歷史的長河,中國電影曾閃耀過數次光芒,70年代李小龍的功夫片,曾作為一種獨特魅力的文化輸出,被世界熟知。

中國功夫,雙節棍、側踢、截拳道、出招前的吼叫、疾如閃電的招式、完美肌肉線條。時值今日,李小龍個人魅力及其電影作品的影響力,依然如水一樣,無形而有力。李小龍電影的意義在於,讓世界認識中國功夫,讓世界看到中國的電影文化,李小龍早期進入好萊塢拍攝《青峰俠》,後簽約嘉禾,拍攝了《猛龍過江》、《唐山大兄》、《精舞門》等經典作品,為嘉禾帶來質的飛越,也打開了歐洲日本等國際市場。

而80年代後期崛起的香港影星成龍、洪金寶、周星馳等,也可以看到模仿李小龍的影子和經典鏡頭的致敬。

《精武門》

80年代的李連杰

80年代,中國影壇橫空出世的一部功夫片,便是《少林寺》,事實上,本片對國人的影響,已經超越李小龍的電影。這部由中港合資拍攝的少林功夫片,創造了很多奇蹟,國內加上海外票房共1.6億,其中國內票房1.4億,當時票價一毛到二毛五,中國8億人口,而許多人都是看了3次以上。

《少林寺》掀起了學習武術、功夫片熱潮,後期誕生了諸多中國產佳片,如《少林小子》《南北少林》《武當》《武林志》《木棉袈裟》等。

李連杰動作如行雲流水,瀟灑飄逸,將中國功夫文化精髓展現得淋漓盡致,90年代與徐克合作的《黃飛鴻》系列,塑造出了一個擁有強烈家國情懷的宗師形象,更被海外熟知。

三、光影與我

電影及電視是一種藝術文化,已經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80年代《少林寺》的熱潮持續了好久,即便上了學,學校組織觀看《大渡河》《四流赤水》,依然陶醉在紅軍衝鋒陷陣的吶喊聲中。

驚喜如時代的變革般不期而至,1985年冬天,家裡買了一臺君子蘭牌黑白電視機,也是大雜院中第二家擁有大型家用電器的家庭,當年除夕之夜,央視首播《射鵰英雄傳》,家裡坐滿了鄰居,吃瓜子花生,嚼糖果,其樂融融。家裡變成小電影院,當時感覺很奇妙,也很自豪。

休閒娛樂之外,電影及電視帶給人更多的是對人生的反思與價值觀的取捨。

《開國大典》中的歡騰與豪邁

《紅高梁》中面對日寇的血性與不屈

《編輯部故事》的葛式幽默、詼諧與京片子妙語連珠

《舉起手來》經典的抗日喜劇卻有別於神劇,鬼子的愚蠢與群眾的智慧形成鮮明的對比,合情合理引人入勝的劇情,卻又讓人無從吐槽

《二子開店》父子幽默詼諧塑造豐滿小人物及改革開放後人們新思潮的興起

《過把癮》90年代的愛情觀和永遠不變的分分離離後的至死不渝

光影百年,觀眾總能從電影中找到自己似有的人生,並把從中得到的思想價值昇華到現實中的人性。

《過把癮》劇照

四、斷層

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科技的力量使光影發展突飛猛進,帶給人們更多的是好萊塢式的逼真特效震撼,仍然記得《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終結者2》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T1000,但也許是國外特效的衝擊,讓中國的電影人在藝術創作領域的重心有所偏移,今天的影視劇作品中,好多場景非實景拍攝,降低了觀賞性;演員的演技浮誇,用力過度或面癱表演正成為一種文化,淳樸和自然的演技悄然而逝。

徐克的《蜀山》結尾,五臺山掌門對玄天宗說:當年天雷雙劍合併失敗,白眉以雷炎劍上的元神再造廉刑,你何不嘗試用相同的方法再造李英奇?

修仙千年,元神不滅。電影中的玄幻若歸結到現實,我想就是一種思想,一種精神,中國電影百年,韶華雖逝,精神尤存。

近年中國產電影發展,若《戰狼》《流浪地球》可以撐起門面,那麼,電影人也許還需要努力,讓中國的電影文化輸出在國際上大放光芒。

觀眾不期望看到《上海堡壘》式的高開低走,但也許電影人已經沒有辦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當代新生力量,誰能找出十個以上諸如年輕時的張豐毅、王志文、陳佩斯,並實力相當的演員?事實上,中國電影未來的中堅力量出現了斷層,即便有吳京,徐崢,也是大叔極別,新生力量,唯有流量小生而已,筆者認為,新生代演員和流量小生所缺的,便是中國電影的精神力量。

所以會有演繹人才的斷層。

1982年,《西遊記》被央視立項拍攝,當年拍攝劇組幾乎走遍全國,經費不足情況下,整個劇組一頓飯僅五毛錢的配額,如果按現在的標準,僅相當於幾十元。我還記得電視中播放過豬八戒的扮演者馬德華,從威亞上摔下來的畫面,整個身體重重鏟向地面,的也幸好有假肚皮道具的保護,那時沒有專業的吊威亞人員,所以當時演員所承受的危險可想而知。

當時拿國家工資的演員,僅僅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我想劇組和演員所擔負的,是觀眾的期望、電影人的責任和為電影事業的奉獻精神而已,無他。

《西遊記》的播出,給幾代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歡樂,當時的播出也很奇芭,記得是先播出《三打白骨精》,後過一段時間才播出《除妖烏雞國》,其實1986年是試播兩集,看觀眾反映意見,1987年才全部拍完。對於我而言,《西遊記》每次千呼萬喚始出來,然後又進入下一集遙遙遠期的期盼。

這就是電影電視藝術奉獻者得到的回報,彷彿他們把電影的種子播撒在觀眾的心裡,並與他們一同慢慢的成長、發芽、收穫,即使過了幾十年,仍然不能忘記這部電影,忘記這些真誠創作藝術的電影人。

這是一個電影人,或是一個演員該有的精神,便如天雷雙劍,修仙者把元神融入劍中,人劍合一,人已逝,元神不滅。

所以說,中國新生代電影人(演員),缺乏的就是這種精神,無法人劍合一,又如何創作出精彩的作品,又如何讓中國電影閃耀於世界。

可以欣慰的是,2010年以後,中國產佳作還是很多,懸疑片《白日焰火》《心迷宮》《暴裂無聲》;電視劇《白鹿原》《琅邪榜》《甄嬛傳》,這些中國產佳作,仍給人們的業餘休閒生活帶來無數的話題和歡樂。

白日焰火

五、尾章

百年光影,歲月留聲。依稀記得老舊的電影院,廣場的垂柳、拾階而上的孩童、斑駁的紅漆木門,五顏六色的海報,那座承載幾代人歡樂與嘆息的休閒之地,已經被3D巨幕代替,我能感受到科技力量對生活的改變,但卻看不到那種最平凡的藝術奉獻精神,何時再造李英奇,不要像浮光掠影般,仙逝到另一個世界。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曝張鈞甯媽媽不接受邱澤,邱澤經紀人解讀張鈞甯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