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馬伊琍,總會想到她那句“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那年選擇原諒文章,在且行且珍惜的路上,他們還是沒能走到最後。
去年7月,文章馬伊琍在微博官宣離婚後,數十年的感情從此走上陌路。
現在44歲的馬伊琍,領略過少女的青春和純碎,也擁有生活的磨礪和浸潤,對生活有了不一樣的看法與想法。
她不避諱談離婚後的生活,不排斥談文章,在《女人三十加》節目中更是大方談及個人的女性觀和婚姻觀,稱40歲後,她是為自己而活。
馬伊琍還首次談及了女兒對她未來伴侶的的不同要求。
11歲的大女兒更注重外表,希望她找個帥的。相反,6歲小女兒則希望找個“寵媽媽的”。
對於父母再婚,大部分孩子都會難以接受。
但兩個女兒對馬伊琍再婚則非常開明,還給出了暖心的建議。
這下子,或許馬伊琍有了明確的目標:“找個帥的,寵自己的男人!”
父母離婚,孩子無可避免的會受到傷害。
馬伊琍與孩子之間肯定是進行了長期的溝通,達成了默契。孩子能理解父母,也恰巧說明父母的離婚對他的影響已經降到了最低。
很多父母離婚總是因為各種原因欺騙和隱瞞孩子,這不是明智的做法。
當父母遇到某些問題,如果我們總把孩子置之度外,這時就容易產生隔閡。
溝通會讓我們和孩子更進一步。
孩子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尊重孩子,孩子也必然會尊重你 。
01.
真正傷害孩子不是離婚這件事
父母離婚一定會對孩子造成無法癒合的負面影響嗎?
答案不一定。
心理學家們關於離異家庭的追蹤研究顯示:
在父母離異後的第6年,75%的孩子已經克服了第1年時的壓力和悲傷,並且各方面行為都很正常。
剩下的那些25%的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發生在來自完整家庭的孩子的比例是10%。
簡單來說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離異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會通過孩子自身攻克,孩子的承受能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差。
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能簡單粗暴地歸因於父母的離婚。
父母離婚真正傷害孩子的,或許並不是離婚這個事件本身,而是父母雙方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當夫妻關係陷入僵局,為了孩子、為了避免家庭“破碎”而勉強在一起,卻終日爭吵、欺騙、甚至家暴......
長期處於這樣的家庭環境,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安全感,還會把一切都攬到自己身上,陷入深深的自責:都怪我,都是我不好。
孩子容易變得不再相信愛情和婚姻,甚至不再相信幸福。
02.
離婚這件事,一定要正面告訴孩子
如何降低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對父母來說是一個需要被重視的問題。
馬伊琍不避諱跟孩子談離婚,在很早之前她已經敞開心扉,跟孩子溝通和探討自己的婚姻問題。
她樂於聆聽孩子的意見,而孩子們也很替媽媽著想。這種結果無疑是最好的。
如果婚姻真的沒法挽回,那麼一定要正面告訴自己的孩子。
不迴避,不欺騙。
不要用“孩子,長大你就懂了”或者“爸爸/媽媽出差了”,這種藉口來隱瞞離婚的事實。
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對家裡的細微變化都會有明顯的感知,欺騙反而會讓孩子胡思亂想。
不迴避的告訴孩子,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存在感的,父母是信任、尊重自己的,同時也更能讓孩子認可父母的為人,尊重父母的選擇。
具體開口和孩子談論時,有幾個點是一定要注意的:
1, 要讓孩子知道,離婚是爸爸媽媽的決定,不是他的錯,他不用感到自責;
2, 要讓孩子知道,為了挽回婚姻,爸爸媽媽真的做過努力,但還是覺得分開兩個人都會更開心;
3, 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對他的愛不會變,以後還會見面。
寫到這裡,想到了以前和你們分享過的一個故事:還記得那個6歲的印度尼西亞小男孩Azka嗎?
他用手繪的方式畫了一組漫畫,講述了父母離婚的故事和父母離婚後自己的感受。
6歲的時候,父母因為頻繁吵架而選擇離婚,他們沒有隱瞞,而是坦誠布公的告訴了Azka。
他和爸爸一起生活,並且媽媽也會回家看他,他們一家人也會和以前一樣去超市。
很多周圍的親友,都會問他,作為一個離婚家庭裡的孩子是什麼樣的感受?
他這樣回答:我覺得我的家並沒有遭到任何破壞。只是爸爸媽媽因為不再相愛而選擇分開。但他們還是我的爸爸和媽媽。
也有人問過年幼的Azka,希不希望父母複合,然而六歲的他這樣說道:
“我很享受這樣的生活,而且他們再也不爭吵了,因為我希望每一個人都是快樂的。”
離異的孩子幸或者不幸取決於父母。
Azka是幸運的,爸爸媽媽雖然分開了,但卻沒有缺失對他的愛。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家庭就不算是真正的破碎。
03.
父母的互相抱怨,是傷害孩子的利器
知乎上有網友曾這樣提問過:父母離婚後一直生活在仇恨裡,該怎麼辦?
我不敢說大多數人是這樣,但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離婚後仍然帶著仇恨生活。
如果父母不能很好的處理好離婚這件事,那麼孩子必然會成為失敗婚姻的替罪羊。
最糟糕的可能是夫妻雙方各自帶著未處理的傷痛和情緒分開,並把這種傷痛和情緒投射到孩子身上。
漸漸的,孩子成了夾心餅乾,內心失去平衡,又焦慮,又恐慌,還無處可傾訴。
了解林志穎的可能都知道,從小他父母就離異。
在《婆婆和媽媽》節目中,林志穎就曾提到過:
“我永遠是夾在中間的那一個。跟爸爸在一起的時候,他會說一些媽媽的事情,跟媽媽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跟我們來訴苦,我真的受不了。”
這番話,何嘗不是大多數孩子的心聲。
婚姻的結束不單純是一方造成的,彼此都一定會有原因。如果沉溺於帶著仇恨和責怪,只會耽誤自己接下來的精彩生活。
而在一次次的互相抱怨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會被一點點消耗直至枯竭。
到那個時候,孩子會逐漸失去對別人的信任,慢慢的不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還會時常感到生活是非常的不幸。
04.
婚姻不是兒戲,請互相包容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人都有難唱的曲,誰家的日子都不會過得順風順水。
幸福的婚姻都相似,不幸的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同,最好的愛情,從來也沒有準則,因為幸福是一種感悟,來自於內心的感受。
我有個朋友,前段時間找我聊天,說她覺得自己不幸福,想離婚。
她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我總結了下大概是這3點:
1, 辭職在家帶娃,做全職太太,平時沒人陪自己聊天,晚上老公回家多說兩句,遭老公煩;
2, 幾乎很少有性生活,總感覺在這方面,老公好像不需要自己,總是懷疑老公出軌;
3, 和婆家人爭吵,老公不幫自己說話,沒有人維護自己。受委屈也不敢和媽媽說,因為對孃家來說你是嫁出去的女兒,對婆家來說你就是外人。
總的來說,這其實是婚姻中的無力感。
和愛人聊不到一起後,就會開始陷入無力感的漩渦。
婚姻中的無力感不可怕,可怕的是懶得去改變這種無力感,懶得去經營婚姻。
不可否認,女人這輩子承受的壓力與痛苦一定會比男人多。
以前說男人養家賺錢,女人就只管生孩子做家務,但是在現代女人也要賺錢,還要承受分娩之痛,還要應付婆媳關係......很多男人會抱怨自己的妻子囉嗦,覺得自己工作壓力也很大,自家老婆不體諒。
但你可知道,全職太太除了和你說生活瑣事,孩子教育,還能說啥呢?
婚姻,是求同存異,而非排除異己。家庭,是療愈的港灣,而非廝殺的戰場。
風花雪月過後,剩下的就只有柴米油鹽。
婚姻生活需要互相包容,傾聽對方的心聲,珍惜對方的付出。
人生苦短,要麼用心去愛,要麼體面分開,這才是最好的餘生。
#了不起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