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心心念唸的《信條》終於上映了,內地累計票房已經超過1億,但國內豆瓣的評分卻從開局的8.3分降到了目前的8分,隱隱有種要跌破8的水平,而就算不跌破8分,《信條》的這個分數也是諾蘭執導生涯的最低值,此前這個紀錄由3年的《敦刻爾克》的8.4分保持。

也就是說,封神的諾蘭這次在中國似乎玩不轉了,到底是大神跌落神壇,還是觀眾是辣雞呢?

秉持著看電影不受概念和各種解釋影響的原則,小編我來給大家一個交代。

大神諾蘭今年剛過完50歲,拍過的10部電影,有7部位列豆瓣TOP250內,這樣的成績應該算是當代導演的最高紀錄,貌似沒有之一了。而諾蘭雖然拍過不同型別的商業電影,但他唯一的主題從來的都沒有變過,就是時間。

他自己也曾經說過:我一直都時間著迷,對它的主觀性著迷。

在中國,也有一位導演對時間著迷,就是王家衛。他對時間的理解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每個東西上面都有一個日子。秋刀魚會過期,肉醬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

而諾蘭對時間的理解是:等了多少年?到現在應該有23年4個月8天。6年前,諾蘭通過他對時間的理解拍出了《星際穿越》。6年後,諾蘭再次帶著對時間的理解拍了一部《信條》。

野心更大,格局更大,但故事卻落入了俗套,只不過這個俗套很複雜,複雜到很多人可能看不太明白。

接下來,我分成優點和缺點來展開講。先說優點:

具象化的概念。

把複雜的名詞簡單化一直是諾蘭電影的特點,這裡的簡單化不是說簡單理解,而是理解透徹之後的簡單表達,大道至簡。

這樣的特點分別在《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出現過,他們分別解釋了夢境、黑洞、蟲洞和五維空間這些高度抽象化的概念,讓人耳目一新。

《信條》裡面也出現了很多專有名詞,比如熵增熵減、祖父悖論、鉗形行動、逆時間。這些高大上的名詞在你沒有走進電影院之前應該都已經在網上看到過,於是就會形成一種心理狀態:我特麼會不會看不懂這部電影在講啥,畢竟我物理沒有及格過。

我可以拍著胸脯跟大家說,所有的專有名詞其實你都可以不用了解得太多,甚至可以不用了解,因為大多數的名詞都在我們身邊不斷髮生,只不過沒人告訴你它們的專有名字而已。只要你看過一些關於時間旅行的電影,基本上理解起來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除非你看電影的時候走神了,玩手機了,那真的可能看不懂。

這就好比當你擼完之後感覺生無可戀,空虛寂寞,突然有一天有人跟你說你的這個狀態叫“賢者時間”一樣,知道和不知道對你的生活是沒有影響的,無非裝逼的時候有沒有名詞可以說,能不能顯得有文化一點而已。

大概是因為之前一些所謂的專家評論諾蘭電影的時候總說他的電影一直有老師在裡面專門上課,不夠高逼格,這次諾蘭基本放棄了解說,讓觀眾直接進入這些物理名詞領域,用畫面說話。

本片最重要的一個名詞叫逆時間。對逆時間的展示堪稱《信條》的核心,也是《信條》可以和其他時間旅行電影區別開的最大特徵。

在這部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這種神奇的效果。有倒著炸的地鐵,倒著開的車,導著走的人,撞車之後玻璃不是起火而是凍結。

那麼怎麼理解這個逆時間呢?此前我們看到的時間旅行電影基本上是主角直接穿越過去,回到某一刻時間,在那裡改變會對未來有影響的事情,過去的時間流逝和物理空間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但《信條》不是,《信條》裡設定了一個時空門,穿過這個門,時間就是逆流狀態,也就是過去發生的事情是以倒著放的姿勢進行的。簡單來說就是比如你在路上走路,正常是向前走,但有時空之門之後,你會看到剛才你在路上碰到的人是倒著走,這裡的所有的一切對於你來說都是反著來的。所以要戴上口罩,因為氧氣不好呼吸進去啊。

這個理論的基礎就是物理學的關於熵的定義,一般認為熵會不斷增加。所謂熵增概念,就是所有東西都會從有序轉為無序混亂狀態。日常生活中,在你睡覺之前你的被子、枕頭和你之間是固定位置,但是起床之後發現你可能掉到床底下去了。

套用到人生來說就是過去已經是固定而有序的了,但是未來不是,也就是未來的不確定性,所以下次有人說擁抱不確定性,你可以裝逼地說“擁抱熵增”,看會不會有人打死你。

而穿越過去就是熵減狀態,因為過去是有序的嘛。所以你看,整部電影的核心就是逆時間,其他都是它的補充和支撐。

祖父悖論就不用說了,你要是回到過去弄死了你祖父,就沒有你了嘛。除非有平行宇宙。

《信條》的拍攝成本是2.2億美元,除了福斯熟知的炸掉了一輛廢棄的波音飛機,大部分的錢都花在逆時間的特效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樣的視覺效果配合諾蘭大神成熟的鏡頭運用和剪輯,估計拿個奧斯卡應該是沒問題了。

逆時間的視聽效果在兩場大戲中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第一場就是U型門大戰,俄羅斯寡頭薩塔爾利用時間門套出鈽241的下落。第二場是結尾主角對薩塔爾的老巢實施雙線戰鬥。

這裡利用的就是時間鉗形行動,簡單來說,先利用正向時間得知結果,再逆行回去,改變結果。這裡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是,腿長1.9米的小姐姐凱特遭到來自逆時間老公發射的逆時間子彈。在正常時間線,槍傷會慢慢變好,但因為是逆子彈,所以只會越來越差,直到搞死小姐姐,這麼好看的小姐姐當然不能死了,所以兩位小哥哥帶著小姐姐回到逆行時間的機場爆炸裡,等小姐姐恢復差不多了再通過時間門回到正常時間。

而結尾處的兩隊大混戰就真的要好好誇一誇了,同樣的,一個小隊正向攻擊,必敗無疑,一個小隊逆向攻擊,改善正向小隊的問題,取得勝利。最高潮的鏡頭來自任務半中間同時爆破一棟大樓,一個炸頂部,一個炸底部,一個反向炸,一個正向炸,看片看了這麼多年,這個姿勢還真沒見過,還是大神會玩。

說了這麼多好的地方,現在該輪到缺點了。

既然分數降到了諾蘭大神職業生涯的最低分,那它的問題一定也很明顯。

首先要明確一個原則,我們談論的是電影,所以任何一部片子都要滿足電影的要素,核心的就是劇情,主題和人物。三者有兩者成功,基本上片子品質就可以了。三者都逆天的,都是那些拿9分的電影。

回到《信條》來看。上面說的這些優點其實只能算是劇情裡面的一小部分,它更像是給你解釋了一通那些名詞到底是啥,所以如果站在理解名詞的角度來看,該片還是很成功的。但是對於電影來說,這遠遠不夠,或者說我認為遠遠不夠。因為也有人認為電影只是長視訊的一種,有各種千奇百怪的用途,而對我來說電影要表達的核心從來都是人類的情感問題,任何藝術的終極都是面對人類永恆問題。能解釋高大上的名詞,大概比較合適科普類的範疇。

庸俗化的劇情。

事實上,電影誕生了100多年,很難再出現所謂的全新的故事,所以我說的庸俗化的劇情不是指劇情本身,而是指劇情的展開方式。

你看以前香港八九十年拍的那些電影,有故事好到驚豔的改編,但大多數我們其實都知道結果,不過還是願意看下去。就像諾蘭早期的《蝙蝠俠》。

而《信條》簡單來說就是《終結者》+《007》+《諜影重重》,無非是因為逆時間把故事的時間線弄得更加複雜一點,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個故事看到最後,其實只有震撼,再無其他,原本這是一個很高的評價,不過也是一個很冷冰冰的評價。

一個故事要想更好地傳播出去,靠的不是震撼,而是共鳴。比如《讓子彈飛》,背後涉及各種隱喻,但在呈現方式上就是可以讓普通人也看得很爽,後來姜文只顧自己爽拍了《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之後就沒什麼反響。

諾蘭情感最充沛的電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和《星際穿越》,裡面有普世的價值觀和人類永恆的主題,所以他們倆可以在排在封神的前兩位。

《信條》的主題其實並不突出,或者說俗到沒有什麼意思,就是拯救世界,而拯救世界的過程中,大概是因為諾蘭專注於逆時間的效果呈現對故事核心的提煉不夠重視,沒有鮮活的主題可以讓人記住,沒有大量的故事做鋪墊來引爆。

臉譜化的人物。

劇情和人物基本上是相輔相成的。《信條》中的人物塑造能力非常弱,堪稱諾蘭生涯最差。首先是男主,這個黑人演員是影帝丹妮爾華盛頓的兒子,之前拍過《黑色黨徒》。在故事裡,我們其實不太能感受到主角(就叫主角)的情緒變化,一個沒有情緒變化的主角就是失敗的主角,因為他無法帶領觀眾探索劇情。

而又因為劇情的簡單,主角的動機就很弱。因為一場測試被叫去拯救世界,拯救世界過程中又想拯救凱特。感覺像是大愛無疆,又像是好像跟他沒有半毛錢關係,他救不救都沒什麼影響,那他為什麼要救呢?

碟中諜好歹給了一個阿湯哥最牛逼的理由讓他出山,還讓他保護自己的老婆。

尼爾作為搭檔其實鋪墊了很多戲份。作為從未來來的人,他三次救了男主。類似於《終結者》裡的T800這個角色。

但是他們倆表面上並沒有建立多深的關係,他們的關係需要我們自己去挖,去發現才能看到,這是不是好的方式呢。我認為不是。

《終結者》的故事大概就是主角好尼爾的故事,卡神是怎麼處理的呢?讓機器人學習人類的行為模式,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小男主漸漸把T800當成了缺席的父親,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礎,有了這個鋪墊,最後T800的犧牲才能讓人動容和記住。

而尼爾從片中來看,其實只有行動也沒有動機。如果硬要找的話,大概可以算得上忠誠,因為在未來,主角會讓尼爾加入信條這個組織。但動機不足的情況下就犯了和主角一樣的問題,淪為工具人。

反派也一樣,因為自己要死了,所以要拉上全世界一起死,也不管自己親生兒子的性命,這樣的反派塑造相當失敗,連《美國隊長3》都不如。極其臉譜化。

還是用《終結者》來說,在結尾,它留下了一句話:我們的未來不可預知,但我第一次對未來充滿期望,因為如果一臺機器如終結者,都能學會人類自身的價值,也許我們也可以。

這當然是科幻的拍法,我也只是舉個例子,《信條》沒有完成這樣的主題昇華,也就無法對人物注入對應的情感核心,這就是它不足的核心問題。

和《1917》一樣,諾蘭的《信條》在形式上做到了完美,在其他地方則暴露了很多問題,所以對於這樣的一部電影,我們應該分開看。總結起來它就是:頂流的創意、一流的視聽、二流的劇情、三流的人物。如果想看一個好故事,它做得遠遠不夠,如果只是看場面和刺激程度,那它絕對是今年第一。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信條》,無疑是諾蘭最差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