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個節目,郭德綱、于謙跟徒弟秦宵賢聊天,秦宵賢給郭德綱倒茶後,隨手把茶壺往桌子上一放,茶壺嘴正對著郭德綱。結果被郭德綱教育了,如圖。
那麼,茶壺嘴不能對著人,這條規矩到底算不算文化糟粕?
這條規矩,最早被髮明出來時,是為了方便同桌其他人續茶時,拿茶壺順手。尤其是方便坐你對面的人。
本來是一種好禮儀,可是傳著傳著,傳歪了。
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是圓桌子,坐了一圈人,尷尬了吧,茶壺不管怎麼放,壺嘴兒都會
對著其中一個人。
那怎麼辦?
中國的餐桌禮儀重新解構了這一規矩,於是變成了:壺嘴兒不能對著長輩和領導。
一個為他人著想的好禮儀,愣是被附加了等級和尊卑的屬性。
視訊中,郭德綱就教了秦宵賢一個辦法:
茶壺實在沒辦法放的話,可以反過來,把壺嘴衝著桌子外圈。
你會發現,按郭老師這種放法,郭老師自己拿壺都要擰巴著才能拿到,別人更不順手了。
這條規矩在郭老師這張桌子上時,已經不是方便別人順手,單純就是為了不把壺嘴對著別人,尤其是不對著長輩和正主。
這個規矩跟“遞剪刀時,要把刀把的一頭衝著對方”還不一樣。刀把對著別人,這是為了對方的安全,是合理的。
而茶壺嘴不能對著長輩和領導,是在人為的製造關係不平等,就是糟粕。
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就是茶壺怎麼順手怎麼放,如果同桌有人需要續茶,現在飯店的餐桌都會轉,自己動手,很方便。即使桌子不會轉,誰順手誰就幫著遞一下,沒什麼。
壺嘴兒是用來出水的,跟其他無關。
我們有很多老規矩,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
對大多數人來說,規矩就是一種慣性,傳承的人壓根都沒想過這項規矩對於不對,只是覺得那是老理兒,老一輩一直都是那樣做的。
然而此處,我要引用魯迅的一句話:從來如此,便對麼?
最後,我是郭德綱老師的粉絲,我喜歡郭德綱老師的作品,但是不能因為喜歡一個人,就無腦的認為他的一切都是對的。
在郭老師和秦宵賢的這張桌子上,“茶壺嘴兒不能對著長輩”,就是文化糟粕,應該被當代先進青年們拋棄,甚至,都不應該成為話題。
-
1 #
-
2 #
坐了一圈子長輩,那就茶壺嘴朝天吧!
-
3 #
壺嘴對誰不懂 晚輩跟長輩一起吃飯茶壺永遠在晚輩右手旁邊
-
4 #
這是規矩也是禮儀,尤其是餐桌上的禮儀,酒滿敬人,茶滿逐人,茶壺不能衝著人,餐桌上有魚,芋頭排骨要對著輩分最大人,長輩不開動,晚輩就必須等著,晚輩敬長輩就杯子要低(只要和自己輩分大的都要杯子低),長輩敬晚輩酒要乾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堂堂大華夏本身就是禮儀之邦
-
5 #
別不服氣這就是文化,不然你看看一水星二代人家郭麒麟為什麼就那麼出色?
-
6 #
各有各的理,中國古代文化規矩禮儀多了去了!真正能繼續使用的還真沒有多少
-
7 #
在飯店餐桌上也是壺嘴衝裡的,因為那是一個圓桌,有時壺滿 裡面又都是熱水一拿會有水倒出來,沖人還是很危險的,這是餐桌禮儀,不是文化糟粕,就算你不把它當成禮儀,那麼當作是考慮他人的一種文明行為可以嗎?就像我們給別人遞剪子把尖頭衝自己一樣
-
8 #
假設郭德綱把壺嘴對了徒弟,徒弟敢說不滿意嗎 所以說這是糟粕
-
9 #
這要是國外節目,估計就沒反的的聲音了。一臉的羨慕大喊貴族風範
-
10 #
你可以拿著茶壺嘴對著你爸媽試試看你爸媽是啥反應?還有就是圓桌在放茶壺的時候,茶壺嘴要對著兩個人的中間放
-
11 #
酒要滿,水要淺,這是酒桌上的禮儀,也是一種傳統文化,壺嘴不能衝著別人,也是表示尊重
-
12 #
壺嘴不能對著人,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1,避免水蒸氣把人給燙傷,2,也是為了別人需要水的時候方便拿水壺。再說了,西方的所有餐桌規矩就是禮儀,到中國了就是糟粕了?
-
13 #
沒有什麼好與壞,只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所以根據各人喜歡與否來決定的, 譬如我不喜歡褲子隨便晒,我一定要晒人不怎麼走的地方,還有傘不是撐著的時候,我的傘尖一定要朝下,包括遞剪刀和刀的時候,也一定要把把手遞給別人。
-
14 #
壺裡有熱水,壺嘴對著人容易把人燙著,所以不要把壺嘴對著人,我個人覺得祖輩定這個規矩的原本原因就是這麼回事,
-
15 #
筷子刀叉也不能對著人,不尊重別人的表現,遞剪刀也是,我媽教我的必須剪刀把給人
-
16 #
每個人都認為的規矩,還是遵守的好。你可以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來反駁我這句話,我想說的是,你覺得對就做,這個本來就是一個禮儀,不遵守也不會死,也不會犯法,就比如進包間就隨便座位置,領導沒座你先座一個道理。但是別人怎麼看你,你也別在意就可以。
-
17 #
首先,泡茶的水溫很高,壺嘴會冒出蒸汽,容易燙人,所以不能直接對人。其次,據說壺嘴有諧音“虎嘴”的意思,壺嘴沖人在古代被認為是忌諱。這都是規矩,不是糟粕。
-
18 #
把它當成一種禮貌看吧,沒什麼大不了的
-
19 #
談談英國貴族的禮儀,那麼繁瑣,國內那麼多人追捧,
吃火鍋時,湯勺也不能對著人,老人們都是這樣教的啊,沒什麼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