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木蘭》的上映因為評分在網路上掀起了一番博弈,關於“文藝有無國界”的爭論也被抬到了至高點。
曾幾何時,電影被譽為人類創作的第八大藝術
但是隨著商業化的衝擊,藝術性正在削弱。客觀的來講,藝術是有地域性的。簡單舉例,安格拉、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東方人不認可,東方的水墨同樣不被西方人認可。再加上文化的民族性,兩種文化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求同存異
而《花木蘭》本身就是那個“異”
那麼“同”是什麼呢?
《末代皇帝》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客觀上來講,尊龍版的《末代皇帝》比陳道明劇版《末代皇帝》更有代表性
拋開歷史問題,導演貝納爾多還原了當時的紫禁城文化,同樣是外中國人拍國內故事,《末代皇帝》有一點就完全是《花木蘭》無法比擬的
也是兔小妹認為《花木蘭》最失敗的一點,就是導演拍攝的電影原聲對白是英文。而《末代皇帝》原聲就是中文,只是在其他國家有不同語言的配音版。
片中劉亦菲飾演的花木蘭張口一個yes,閉口一個no,不尷尬嗎?
眾所周知《花木蘭》的傳承從早期的辭賦,到後來的戲曲,都是語言文化的傳承,迪士尼版的《花木蘭》是在捨本求末
為了迎合國內觀眾,劉亦菲、李連杰又分別為自己的角色花木蘭和皇帝配音中文版。
勇敢而淳樸的花木蘭一直是受中中國人尊敬的女性代表,除了家國意識,花木蘭的貞潔、忠孝更是歌頌的更重點。然而迪士尼塑造的是一位個人英雄主義的“超級英雄”。
就像導演妮基·卡羅在訪談中表示:這是一個非常激發腎上腺素版本的《花木蘭》。我很自豪的講,這就是我們女人拍的電影!
用高舉freedom的空想主義去闡釋花木蘭這個角色,兔小妹認為這是花木蘭形象的侮辱
從表面來看這是電影文化的交流,從深層分析這就是西方文化的滲透
當然,也有觀眾表示,這就是一部電影,不要上綱上線
那我們就把《花木蘭》當作一部美式商業片來分析
現在《花木蘭》的故事被批判的體無完膚,而影片主演劉亦菲成為了主要賣點
《花木蘭》上映後有許多網友甚至媒體鼓吹《花木蘭》北美口碑炸裂,還拿出了爛番茄80%的口碑高捧影片。
那麼爛番茄網站現在到底怎樣呢?其實早在15年開始,爛番茄的網站訪問量就出現了斷層,大家可以明顯看到,YXH所鼓吹的達81%的新鮮度其實並沒有多少人評價
我們來看一組亞馬遜的資料
爛番茄的網站流量周訪問量才只有100萬,全球排名700+這算不算野榜?
說到這種被吹出來的榜單小編又想起了TCC亞洲最美面孔,其實這個網站才是名副其實的野榜,被國內的流量明星炒作炒火的,此前就是國外一個小網站,而且連日常維護都沒有
後來流量明星層出不窮,飯圈文化更是蓬勃發展,現在TCC最美面孔已經在國內註冊了官方號,還聚齊了幾十萬粉絲。值得一提的是,該網站向日本營銷時卻遭到了不少網友反對,還被水原希子等女星炮轟引導錯誤價值觀,真正的美不只是外表美
害,無論是各大榜單,還是什麼最美面孔都是追星族、飯圈文化養肥的
國內比較權威和說服力的網站豆瓣卻因為《花木蘭》只有5.9分遭到了飯圈的圍攻
那麼《花木蘭》5.9分真的低了嗎?
我們來看一個更權威網站,那就是IMDb,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該網站訪問量在全球排名70+,周訪問量2000萬,評分應該更有說服力吧?在imdb上《花木蘭》的評分只有5.4分,還不如豆瓣
總結:無論是票房、口碑還是評分,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花木蘭》這種四不像的文化產物真實的一面就是這樣
-
1 #
-
2 #
前些年動畫木蘭不也是英語原聲,我覺得挺好;人家只是用中國的一個故事又不是隻拍給中中國人看。用不著這麼玻璃心。記得動畫木蘭是抵抗異族匈奴侵略。不知道在某些專家的眼裡木蘭還算不算英雄?
-
3 #
《末代皇帝》的原聲是英文,配音是中文!當時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口型跟中文一點都對應不起來,跟英語對應起來,很齣戲
-
4 #
影院不買賬的舉個手
-
5 #
一個外中國人演花木蘭真是開玩笑!!!這部電影沒有幾個中中國人,所以我絕對不會看,這就是我的態度!!!
-
6 #
我已經看過了,非要打分的話我只給一分,因為這一分是給劉亦菲的!
-
7 #
一群外中國人在演中國的事,能好看麼。
-
8 #
說得太嚴重了,又不是紀實片
-
9 #
還沒看電影,先噴!而且還有迎合!
-
10 #
都還沒上映你就知道不是中文?
-
11 #
人家賺錢就行了,咱們不看就是了
-
12 #
美國根本沒有古代史,他們如何能理解中國古代的故事
-
13 #
昨天看了,啥玩意兒!
-
14 #
你是打算讓外中國人教我們華夏兒女說中國話嗎?
-
15 #
就這部準備去影院看,八百都是手機上看的
-
16 #
他們懂中國的歷史嗎????
對不起她不是中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