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月初新上映的影片中,《信條》無疑是眾多觀眾最關注的,也是最期待的一部影片。
僅僅是上映,就頻繁登上了微博、知乎等眾多平臺熱搜前列。
這是為什麼?
原因無他,只因為《信條》的導演,是克里斯托佛·諾蘭。
《信條》
Tenet
諾蘭這個名字,這塊招牌,在一定程度上便是票房的保證。
《盜夢空間》《致命魔術》《星際穿越》等等耳熟能詳的作品,可以說是眾多影迷的心頭好。
但是,十四滿懷期待的看完《信條》歸來,卻有一個感覺——
這一次,諾蘭搞砸了。
豆瓣評分8.0。
十四認為,它還會繼續下跌。
Part 01
在觀影結束後,從影廳出來,觀眾最頻繁的一句話便是:
“這在講什麼?”
“你看懂了沒有?”
可以說,《信條》本身的觀影門檻偏高,對於不常常看腦洞電影亦或是科幻片的人來說,很有可能150分鐘過去,仍然理不清故事的脈絡。
《信條》本身的主題並不複雜,可以用一句話,甚至六個字來概括——
「特工拯救世界」。
但,他可是諾蘭。
司空見慣的主題與他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相互結合,可以讓你150分鐘都不敢挪開視線——
因為一旦錯過一幕,接下來就可能再也看不懂了。
所以,即使是仍未觀看《信條》卻想要觀看的朋友,十四也建議先行理解電影裡的幾大科普與概念。
提起諾蘭,大家想到的第一個關鍵詞是什麼?
十四想到的,是「時間」。
不管是《星際穿越》裡米勒星球因為巨大引力造成時間流速快,還是《盜夢空間》裡每一層夢境的時間流速與現實不同,諾蘭善於用時間來編造故事。
而《信條》也不例外,這是關於一個時間的故事。
在《信條》的世界裡,只承認「一個世界原則」,亦或是「一個時間軸原則」。
電影裡,有一個時間裝置(U型門),穿過這扇門,從另一扇門出來,你的時間流動方向便會相反。
你,就可以逆行時間。
舉個例子。
9月6日,小明穿過了時間門,從另一個出口出來。但小明並沒有回到過去,穿過的時候,仍然是9月6日,只是他的時間在倒退。
對於正常的人來說,6號過後是7號,8號。
但是對於穿過時間門的小明來說,接下來是5號,4號。
這相當於他在回到過去。
這上面的磁鐵就相當於一扇U型門。
藍進紅出,你的時間正在逆行。
紅進藍出,你的時間恢復正常。
那麼在逆行的你眼中,這個世界是怎樣的?
整個世界就像錄影帶在倒帶一般倒退。
小鳥後飛,子彈歸位。
別人在說:“你好嗎?"
但是在你聽來,卻是“嗎好你“。
穿越過後,對你來說空氣也是逆向流動,若是沒有佩戴特殊口罩,甚至無法在倒帶的世界裡呼吸。
△左為逆行,右為正行
觀眾也可以根據是否佩戴口罩,來分辨影片中的人物是否是在時間逆行。
那麼看到這裡,許多朋友便會疑惑,既然穿過時間門之後,小明的時間會一直逆行,那他豈不是會回到他出生之前嗎?
這裡,諾蘭並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
但是隻要你在過去再一次穿過時間門,你的時間便會正常流動。
在這個時間段,存在著兩個你,一個是過去的你,一個是未來回到過去且時間正常流動的你。而這時你也不需要佩戴口罩。
舉個例子。
9月5日,小明錯過了火箭隊和雷霆隊的比賽,他穿過了時間門,讓時間逆行來到了9月4日,如果他不再一次穿越門,那麼時間會一直倒退,所以他必須再一次穿越門,讓時間正常前進。
「一個世界原則」又是什麼意思?
即在《信條》裡,不承認平行世界的存在。
我們再次請出小明。
假如小明回到過去,捅死了自己,那麼在那一刻,可能會發生兩種情況——
情況一,出現兩個世界,一個是小明死去的世界,一個是小明活著的世界,這就是平行世界。
情況二,未來的小明無法捅死過去的自己,因為這是悖論。
《信條》則屬於情況二,電影始終在強調,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
小明上課遲到了,他通過時間門回到過去,想要不再遲到,這可能嗎?
不可能,他仍然會因為各種不可解釋的原因,再次遲到。
結果無法改變。
這,是《信條》遵循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
在影片裡未來的男主敢向過去的自己開槍,是為什麼?
就是因為他確信過去的自己不會死。
可以說,這個創意既大膽,又充滿著魅力。
影片主要講述的,便是未來的人想要毀滅過去的人。
那麼根據諾蘭開篇就提到的原則——
結果無法改變,可以十分輕易的得到結論。
過去的人一定不會被毀滅,因為過去的人不存在,那未來的人也將不復存在,那麼又是誰來毀滅過去的人呢?
這是一個悖論。
就像你做數學題,直接給了你答案,並且跟你說:
"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做得出來。“
那麼你能怎麼辦?
硬著頭皮往下做唄。
但是既然結局無法改變,你做的選擇又有什麼作用?
Part 02
好了,接下來輪到了吐槽時間。
在《星際穿越》重映的時候,十四曾提過——
諾蘭雖然在許多影迷裡評價頗高,但是在各大電影節的獎項上可以說是顆粒無收。
為什麼?
因為眾多影評人對諾蘭的電影評價是,空有創意,缺乏核心。
在《星際穿越》裡,可以看到諾蘭的改變。
父子,父女之間的親情,教授為了人類延續,選擇對男主的欺騙,這都是創意之外的東西,是情感,也是核心,他們的交織組成了故事,讓故事有血有肉。
但是《信條》卻重新回到了諾蘭以前的老路子上,甚至比以前更歪。
若是創意有9成,那剩下1成都不是劇情,而是音樂。
在劇情裡,主角因為任務的原因,想要接近軍火販子薩塔爾,而接近薩塔爾的方法,是先搞定他的老婆。
姑且不說這個方法是否靠譜。
但作為一名旨在拯救世界,肩負重任的特工來說,居然動了真情。
可以說這是十四最無法理解的一個點。
這情感戲是不是來的莫名其妙?
這特工是不是不太專業?
反派綁架自己的老婆威脅主角,這簡直把我看傻了。
《星際穿越》鋪墊了兩個小時,只為最後的爆發。
但是這《信條》見面三分鐘,倆人就對上了眼?
整部電影除了創意和剪輯以外,劇情核心和情感幾乎所剩無幾。
剖開時間旅行這件「皇帝的新衣」,卸下令人驚豔的視覺動效,《信條》還剩下什麼?
十四找不到,也摸不著。
因為什麼也沒剩下。
即使外衣再怎麼華麗,《信條》依然只是一具空殼。
十四既感受不到主角為了拯救世界犧牲自己的大無畏意志,也感受不到第三者插足的真愛戲份。
唯一能讓我有一丁點共鳴的,可能是最後一分鐘帕丁森的告別。
在十四看來,整部電影是劇情為了創意服務,而不是創意為劇情錦上添花。
在劇情上,幾乎所有角色都缺乏最重要的動機——
即他為什麼這麼做?
男二甘願犧牲自己的理由,150分鐘裡沒有提及。
大反派為什麼要帶上全世界陪葬,僅僅就因為自己以前接觸輻射身患絕症?
這個理由太過牽強。
未來人明明清楚結局註定的原則,為什麼還要毀滅過去的人?
未來人面臨的末日困境到底是什麼?
人物刻畫死板,彷彿紙片人。
強行加上的情感戲,觀眾get不到點,甚至連一丁點的共鳴都做不到。
看完全片之後,你也許會稱讚諾蘭的腦洞之大,特效之炫,但你很難說一個詞——
好看。
但好看,卻是電影最重要的評價之一。
《黑暗騎士》裡,人們會記住乖戾的小丑,會思考那個電車難題。
《星際穿越》裡,人們會記住男主在親情與拯救人類之間的艱難抉擇。
《盜夢空間》裡,人們會記住主角對老婆的愧疚和對兒子的思念。
《信條》呢?
十四記住的,只有女主用一米九的大長腿開門的場景。
全程似懂非懂,150分鐘快節讓你喘不過氣,生怕錯過一分鐘,浪費二個半小時。
電影,首先得講好一個故事。
《信條》沒有做到。
他只是用視覺奇效、時間逆行等等看似新奇的玩意來填補空缺。
但這都不是在講故事。
當然,也許是十四的水平還無法理解這部電影的深層核心。
就像影片裡的那句話:
“不要試圖去理解它,要去感受它。”
但是,我感受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