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量公司Comscore估計,由於紐約和洛杉磯等美國主要城市的影院仍處於關閉狀態,華納兄弟旗下的《信條》(Tenet)在勞動節假期前在北美地區將增加2020萬美元的收入,累計收入為1.462億美元,目前國際票房為1.26億美元。
備受期待的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信條》本週末在中國上映,票房達3000萬美元;與此同時,《信條》在全球46個市場的近5.3萬塊銀幕上映。
《信條》打破了IMAX的紀錄,在43個市場的1168塊IMAX螢幕上獲得了1110萬美元的收入,這是9月份該IMAX格式電影有史以來全球票房最高的週末。而在北美,截止到週一,《信條》在272個IMAX銀幕上的票房收入為280萬美元,儘管錯過了紐約和洛杉磯等大城市,但卻成為了IMAX有史以來最大的美國勞工節票房開幕式。
這部電影在影評聚合網站《爛番茄》(Rotten Tomatoses)上獲得B級電影評分和74%的“新鮮”評級,在10月份《神奇女俠1984》(Wonder Woman 1984)上映前,它仍然是上映日曆上唯一的大片。
在包括華納兄弟(Warner Bros.)在內的製片公司越來越願意嘗試線上發行的情況下,《信條》(Tenet)以2億美元的製作預算,是對傳統大銀幕體驗健康發展的一次重大賭博。
華特迪士尼公司(Walt Disney Co.)上週五開始向迪士尼+訂戶提供30美元的《木蘭》票價,避開了該片計劃中的首次上映;它將只在迪斯尼+不可用的市場上映。包括華納兄弟(Warner Bros)的《史酷比》(Scoob)、環球影業(Universal)的《斯塔頓島之王》(The King of Staten Island)和迪士尼(Disney)的《漢密爾頓》(Hamilton)等電影,在COVID-19流感大流行之際,已經直接進入視訊點播或流媒體播放,因為電影公司擔心在觀眾基本上都呆在家裡的情況下,會把更多的土地讓給Netflix。
在國際上,迪士尼的《木蘭》在少數幾個較小的國際市場上獲得590萬美元的收入,在阿聯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排名第一。下週末這部電影將在中國和俄羅斯上映。
諾蘭是流媒體時代戲劇體驗的堅定倡導者,在他的電影因冠狀病毒關閉而多次推遲上映後,他似乎幾乎是命中註定要登上展臺。今年3月,這位導演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評論文章,以支援劇院業務。在正常情況下,該業務在美國約有15萬名員工。
AT&T旗下的華納兄弟公司(Warner Bros)因《黑暗騎士三部曲》、《敦刻爾克》和其他影片而與諾蘭保持著有利可圖的合作關係,但從未認真考慮過《信條》的數字化路線。取而代之的是,這家總部位於伯班克(Burbank)的製片廠在多次推遲影片上映日期後,採取了一種不同尋常的上映策略,8月26日在英國、南韓、加拿大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首次亮相。週一開始在國內發行,並在週四上映前提前“預告”放映。
沒有人真的知道在《信條》的第一個週末會有什麼期待,大約3300家北美影院,或60%的地點,開放營業。壓抑的需求會促使瘋狂的觀眾重新回到影院,還是對COVID-19的恐懼會讓他們遠離影院?
三個州(紐約、新墨西哥和北卡羅來納)仍然是室內影院的禁區。其他六個州,包括加州,已經部分開放。加州州長加文·紐森(Gavin Newsom)最近表示,室內影院可以在達到一定門檻的縣重新開張,前提是限制在25%或100人(以較少者為準)。參展商爭相在聖地亞哥重新開張,這是加州為數不多的及時獲得《信條》資格的地區之一。
根據州和地方的規定,全國各地的多路廣播公司將他們的禮堂限制在其正常容量的25%到50%之間。有了這些限制,一些分析師表示,在4天的週末,任何高於2000萬美元的業績都應被視為成功。其他人原本預計《信條》到週一可能帶來3000萬美元的收入。
結果意味著什麼將在未來幾周變得更加清楚。傳統上,好萊塢電影80%的票房收入發生在前三個週末。但對於《信條》來說,一個典型的釋出會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