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說到看電影,一些不常去影院的觀眾會有錯覺,認為要隔很久院線才會上映一部新片,也有的認為且除了春節國慶等假期,一週只有一部新片上映。然而實際上只要影院開放,基本上每週都會有新片上映,而且是很多部。造成觀眾錯覺的原因無非是大多數的非頭部新片宣發有限,並不能到達更多人的資訊流中。相應地,每週院線新片的票房“貧富差距”也很大。

在九月的第一個週日,已上映三週的《八佰》累計綜合票房達到了24億,即便遇到新片分流,依然把日冠牢牢握在手中;《信條》在中國內地的票房達到了2億,成績不好不壞,基本符合多數從業者的預期,只是很可惜在週五票房進行補齊修正後,《信條》在內地一天日冠都還沒拿到,很有可能後面也不會拿到。即便是這樣,《信條》依然以絕對優勢拿下了當週上映新片的票房冠軍,而亞軍來自於一部進口的日本電影《假面飯店》,首週三天票房僅為一千萬左右。

說起《假面飯店》,可能除了密切關注院線電影的人士,多數人並不知道它已經上映了。如果只看它的票房表現,有些人或許要以為這是部名不見經傳的不入流小成本電影。但實際上這部片子的班底並不差,其原著小說是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假面飯店》,作者本人也參與了影片的編劇工作;男女一號更是內地觀眾畢竟熟知的日本電影明星木村拓哉和長澤雅美,可以說都是男神女神級別的人物,眾多配角中也有不少熟面孔,就不一一贅述。

按理說,這樣的卡司如果多投入一點宣傳,也可以為影片贏得還不錯的聲勢。不過還是和大多數的進口日本電影一樣,該片走的是批片模式(即國內引進的公司一次性買斷版權,原出品方不參與分賬),在內地上映的時間滯後期較長——該片2019年1月18日就已在日本上映,與國內上映相隔超過20個月,不少潛在受眾已通過其他途徑觀看了該片,這與幾乎和國外同步的分賬片《信條》相比,在發行層面上就已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可以理解不會投入太多的宣發成本,因為對於票房的預期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

但同檔期新片在體量上的差距斷層過於嚴重依然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市場需要多元化,觀眾也應該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從上映電影的目錄上來看這些已經能夠比較好的滿足,但在實際效果上來看,因為觀眾並不能接收到足夠的資訊,所以多元往往變成了一元,選擇空間變成了對單一主力片的看或不看,因為其他的選項被忽視了。

這種現象在前一週的電影市場也有很直觀的反應,豆瓣9.3分、且擁有不少粉絲的諾蘭經典影片《盜夢空間》定檔8月28日進行重映,但由於同期《八佰》及一種七夕特供片聲量巨大,《盜夢空間》的重映基本被淹沒。首週三天僅拿下兩千萬出頭的票房。而更早時候《星際穿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重映因為處於市場恢復期,它們拿到了同期體量最大影片的位置,存在感遠強於被新片包圍的《盜夢空間》,所以它們取得了過億的重映票房。

那麼《假面飯店》到底拍得怎麼樣呢?其實在敘事層面上要比《信條》對觀眾友好得多,故事更加直觀的同時也不乏趣味性,影片整體的場景設計和演員表現也都尚可,雖然在同類型影片中談不上出類拔萃,卻也至少在水準線之上。當然,該片的豆瓣評分僅為6.4分,確實不是個令人一眼看上去很放心的分數,但究其原因除了影片本身不算很出色,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打分者大多是此前通過網路渠道觀看影片的資深影迷,這部分人群往往在打分方面更為嚴苛,且他們在小銀幕上獲得的觀影體驗其實也會弱於大銀幕。這個分數在影片正式上映前就已趨於穩定,上映後由於體量有限,分數基本沒有變化,這或多或少也影響了觀眾的觀影選擇。

說來還是有些遺憾,木村拓哉和長澤雅美在片中依然很有魅力,但他們加起來依然救不了《假面飯店》在市場上的分量,中等體量的製作取得的是小成本電影的票房。電影市場票房兩極分化的趨勢明顯,也讓近幾年中等成本和體量的影片近乎絕跡。因為他們的聲勢達不到大片的量級,票房表現與小成本電影相近,但成本卻大得多,所以最終很難通過票房回收成本。這需要電影市場的不斷規範和進步以及觀眾的不斷成熟才能讓中等影片有恰如其分的回報。

最新評論
  • 1 #

    東野迷應該有很多啊,宣傳不夠吧

  • 2 #

    對木村從來無感,日本個性男演員多了去了,個個比他有魅力。

  • 3 #

    日本片子上映太晚了,怎麼不學學好萊塢

  • 4 #

    中國電影市場基本上只認所謂大片

  • 5 #

    等著看《唐人街探案3》呢。。。都快一年了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胡歌近照登上熱搜,除了神顏,他憑這三點成為全民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