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蒂姆·羅賓斯、摩根·弗里曼等主演。
2094上映後當年票房慘淡,7項奧斯卡提名最終顆粒無收,因為當年還有一部主旋律影片《阿甘正傳》。
今年是《肖申克的救贖》上映25週年,多年來影迷把它的價值挖掘出來推上了IMDB排行第一的寶座,現在豆瓣評分9.7。
20世紀40年代末,小有成就的青年銀行家安迪(蒂姆·羅賓斯飾)因涉嫌殺害妻子及她的情人而蒙冤入獄。在這座名為肖申克的監獄內,希望似乎全無,無期徒刑的懲罰無疑註定了安迪接下來灰暗絕望的人生。
最初,安迪冷靜觀察環境,但還是受到了獄友的辱打,然而,他都沒有屈服,保持著自己的底色。
沒過多久,安迪嘗試接近囚犯中頗有聲望的瑞德(摩根·弗里曼飾),請求對方幫自己搞來小錘子。以此為契機,二人逐漸熟稔,安迪也彷彿在魚龍混雜、罪惡橫生、黑白混淆的牢獄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求生之道。
他利用自身的金融知識,幫助典獄長逃稅、洗黑錢,同時憑藉與瑞德的交往在犯人中間也漸漸受到禮遇。表面看來,他已如瑞德那樣對那堵高牆從憎恨轉變為處之泰然,當平反的希望被典獄長無情的毀滅後,他對自由的渴望促使他朝著心中的希望和目標前進。
經過20年的準備,他用一個錘子挖出了一條地道,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越獄成功.......
當大雨沖刷他的身體,那一刻相信所有的人都不禁為安迪動容。
原來,強者可以在任何境地,都可以做到與眾不同。
01 保持心靈的自由由蒂姆-羅賓斯飾演的安迪作為本片的主角,是自由的化身,在瑞德對於安迪的一次描述中,這樣說道:“他的步伐和談吐簡直是異類,他像是在公園散步,無憂無慮,彷彿身披隱形衣。”
確然,在電影中,安迪像是一個隱忍的紳士,他總是用諱莫如深的眼睛打量著肖申克的一切,他貌似不屬於那裡。
片中安迪對著他不公正的遭遇進行智慧反擊,而面對強暴,自信而從容地微笑。
修繕屋頂之後,Sunny灑在肩頭,彷彿是自由人,像在修繕自家屋頂,像是造物之主般的自在。“你可以說,他想拍獄方馬屁,或是想博取獄友的友誼,但我呢?認為他只是想重溫自由,即使只有一剎那。”瑞德如是說道。
當安迪不顧一切地在監獄的喇叭裡放《費加羅的婚禮》時,鏡頭緩緩劃過正在廣場上放風的犯人們和獄警們。他們被感動地靜立在那,拋卻所有憤懣、狠毒和敵對,沐浴著從未覺得如此自由的Sunny。莫扎特的樂聲浸潤在這些人們身上,來自俗世的美妙音符似乎將他們都洗滌得純淨無比。
安迪在獄中閒暇之餘,會雕刻一些石頭,儘管這些在別人看來,毫無意義。
他的牢房貼著美女海報,他有自己的品味。當然,這張貼了20年的美女海報,後面還掩藏著一個巨大的祕密:挖了20年的洞。
有些鳥是關不住的,因為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我們不管在哪裡,都和自己在一起,想通了這一點,我們也就獲得了心靈的自由。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個人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在絕望的環境當中,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自己能夠依靠。
02 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
他堅持6年寫信,終於為監獄建起了圖書館,不是為了自己。
新的圖書館改變了獄友們的生活,他們在圖書館裡學到了很多知識,很多獄友出監獄的時候已經獲得了學歷文憑和工作技能。
安迪送給瑞德一個口琴,重新點燃他內心的希望。
安迪幫助湯米學習文化,即使最後湯米被典獄長打死,那一刻他的靈魂已獲得救贖。
他救贖的不僅是自己,他也盡一切努力拯救囚犯們的靈魂。
安迪在逃出監獄後,給瑞德留下一封信,指引瑞德去找他,給了瑞德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這個已經被體制化的受害者,沒有步老布的後塵。
最後老友重逢在太平洋小島的藍色海邊,那一刻,瑞德也獲得了救贖。
安迪憑藉一己之力,救贖了自己,影響了他人。
03 擁有超人的信念安迪之所以能夠潛伏20年,最終越獄成功,不只是在於他的聰明絕頂,更在於他有堅定的信念。
安迪向官方寫信申請監獄圖書館經費,每週一封,寫了6年,終於得到了迴應:幾箱子書和200美元經費。 他笑了笑,“才6年就有迴應了”,之後他開始每週兩封,繼續發信,直到官方答應派發每個月500美金的圖書館經費。
在監獄的牆上挖洞,安迪一直堅持,終於用20年的時間把牆挖通了……20年,歲月將一個年輕人變成了一箇中年大叔,20年,實在太久了,對於一個無望的目標來看更是太久。但是看到安迪在風雨交加的晚上爬出下水道,他張開雙臂迎接自由的雨水的那一刻,你會深深的感覺到,安迪這20年的努力是值得的。
安迪成功的越獄,並將典獄長的罪行大告天下。他不僅獲得的人身的自由,也獲得了物質的自由。
寫在最後我不禁想到了一本書——《活出人生的意義》,作者是著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他是20世紀的一個奇蹟。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
當他九死一生地逃離集中營之後,發現妻子和其他親人全部遇害,悲痛之餘,仍不忘把自己的心理學天賦發揮到極致,幫助那些同樣遭遇不幸的人們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回到正常的人生軌道。
這本書沒有正面回答什麼是生命的意義,但是給出了三個方法: 工作(做有意義的事)、愛(關愛他人)以及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
弗蘭克爾是繼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後,心理學史上第三位宗師級人物。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斷言:“人註定要徘徊在焦慮和厭倦這兩極之間。”
弗蘭克爾指出,存在之虛無的主要表現是厭倦。事實上,對精神病學家來說,厭倦所帶來的問題要比焦慮帶來的多。而且這些問題日益嚴重,因為科技的進步可能導致普通人的閒暇時間越來越多,而許多人不知道該如何利用這些大量的閒暇時間。
他為了對治“存在之虛無”所造成的種種心理疾病和精神困境,開創了“意義療法”。
“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惟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只要你相信,這一下打不垮你,你就能挺過去,你就有未來,你就有希望。
我想,安迪就是那個踐行人生“意義療法”的那個人!找到人生的意義,你就可以穿過無數的的苦難!
作者簡介:友瑛,一箇中年月光女,體制內穩定生活,工作外致力於成長自己,影響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