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大家好,我是馬香玉。

今天來說一位天才型演員。

愛德華·諾頓。

他彷彿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非凡魅力,可以牢牢地抓住觀眾的目光。

1996年,他從兩千多名試鏡的人中脫穎而出(包括馬特·達蒙),出演了處女作《一級恐懼》。

憑裡電影中驚為天人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提名。

誰能想到這個人畜無害的小白兔竟然是幕後真凶!

撒嬌賣萌我見猶憐

邪魅狂狷撩倒一片

要說諾頓的選片眼光,絕對是演員中的一流。

獲得大衛·芬奇、斯派克·李、伍迪·艾倫、韋斯·安德森等大導演的青睞,代表作數不勝數。

包括《美國X檔案》《面紗》《魔術師》《鳥人》《布達佩斯大飯店》《月升王國》...

其中,豆瓣五十多萬人打出的9分神作《搏擊俱樂部》,已經是被載入影史。

延續精分式演技

彷彿他存在的每一秒鐘,都在燃燒著大銀幕。

在《大買賣》中與羅伯特·德尼羅、馬龍·白蘭度這樣的戲骨同臺,毫不遜色;

在《天國王朝》中即使沒有露臉,也一樣耀眼。

毫無疑問,他成為好萊塢巨星,情理之中。

《天國王朝》

萬萬沒想到,因為特立獨行的性格,他成了「好萊塢的異類」。

拍攝《美國X檔案》時私自干預剪輯,出演《無敵浩克》綠巨人與漫威不歡而散。

高標準的他對影片有極強的控制慾,給電影圈留下了很難搞的印象。

《無敵浩克》

近幾年的諾頓,幾乎是隱退狀態。

除了為動畫電影《香腸派對》和《犬之島》配音,就鮮少能看到他的身影。

《犬之島》

所以,當這部新片出現的時候,影迷們欣喜若狂、紛紛奔走相告。

諾頓復出了。

而且,不只是演員,還是導演——

《布魯克林祕案》

影片改編自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喬納森·勒瑟姆的《布魯克林孤兒》。

此書曾經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

獲得過金匕首最佳犯罪小說獎,入選了《衛報》死前必讀的1000本小說之列。

可惜整個專案一波三折,直到今年才得以面世。

真是久旱逢甘霖,一出來就被死忠粉推到了豆瓣9.1分!

除了自導自演的諾頓,還有一群老戲骨幫襯。

包括在《燈塔》和《多哥》裡呈現了精湛演技的年度勞模威廉·達福;

憑藉《虎膽龍威》系列打出國際知名度的銀幕硬漢布魯斯·威利斯;

還有連續7年提名金球獎和艾美獎的老牌影星亞歷克·鮑德溫。

影片的主角萊昂內爾(愛德華·諾頓 飾),從小孤苦伶仃。

與託尼、丹尼幾位好友,在布魯克林的天主孤兒院中長大。

幸運的是,紐約私家偵探弗蘭克(布魯斯·威利斯 飾)收留了他們。

還提供給他們偵探社的工作,讓他們在這個操蛋的世界有一處容身之地。

萊昂內爾患有「妥瑞氏綜合症」(又稱 抽動穢語綜合徵)。

會忍不住肢體抽搐、搖頭晃腦、汙言穢語。

從小到大常常被人欺負,「修女覺得可以把我打到正常」。

旁人都說萊昂內爾是個怪胎,好友也會拿他的缺陷來開玩笑。

只有弗蘭克把他當作一個正常人來對待,教會他如何把自己的缺陷轉化為優勢。

還給他取了一個小名,布魯克林。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開啟一扇窗。

雖然萊昂內爾有先天性的疾病,但他也有超強的記憶力和聰明的大腦。

在偵探工作中大有用場。

在一次神祕任務中,弗蘭克要去見一位重要客戶,把一份機密檔案交給對方。

讓萊昂內爾在附近盯梢,通過電話偷聽記錄談話細節。

沒想到弗蘭克與大人物的談判進展得並不順利,還捱了對方一個槍子。

後來因為失血過多,沒有搶救回來。

臨死前弗蘭克在萊昂內爾的耳朵邊說了一個詞,「Formosa」福爾摩沙。

究竟發生什麼事情,為何他們要取弗蘭克的性命?

儘管偵探社的其他幾個兄弟都覺得任務太過危險,想打退堂鼓。

但萊昂內爾還是堅持把案子查下去,為弗蘭克報仇雪恨。

因為他覺得如果換作弗蘭克,也一定會為他做一樣的事情。

跟隨電話裡偷聽到的資訊和弗蘭克生前留下的訊號,他逐漸挖出了不為人知的祕密。

這宗案件的背後,與當地手握權力的政治財閥蘭道夫有密切聯絡。

此人權力無邊一手遮天,甚至到了操控市長的地步。

好在蘭道夫的弟弟保羅(威廉·達福 飾)還保有良知,願意與萊昂內爾聯手合作...

提起妥瑞氏綜合症,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在美國勵志電影《叫我第一名》與之前引進的印度片《嗝嗝老師》中,都有過生動形象的刻畫。

但是,諾頓的表演永遠不落窠臼、令人驚喜。

他沒有常規地把妥瑞氏綜合症患者演繹成令人心酸的弱勢群體,而是給予這個特殊群體最大的尊重。

把那些生理缺陷變成了角色的可愛之處,把那些病理反應處理成異常動人的情感流露。

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會不由自主地發出聲或者做出動作。

用萊昂內爾的話來說,「我必須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條,否則腦袋裡就會有一個聲音跳出來搗亂」。

比如在酒吧裡跟女郎套話,為對方點菸。

但他總覺得劃火柴的聲音不對,於是三番五次地吹滅重點,充滿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喜劇效果。

比如在執行任務的緊張時刻,他的腦子裡突然一陣亂麻。

忍不住對小細節吹毛求疵,死盯著毛衣袖口的開線處,連搭檔都看不下去了,「求你別再毀了這一件」!

比如和喜歡的女孩獨處時,突然竄出來別的小心思。

然後口不擇言地說出「Kiss her face all night」,製造了令人臉紅的浪漫一刻。

以及在摯友弗蘭克死去之後,人生一片晦暗的時刻。

他獨自一人回到空蕩蕩的公寓,傻坐在床上不停地重複說著「IF,IF,IF」。

如果自己當時制止弗蘭克上那輛可疑的車,是不是他就不會死去。

在此情此景之下,這個機械性、滑稽感的病理反應讓人看得更加心疼起來。

說完諾頓一如既往出色的演技,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導演功底如何。

向來主意很多的諾頓,自然不會一五一十地復刻原著,而是進行了個性化的改編。

最大的改動之處,就是把原著九十年代的時間背景往前挪到了五十年代。

這麼做有兩個好處。

第一個是賦予這個老派的偵探故事以好萊塢經典黑色電影的質感。

看得出來在視聽語言上下了一番功夫,讓電影更具備復古質感和賞心悅目。

構圖和運鏡充滿了神祕感和危險氣息。

詩意的光影流動令人迷醉。

另一方面是在文字思想上,與五十年代紐約的社會問題深度交融。

萊昂內爾越往深挖,越發覺這個世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樣子。

原來託尼已經背叛了弗蘭克,在暗地裡投靠了敵方,看到萊昂內爾被揍一頓也坐視不理。

看似理想主義的建築師保羅,似乎也有所圖謀,私下與蘭道夫密謀交易。

被自己視為精神領袖的弗蘭克,並非什麼正義之士,而是掌握了重要訊息,想從中敲詐蘭道夫。

人性的變幻莫測像無盡的旋渦一樣席捲而來,讓萊昂內爾感到更加孤立無援。

但是,他在黑暗中也找到了光明。

他的使命不再是為弗蘭克報仇這麼簡單,而是要摧毀蘭道夫的權力帝國。

蘭道夫是聲譽最高的公務人員之一,他領導了三十多年的公園部門,還是建築委員會會長。

為了開展城市建設,他開啟了美國史上「最偉大的貧民窟清理專案」。

手段非常惡劣。

他們會在住宅區貼告示,說房子將要拆遷,用假訊息嚇唬人們趕緊廉價出售房子,然後趁機佔領房子。

如果居民堅持不走,他們就來騷擾,停止供暖,打著維修的旗號進來偷銅管。

更糟糕的是,蘭道夫管理土地的徵用權。

他說哪裡應該建造高速公路,哪裡就要建造高速公路,他說哪裡是貧民窟,哪裡就要面臨被任意拆除的危機。

看上去是偉大的城市之子,是人民的英雄,但他真正為人民著想,給人民選擇和緩衝的餘地了嗎?

非但沒有,還仗著自己手中的權力謀取利益,任意驅逐底層人,尤其是那些他鄙夷的底層黑人。

於是,人們成立了「人種住房歧視委員會」與之對抗。

他們公開演講和辯論,為自己的權益據理力爭,「我們的住宅區本不是貧民窟,是政治家讓它變成了貧民窟」!

老實說,《布魯克林祕案》作為一部導演作品來說還不夠完美。

144分鐘的片長不夠節制,節奏比較緩慢和冗長,需要足夠的耐心才可以細細品味出那個時代的風起雲湧。

但你也可以看出諾頓的野心。

他想要還原當時種族問題與階級矛盾背面的暗流湧動,以及對現代社會作出警示和寓言。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與此前大爆的《小丑》有許多相似之處。

主角都是身患奇特疾病,處於社會邊緣的怪胎,遭到無數冷眼與不公對待;

他們都遇到了心儀的黑人女孩,燃起對生命與美好的憧憬;

也都承受了某種父權信仰的崩塌,感受到大財閥隻手遮天的黑暗勢力;

更別提哥譚的原型就是紐約。

表面上是一個繁華現代的大都會,實際上充斥著骯髒的交易與人性的墮落。

不同的是,《小丑》走向了黑色與狂暴的極端,而《布魯克林祕案》還在試圖找尋光明。

影片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是,我們仍然可以鼓起勇氣,蔑視權威,揭露不公。

因為世界上還有人在這麼做,只要他們還沒有偃旗息鼓,就一定有人會與你並肩同行。

電影中的蘭道夫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影射了當年在紐約清拆貧民窟的羅伯·特摩西。

「他是基礎設施建設者、社群的掠奪者、煎蛋製造商、雞蛋粉碎者,一個不理會公民規章制度的人」。

當一個人覺得實幹精神最重要,把人文關懷棄之如敝履時。

當一個人因為太聰明,以致於憎恨平庸的人時。

當一個人凌駕於法律之上,卻認為自己在引領法律時。

這個時候當心點,你需要警惕這種理想主義。

因為你的房子有可能是下一個被推倒的。

你有可能不屬於他們暢想中美好未來的一份子。

還有可能被作為垃圾人口清理掉。

英文片名「Motherless Brooklyn」有雙重解釋。

一是指沒有母親的布魯克林,被市政府和大財閥肆意地改造和蹂躪。

二是指六歲喪母的萊昂內爾,成為了浮萍一般四處飄搖的可伶孤兒。

他們產生了某種奇妙的共振,與此同時,擁有了彼此救贖、對抗外敵的力量。

最後,電影引用了莎士比亞的《一報還一報》。

以此來提醒人們時刻自省。

有巨人的力量固然好,但像巨人那樣濫用力量就是一種暴行。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苗苗官宣電影《不止不休》,男主人選對了,就是導演有點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