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演員”的轉型之路
《信條》,去看了嗎?
衝著諾蘭大導演的名氣,興沖沖地走進電影院,最後一臉懵逼的走出來,恐怕是絕大多數人的反應。
“時空轉換”、“鉗形時間”,這些深奧難懂的概念不在我的理解範圍之內。
唯一讓我沒有在電影院睡著的,恐怕就只有羅伯特·帕丁森這張帥哥的臉。
那些10年前對《暮光之城》系列電影嗤之以鼻的人。
絕對想不到“暮光男”羅伯特·帕丁森竟然有一天會成為諾蘭電影裡的一大亮點。
“慵懶廢”帥哥,
僅僅是《暮光之城》的白月光?
一大早#諾蘭太會拍男人了#的話題就掛在了熱搜上。
諾蘭鏡頭下的男性,要麼是《星際穿越》中有深沉父愛的飛行員庫珀,要麼是《盜夢空間》中領導能力極強又被愛情所困的道姆·柯布。
上:《星際穿越》;下:《盜夢空間》
為家庭為社會為友情,責任感、男子氣概是諾蘭電影鏡頭中男性最常見的特徵。
“男性魅力”大概也是來自於此。
同樣的,《信條》中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尼爾,他的角色魅力就來自於為男主慷慨赴死的豁達。
“你的結束,只是我的開始,我在起點等你。”
羅伯特·帕丁森飾演的尼爾成為《信條》為數不多淚點。
角色設定的魅力只是一層,羅伯特在電影中的演技也越發成熟。與男主在街頭隨意交談的懶散,被男主質疑時的欲言又止。
最後鏡頭中,一揮手轉身赴死的瀟灑。
就如一位經歷過槍林彈雨,滄桑鉅變的男人,他自身的成熟足以撐起尼爾這個悲劇色彩人物。
在《信條》開播前,羅伯特·帕丁森的風評可謂一言難盡。
2008年,橫空出世的狗血·愛情·吸血鬼電影《暮光之城》,在全球引起巨大反響。
羅伯特·帕丁森一舉成為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
但“流量電影”通常都是譭譽參半的。
《暮光之城》系列5部在全球範圍內收割了33億美金票房,水漲船高的羅伯特也三次入選“金酸梅獎”。
某乎友精闢吐槽
其實,拍完《暮光之城》第四部之後,羅伯特在全球知名度達到頂峰時選擇投身獨立電影。
這就相當於,一位勢頭正猛的上升期商業片演員,突然去拍非常小眾的文藝片。
沒有大製作、導演鬼才隨意發揮,也沒有足夠的曝光度。
《大都會》、《沙海漂流人》、《星圖》,與“鬼才”導演大衛·柯南伯格連續合作三部。
《大都會》
第一部《大都會》延續了《暮光之城》的“面癱式”演技,被影迷吐槽“念臺詞機器”,他的演技在打磨中慢慢從拖後腿變成“有進步”,再到“有亮點”,“很驚豔”。
循序漸進,以一個演員的身份向觀眾、影迷提交作品,等待打分評價。
《信條》未上映之前,去年他拿下漫威電影“新蝙蝠俠”一角,DC影迷還是一片哀嚎;
某乎上搜“曇花一現的男演員”、“演技一言難盡的男演員”這類問題,他的名字一定和《暮光之城》愛德華·庫倫那張“便祕臉”捆綁在一起。
羅伯特·帕丁森的轉型之路,一路坎坷地在升級打怪。
“自毀式”轉型,
不破不立
站得越高,越容易飄。
當你在羽翼未豐滿時,就被時代之風吹到了你飛不到的高度,幸運的同時未嘗不是一種“趕鴨子上架”。
羅伯特`帕丁森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在流量的頂峰,選擇投身他熱愛的小眾獨立電影。
撕掉標籤,可比貼上困難的多。
“暮光男”的標籤,很長時間都是代替他本人姓名的稱呼。
帥氣、冷酷的冰山美男愛德華給影迷的印象有多深刻,他為了打破這個印象,就把自己毀得有多徹底。
蓬頭垢臉、鬍子拉碴是常態,搞笑放飛自我更不稀奇。
滿嘴跑火車,用兩個小時全方位抱怨自己的生活,嚇跑“私生飯”的段子信手拈來。
不止是他,很多歐美頂級明星都有一段“自毀式轉型”的過程。
看了那個在草坪上拿著水槍放飛自我的“小李子”萊昂納多,《泰坦尼克號》上的傑克你肯定不敢認。
《哈利波特》那個帶著圓圓眼睛的呆萌巫師有多萌,演員丹尼爾之後接演的電影、舞臺劇就有多嚇人。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完結後,丹尼爾似乎人生所有的目標都放在了擺脫“哈利”的陰影上。
他接演需要全裸上陣的舞臺劇《戀馬者》,與羅伯特·帕丁森相似轉向小眾的獨立電影,盡演一些毀形象的人物。
演一具屍體、演男小三、演總統、演屌絲男。
轉型,撕掉標籤,即是演員走出舒適區突破自我的選擇,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演員”這份職業的藝術追求的體現。
毀掉自我形象,再重新建立,不破不立。
“信念感”、“敬畏感”,演員的藝術追求,讓羅伯特、丹尼爾這些年輕演員主動毀掉自己舒適圈。
“流量”不是原罪,
“吹捧”才是
在某乎上看到過這樣的問題,“演員能感受到自己的演技很爛嗎?”
“新晉梗王”羅伯特就曾吐槽,演“暮光男主”全程就不需要演技,就是一張“嗨了和便祕結合的臉”。
像羅伯特這麼直接且描述精準的演員,不常見。
就拿國內的一些演員來說。
導演、演員、製片人形成的完整“誇誇群”閉環,常常讓觀眾以為是高階黑。
“她是天才”、“演得非常好”、“挺好的”,商業互吹讓整個娛樂圈的“真話”銷聲匿跡。
粉絲控評,又讓真正路人的評價淹沒在“彩虹屁”的汪洋中。
某瓣評分?摻水一半吐槽一半。
而作為被評價者的演員呢?TA就算知道自己演得不好,也能被洗腦成“我也沒有這麼差吧”。
“演員”這份職業有流量、有名氣就能摻一腳,不要提什麼“信念感、“責任感”,有一些甚至最起碼的“羞恥心”都沒有。
最近,國內的流量明星肉眼可見在轉型。
先是,Angelababy的演技在《摩天大樓》中迎來高光時刻,被章子怡誇讚。
後是,鹿晗在《在劫難逃》飾演反派角色,贏得一眾好評。
先前這兩位的演技都被群嘲到了谷底,現在觸底反彈,很正常。
但真的到了可以群誇的時刻了嗎?真的到了可以徹底改觀的時刻了嗎?
遠遠未到。
把對藝人們私生活的苛刻,轉移到這些流量“演員”身上,大多數的他們可能都不及格。
而問題就出在。
粉絲用極其嚴苛“道德潔癖”把流量變成“商品”,又用極其寬鬆的標準將流量寵成“巨嬰”。
國內娛樂圈,何時能走出“流量”的桎梏?
觀眾對演技的評價聲音,可以再大一點;專業的評價聲音,不應該萬馬齊喑。
或許,這才是“流量”能被褒揚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