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易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典籍,也是先哲們偉大的智慧結晶。易經有陰陽,而後又成八卦,八卦彼此兩兩組合,64卦也就應運而生了。易經這本書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不論古今中外,研究者不計其數。

古人讀易經,大多追尋其中的道理和智慧,通過象數理佔來研究易經的真諦,而現代人讀易經,更喜歡和現實的生活結合在一起,畢竟能在生活中用到的學問才是最接地氣的。易經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實有很多的例子。

《易經》提醒:“小恩養貴人,大恩養仇人”,人過50,對身邊3種人應該“薄情”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一些人,會把對自己有過一些小恩小惠的人大加讚賞,嘴裡有無限的感激。而對一些對自己有過大恩的人,不是閉口不談,就是不屑一顧,有的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也會憤恨責罵。究其原因,這就是一種““久負大恩必成仇””的心理在作怪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成為一個“大恩成仇”的人,只是以下的這3個人,即使關係再好,我們也要懂得施恩的分寸,不要做出“大恩養仇人”的遺憾之事了。

1、貪得無厭慾望無度的人

在《易經》中,表現為“中正”的思想。凡事過猶不及,物極必反,保持適度,才是最佳的狀態。

我們要注意提防慾望無度,貪得無厭之人。

這些人平時和我們來往的時候,當和我們沒有多大利益往來的時候,也是很大方豪爽的,但是當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往往便會識字大開口。

我們一旦選擇了幫忙,那麼一定會有下一次在找你的時候。

但是如果我們拒絕了他,在這些人的眼裡,我們之前的幫助恩惠就會變的不值一提,甚至直接對我們“翻臉不認人”!

所以,人過50,就不要再跟這樣的人來往,不僅僅是給自己添堵,很有可能還會連累到自己孩子。

2、遊手好閒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些人一蹶不振,認為天生會掉餡餅,特別是對一些啃老族,不去工作反而覺得趁著父母有養老金的錢,在多待幾年,讓父母養著,這樣的人你幫助他,他只會覺得理所應當,反而不會激勵他,幫助再多也只是無動於衷。

你以為你是為他好,但是卻會讓他在你身邊佔盡便宜,加劇他的懶惰,這不是在幫助反而成為了助紂為孽,對於這樣的人萬萬不可深交。

3、背信棄義的人

在我們的情感路上,我們會遇到自己愛過的那個人。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有美好的結果,有時候,我們付出了真心,卻沒有換來對方的真情回報,而是選擇了對我們背信棄義。當對方遠去的時候,我們往往還會對他們念念不忘。當有一天,這個曾經的前任遇到困難了,回頭來找我們了,這時候,我們往往會念起舊情,再次對他(她)施加大恩。

但是,這樣的大恩,也往往難以換回對方對我們的真心感激,這個曾經背信棄義的前任,也往往會在獲得大恩之後,迅速地消失了。所以,人過50,對那個背信棄義的人,我們一定不要再施加大恩,沒有必要,而且,也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是涵養福報的古籍!若覺人生迷茫,便來讀一讀它。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手捧易經走遍天下都不怕”!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瞭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

人在這世間一世,真的得好好花點時間去讀讀《易經》,去大徹大悟裡面的大智慧,或許會讓你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

《易經》這本書所涵蓋的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它晦澀難懂,一般人很難參透其中的奧妙。

所以千百年來,很多人都把《易經》看成是一本卜卦算命的書,更有人將它看作是封建迷信。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易經》中將不同的人生階段怎樣為人處世講解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堪稱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大到宇宙,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其中所蘊含的法則全都在《易經》這本書中。孔子在晚年獨鑽《易經》,還曾發出過“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的感嘆。

古代的儒家和道家,全都是以《易經》中的卦象作為自己的立道之本。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選對一次,離成功就會更進一步

我就是一個痴迷《易經》的人,但是最開始接觸《易經》時,由於原著中全部是文言文,讓人非常難以理解,那段時間,我一直苦惱不已。

就在我想要放棄的時候,一位易學同好向我推薦了這本《圖解易經》,這本書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在其中加入了全註解全譯文,徹底解決了我的閱讀難題。

而且其中並不只是講一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聯繫實際生活,使用圖文並茂的形式來為我們講解64卦的奧秘。

其中涵蓋了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以及《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過這本書,不僅讓我輕鬆入門了64卦的學問,而且受益無窮。所以今天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苦惱,那就不要猶豫了。

4
最新評論
  • 《大奉打更人》結局: 許七安的最終歸宿
  • 向華強在京被扇巴掌,返港後白小航竟離奇身亡!向太:跟我們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