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上映的時機是極其險惡的。
題材上,戰爭片歷來是叫好不叫座,戰爭大片票房破5億都困難。
大環境上,市場剛剛開始復甦,大家還是小心翼翼,影院又有上座率的限制,市場體量與去年同期不可同日而語。
更關鍵的是,從去年開始,網路上就始終存在著抵制《八佰》的聲音,聲浪之大讓人懷疑還能有幾個人去看《八佰》。
似乎,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在《八佰》這邊。
因為這些原因,《八佰》上映前就被許多人看衰。投資5億,最少15億票房才能回本的《八佰》,在去年撤檔前,業內人士預測它的票房會突破30億,在今年上映前,業界預估票房已減少一半,成了15億左右,堪堪保本。
就是這15億,看上去也玄而又玄,悲觀的預計,甚至可能僅僅有5億。
然而截止9月13日,《八佰》票房是26.7億,且仍在上升,在市場上一枝獨秀,30億應該是個現實的目標,遠遠把《信條》、《花木蘭》、《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等諸多國內外對手拋在身後。
票房出來了,一眾“抵制黨”應該無話可說了,用嘴或鍵盤投票不算投票,實實在在的票房才是,臉疼嗎?
《八佰》的爭議來自管虎導演在微博上發出的與孫元良之子秦漢的合照。
1937年,全線潰退情況下,下令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師長孫元良之子——秦漢先生!
哪個字不對了,哪句話說錯了?
秦漢也不能見?就因為他是孫元良之子?
憑什麼不能見,秦漢也沒因為是孫元良之子而影響演藝事業。
秦漢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演藝生涯就不詳細說了,2014年他還參加東方衛視的《花樣爺爺》;2015年有參加鳳凰衛視《我們一起走過》節目重走抗戰之路。
強行解讀,也是夠了。
就因為管虎拍了《八佰》,所以他提都不能提孫元良?
電影上映後,臉更疼了。
這部電影根本與孫元良無關好嗎,孫元良根本就沒有出場,只出現過兩次名字,交代了背景。
尤其第二次出現,是從黃曉明口中:“孫元良都留下你們自己跑了。”
這麼拍還不滿意?還有問題?
《八佰》又不是紀錄片,沒有必要也不需要做到每個細節都與歷史完全相符。
《八佰》只是一部電影,為了製造衝突效果肯定得有改編,非要雞蛋裡挑骨頭說電影不尊重史實,尊重史實了又會說故事性不強,總之都能找出毛病來。
如果要強調歷史正確,哪個片子挑不出一點毛病。
說個年代久一點的,老電影《甲午風雲》,把愛國將領劉步蟾黑化為貪生怕死的反派,《走向共和》經典吧,劉步蟾也被塑造為一個沉迷煙土、玩物喪志的軍官。
大家欣然接受,彷彿史實本就如此。
說個近一點的,《亮劍》李雲龍以一個團圍攻平安縣城固然熱血澎湃,現實裡沒有可能,卻始終被津津樂道,那李雲龍是不是有原型,獨立團是不是有原型,這算不算不尊重歷史。
同樣是《走向共和》裡面還把甲午戰後日本歸還遼東改為是由於李鴻章在日本遇刺,史實是因為俄、法、德三國干涉,日本才不得不還遼。
在《八佰》抵制黨眼裡看,這還不得翻天了。
更不用說國外的《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這些高分電影,哪個不是經典的改編。
按照抵制《八佰》的標準,這些都得被抵制了,以後歷史題材的戰爭片都可以不用拍了,大家只看喜劇片得了。
《八佰》我看了,說實話沒有想象的出色,但也能值回票價,現在豆瓣7.7分的評價,基本上是比較客觀的。
《八佰》確實有一些史實不符的地方,如殺傷日軍的數量,如樓頂的護旗大戰,如撤退時的慘烈。
但它的主線是清楚的,也是很簡單的,就是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
守了嗎?守了。
守了多久?四天四夜。
守住了嗎?守住了,沒被日軍攻下。
最後撤退了嗎?撤退了。
這就夠了,本身是電影,不是紀錄片,不可能按紀錄片來拍。
電影不可能百分百還原歷史,連歷史學家也做不到,對一部電影提出如此要求,是否太苛刻了。
並且,《八佰》也並沒有所謂的“洗白”。
死守四行倉庫的意義所在,黃曉明飾演的特派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能留守至今,本就是做給西方列國的一場表演。
片中謝晉元很清楚地發出質疑:你們就這麼定義這場戰鬥?
可以說《八佰》是部歷史題材的戰爭電影,它更著力於表現編劇和導演想象中的一個歷史故事,主角是經過藝術加工的虛構人物。可要強行把它解讀為一部歷史片,那就是強人所難了。
電影開頭的字幕: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就說明一切了。
其他片能改編,《八佰》不能改編,這是什麼樣的奇葩雙標。
《八佰》確實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有煽情過猛之嫌,也有劇情銜接突兀、情節不連貫、細節值得推敲等問題,
但這些不是值得抵制的理由,整體來看《八佰》在中中國產戰爭片裡製作精良,可以算上乘之作。
在我看來,《八佰》的主題就是聚焦於四行倉庫保衛戰本身,聚焦於戰鬥過程中各個人物的塑造,僅此而已。
管虎沒有義務,客觀條件也未必允許他在片中從頭到尾進行講述其他內容。從電影裡學習歷史知識不是不可以,但須知電影本是藝術,如果你的全部歷史知識來自於影視作品,那就是你的問題了。
抵制《八佰》的人或許並沒有那麼關心歷史,對孫元良、四行倉庫保衛戰和“八百壯士”的了解也只是人云亦云的拿來主義,要不然為啥非得抓住電影主線以外內容來說事,這是什麼心理。
抵制《八佰》的人,他們並不因此就比別人高尚多少,也並沒有比別人更愛國。
歷史上,蘇州河對岸的各界抗敵後援會和救亡協會為四行守軍提供了大量物資,部隊花了四五個小時才拖到倉庫裡,這些管虎真應該拍出來,讓大家了解這支孤軍有多麼受支援,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說實話,從一邊倒的抵制、批評聲音來看,《八佰》上映前,還很為它擔心,《八佰》要是慘敗,恐怕很長時間沒人敢碰這類題材了。
不過最終的票不是用嘴或是鍵盤來投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電影票,票房了說明一切。
藝術創作能提醒中國人勿忘國恥,這就夠了。
-
1 #
-
2 #
確實是部好電影,但是有些地方確實有些理想化,比如橋頭衝鋒,護旗,人山人海圍觀
好文章,寫得很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