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娛樂>

《舞蹈風暴》已經熱播三期了,豆瓣評分8.9,高口碑的背後是節目在科技、節目效果等多個方面對舞蹈專業性的極致追求。隨著節目的熱播,一個個鮮活的舞者被推到了聚光燈之下,他們讓觀眾看到了舞蹈的魅力所在。

作者 | 朱若淼

在一支桑巴與牛仔舞切換自如的《轉變》之後,莊婷和侯垚成為《舞蹈風暴》節目中第一組拿到四杆推薦的拉丁舞者。這個結果讓後臺的拉丁舞者們激動不已。自10月5日播出以來,《舞蹈風暴》持續收穫好評,目前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8.9分。

這是湖南衛視的一檔舞蹈競技的綜藝節目。節目邀請到著名國際編舞家沈偉、中國舞劇表演教育領軍人沈培藝、資深舞蹈電視節目製作人揚揚、全能音樂人劉憲華和青年演員彭昱暢組成評審。他們以“風暴見證官”的身份通過推杆的形式為舞者投票,其中獲得三杆及三杆以上的選手才可直接晉級下一輪比賽,獲得兩杆的選手待定,而一杆及零杆的選手被淘汰。

本週六第三期節目播出後,《舞蹈風暴》已結束第一階段的比賽,36組舞者從50組選手中脫穎而出。晉級的舞者中既有在桃李杯、荷花獎等各項比賽中均獲過金獎的李響、與楊洋並稱為“軍藝雙子星”的劉迦、獨立舞者胡沈員等優秀的職業舞者,也有在偶像綜藝中走紅的街舞舞者王晨藝等。

《舞蹈風暴》前兩期播出之後均拿到同時段衛視節目收視率第一的名次。熱播背後是湖南衛視在技術方面的諸多創新。在節目中,舞者從劇場被推向了螢幕,成為了被更多人熟知的新星。他們用舞蹈向觀眾表達自我,優美的舞姿身後是舞者們多年的堅持和努力。節目通過對舞蹈的專業性呈現,重新詮釋了這個時代需要的偶像價值。

01 | 電視技術的應用提升舞蹈觀賞性

舞蹈本身是現場的藝術,作為一檔舞蹈類綜藝節目,對舞蹈本身對展現尤為重要。

為了最大可能地為螢幕對面的觀眾展現舞蹈的美感,此次《舞蹈風暴》在技術上做了突破。在拍攝器材上,《舞蹈風暴》採用了360度的全景攝像,對於一些走動幅度較大的舞者來說,這種模式讓他們的表演不會受到機位的限制。而在剪輯方面,節目通過靈活運用鏡頭語言,結合遠、近景切換,多角度畫面組合全方位地為觀眾展示舞者表演的整個過程。

在此基礎上,《舞蹈風暴》專門設計了“風暴時刻”環節,採用360度時空凝結技術定格舞者高光瞬間,為評價舞蹈提供全新維度。這張360度全景照片也成為評審作出最後決定的關鍵依據之一。“風暴時刻”的設計,將技術與電視節目規則相融合,突破觀眾對舞蹈的傳統認知。

它一方面在不破壞舞蹈的流暢度和連貫性的前提上,記錄了舞者最精彩的瞬間;另一方面,定格畫面突破了舞蹈表演的現場侷限,讓觀眾通過畫面可以反覆、全面地觀看舞蹈瞬間。評委揚揚在節目中稱所有舞者創造的“風暴時刻”也是舞者打造屬於這部作品的punchline。

“風暴時刻”也成為評委點評舞蹈的一個亮點。第三期節目裡,在街舞舞者黃瀟的“風暴時刻”中,攝像頭捕捉到了他掀起紫色外套的瞬間。沈培藝因為這個瞬間而推杆,並評價稱“他在起跳的瞬間有意識地將服飾拉起來,真的像雄鷹飛起來的感覺。只有具備編舞思維的人才有這樣的能力。”

在《舞蹈風暴》的節目中,無論是全景記錄還是“風暴時刻”,藉助科技的力量,節目將舞蹈的魅力立體地呈現給了螢幕對面的觀眾。它既是對舞蹈的推廣,也是對作品背後舞者人格魅力的一種呈現。

02 | 造星新思路

作為舞蹈類節目,《舞蹈風暴》一方面運用科技手段,為觀眾打造觀賞性強的舞蹈畫面效果,另一方面它突出了專業性,利用專業的舞蹈打造舞者形象,重塑造星秩序。

舞者是構成節目專業性的一面。為了保證節目能有持續不斷的優質作品輸出給觀眾,《舞蹈風暴》在邀請舞者上就下足了功夫,除了從各大舞團、高校邀請來像劉迦、李響等這樣的優質舞者,節目中也不乏像大朱、胡沈員等這類已在《平潭印象》、《十面埋伏》等著名舞劇中展露頭角的年輕獨立舞者。這些舞者背景豐富,他們之中有來自現代舞、古典舞、芭蕾舞、民間舞、街舞等各個不同的舞種。節目打破了傳統舞種的界限,不同舞種同臺競技,為觀眾帶來了多元的舞蹈觀賞體驗。

評委則構成《舞蹈風暴》專業性的另一面,節目中除了劉憲華和彭昱暢以一組評審亮相,代表年輕受眾喜好之外,另外三名評審都有紮實的舞蹈專業背景,尤其是備受參賽舞者尊重的編舞家沈偉,他不僅獲得過“尼金斯基獎”、“麥克阿瑟天才獎”等國際獎項,還曾在2008年受邀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擔任創意策劃和《畫卷》篇編導,並開創了自己的舞蹈語彙——“自然身體發展”的舞蹈技術體系。節目中,沈偉、沈培藝、揚揚三位專業老師的點評,與舞者的精彩表演一起塑造了《舞蹈風暴》的審美價值。

與此同時,《舞蹈風暴》也兼顧了綜藝節目的話題度。從邀請演員構成上看,除了職業舞者外,節目還邀請了曾在各個偶像綜藝中展露過舞蹈功底的偶像舞者參與。如《創造101》裡的李子璇、《創造營2019》裡的王晨藝等。此外,阿K,田一德等曾在《這就是街舞》中收穫人氣的街舞舞者,也來到了《舞蹈風暴》的舞臺。他們的出現,既為節目吸引更多年輕受眾的關注,也呈現出舞蹈本身的包容性及多樣化特徵,

在節目流程設計上,《舞蹈風暴》不同於其他競演類節目,除競技性的舞蹈表演之外,何炅以“風暴夥伴”的身份出現在《舞蹈風暴》中,在後臺對選手進行表演前的前採。聊的內容涉及舞者生活、職業經歷、作品理念等各個方面,簡短的訪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比賽帶來的緊張節奏,同時也展現出了舞者生活化的一面,讓觀眾立體地了解作品背後鮮活的舞者個體。

透過節目,舞蹈成為了舞者釋放個人魅力的載體。例如在第一期節目中,古典舞舞者李響用獨立編舞作品《行者》表達了內心的孤獨與執著;獨立舞者胡沈員在第二期中表演的現代舞編舞作品《兒時》,則用身體訴說了一段兒時記憶,喚起觀眾共鳴……每一個舞蹈動作背後塑造的是不同舞者自己的個性,它與舞者自身的專業性密不可分。

三期節目下來,《舞蹈風暴》中不僅僅走出了來自不同舞種個性鮮明帶著明星光芒的舞者,精彩瞬間的背後也反映出了舞者這個職業的共性。專業的舞者只有經歷了臺下多年枯燥的訓練,最終才能在舞臺上綻放出最美的那個瞬間。每一個脫穎而出的舞者都帶有著同樣的堅毅了,就如評委沈培藝在評價李響的“風暴時刻”時感嘆的那樣,“他的腳尖、腳背,每個在空中(展現)的關節,這跟他常年持續的嚴謹的作風是分不開的。”

這也是《舞蹈風暴》最終要呈現給觀眾的舞者形象,它建立的是一套屬於舞者的造星新秩序。透過《舞蹈風暴》的節目設計及科技的應用,為觀眾呈現出了舞蹈的魅力,這魅力更來自於舞者本身。他們既是有自己獨立思考的專業舞蹈者,又是一群對舞蹈抱有敬畏和執著的信徒。

對於福斯來說,這是一群平時生活中更少接觸的職業群體,藉助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效果,他們被推到了聚光燈下。從一定程度上來看,《舞蹈風暴》的價值不止於對舞蹈這種藝術形式的宣傳,更重要的是節目的播出客觀上能帶來一定的社會價值。

它不僅普及了福斯對多舞種的認知,豐富觀眾的審美體驗,緩解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焦慮。透過家庭裡的小螢幕,《舞蹈風暴》也為舞蹈培養了潛在的消費市場。對於舞者來說,這是他們更需要的舞臺。因為當更多的人願意走進現場欣賞舞蹈時,他們的職業生命才可以走得更長久。

最新評論
  • 《海王》“黑蝠鱝”扮演者跳槽漫威 將主演漫威新劇《奇蹟人》
  • 網飛華語劇,新的爆款來了?